第372章 朕不允许有那样的人(1/2)
李倓盯着张巡,所有的人都盯着李倓,这就好像是摆在李倓眼前的一道考题一样,是今天他必须得作答的。
“朕并非是针对这些如今在节度使位置上无所作为的人,就算是现在节度使上都是我大唐的忠臣良将,朕也要让他们到别的位置上替我大唐鞠躬尽瘁,节度使的这个官职,在创立之初就是错误的,这样的位置要是在大唐一直保持下去,就算不是在朕这一代,迟早有一天大唐也会被某一个节度使给推翻了,诸位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朕所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危言耸听了!朕不允许有那样的人。”
李倓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再一次扫视了一圈底下的几个人,发现的确是包括郭晞在内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这才继续稍微松了口气。
李倓的这句话让众人知道了,他们的皇帝的确是在跟他们解释这件事,而不是在跟他们抬杠。
良久之后,郭子仪才摸着自己的胡须,低声的问了一句。
“陛下的意思是,这节度使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又有着军权在手,一旦发生了之前安禄山叛乱这等事,这些个节度使们就会作出隔岸观火,甚至在一定的时候可以拥兵自立,或是作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事来?”
李倓一听这话,心说郭子仪老爷子的确是比别人多吃了几十年的咸盐,这眼光还是能看到一些东西的。
李倓在之前早就已经分析过八百回了,这节度使的弊端不光在于他们能够拥兵自重,手里有兵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兵按照制度上来说也都是大唐的兵,人家骨子里是应该听大唐的,而不是你这个节度使个人的。
但是节度使另外的一个十分操蛋的事情就是他们还能掌握自己控制着的地界上的税收,这就让他们在手里面有兵马的基础上有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砝码,那就是钱财和粮食。
各个节度使控制之下的将士们思维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你给我衣食住行,我就可以跟着你打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的皇权相当的不稳定,分崩离析就是早晚的事了。
“老将军大概心中已经想明白了,这节度使就算是单单手里有兵,朕都是不担心的,但是他们手里的东西太多了,朕的确是不怕他们,但是长此以往,总会出现怕他们的皇帝啊!”
李倓尽量都是把这个事儿用比较好理解的话说出来了,毕竟说什么这个制度就是不健全的这样的官话人家也不乐意听。
好在现在坐在李倓身边的虽然也有节度使,但是多少都是李倓的亲信,李倓既然已经都解释的挺明白的了,不管是张巡,雷万春还是南霁云,自然也都不怎么想要反驳。
他们的职位,不管是宰相还是节度使,那都是李倓给他们的,李倓现在不想给这个了,想要给他们换上一个别的职位,在他们看来也是相当正常的不是?
“陛下的这个担心不无道理,而且陛下真的想要将节度使这个管理撤掉的话,这一年左右的确就是最好的时机了,只不过撤掉了之后剩下的那些官吏和人马怎么安排,还要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才行啊!”
张巡最先说出了这些个支持李倓的话,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于这件李倓已经有理有据的说出来了的提议,他这个宰相还算是认可的。
“陛下,你不用顾及我就是在节度使位置上的人,你要是需要我去当个太守什么的,我南霁云也是分分钟就能上任,大唐是陛下的大唐,只要是陛下认为对的事,我等都会竭力支持,并且自我等在睢阳跟陛下相识到现在,陛下所作出的决定还一直都没有错过,这一次自然也不会错,就算是我,在河北道节度使的位置上也觉得这权力实在是太大了,河北道之内的州郡城池,太守县令,就好像成了我南霁云的家臣一般,的确是有相当一部分只知道我南霁云在河北道说了算,对于这皇权却淡漠了许多啊!”
这显然是南霁云的亲身经历,而且这些话除了他南霁云之外,是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节度使这么说的。
李倓听了南霁云的话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把南霁云安排在河北道节度使的位置上,一方面是为了让南霁云统帅河北道的兵马去跟回纥人抗衡一番,但是另外的一个目的正是为了他撤掉节度使这个官职做的准备。
大唐的主要节度使就只有这么几个,现在南霁云、李光弼和李嗣业要是都被李倓给拿下了,那其他的节度使几乎就已经没有了抗争的资本,他们要不就乖乖的听话,要不就只能殊死一搏。
有一件事李倓是没有说出来的,那就是如果没有郭子仪的朔方军被偷袭了这个事儿的话,他本来是准备着等到这一次的科举结束了之后直接就对节度使动刀的。
但是现在被郭子仪这个事一闹腾,李倓反而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着急了。
反正科举都已经延后了,朔方军的组建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还通过现在这个情况从这几个人的嘴里面探出了这件事的口风,李倓也就知道自己不用怎么着急了。
毕竟南霁云和郭子仪他们俩都是会给自己暗中使劲的,到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拥兵自重的情况,也可以让
“朕并非是针对这些如今在节度使位置上无所作为的人,就算是现在节度使上都是我大唐的忠臣良将,朕也要让他们到别的位置上替我大唐鞠躬尽瘁,节度使的这个官职,在创立之初就是错误的,这样的位置要是在大唐一直保持下去,就算不是在朕这一代,迟早有一天大唐也会被某一个节度使给推翻了,诸位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朕所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危言耸听了!朕不允许有那样的人。”
李倓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再一次扫视了一圈底下的几个人,发现的确是包括郭晞在内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这才继续稍微松了口气。
李倓的这句话让众人知道了,他们的皇帝的确是在跟他们解释这件事,而不是在跟他们抬杠。
良久之后,郭子仪才摸着自己的胡须,低声的问了一句。
“陛下的意思是,这节度使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又有着军权在手,一旦发生了之前安禄山叛乱这等事,这些个节度使们就会作出隔岸观火,甚至在一定的时候可以拥兵自立,或是作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事来?”
李倓一听这话,心说郭子仪老爷子的确是比别人多吃了几十年的咸盐,这眼光还是能看到一些东西的。
李倓在之前早就已经分析过八百回了,这节度使的弊端不光在于他们能够拥兵自重,手里有兵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兵按照制度上来说也都是大唐的兵,人家骨子里是应该听大唐的,而不是你这个节度使个人的。
但是节度使另外的一个十分操蛋的事情就是他们还能掌握自己控制着的地界上的税收,这就让他们在手里面有兵马的基础上有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砝码,那就是钱财和粮食。
各个节度使控制之下的将士们思维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你给我衣食住行,我就可以跟着你打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的皇权相当的不稳定,分崩离析就是早晚的事了。
“老将军大概心中已经想明白了,这节度使就算是单单手里有兵,朕都是不担心的,但是他们手里的东西太多了,朕的确是不怕他们,但是长此以往,总会出现怕他们的皇帝啊!”
李倓尽量都是把这个事儿用比较好理解的话说出来了,毕竟说什么这个制度就是不健全的这样的官话人家也不乐意听。
好在现在坐在李倓身边的虽然也有节度使,但是多少都是李倓的亲信,李倓既然已经都解释的挺明白的了,不管是张巡,雷万春还是南霁云,自然也都不怎么想要反驳。
他们的职位,不管是宰相还是节度使,那都是李倓给他们的,李倓现在不想给这个了,想要给他们换上一个别的职位,在他们看来也是相当正常的不是?
“陛下的这个担心不无道理,而且陛下真的想要将节度使这个管理撤掉的话,这一年左右的确就是最好的时机了,只不过撤掉了之后剩下的那些官吏和人马怎么安排,还要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才行啊!”
张巡最先说出了这些个支持李倓的话,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于这件李倓已经有理有据的说出来了的提议,他这个宰相还算是认可的。
“陛下,你不用顾及我就是在节度使位置上的人,你要是需要我去当个太守什么的,我南霁云也是分分钟就能上任,大唐是陛下的大唐,只要是陛下认为对的事,我等都会竭力支持,并且自我等在睢阳跟陛下相识到现在,陛下所作出的决定还一直都没有错过,这一次自然也不会错,就算是我,在河北道节度使的位置上也觉得这权力实在是太大了,河北道之内的州郡城池,太守县令,就好像成了我南霁云的家臣一般,的确是有相当一部分只知道我南霁云在河北道说了算,对于这皇权却淡漠了许多啊!”
这显然是南霁云的亲身经历,而且这些话除了他南霁云之外,是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节度使这么说的。
李倓听了南霁云的话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把南霁云安排在河北道节度使的位置上,一方面是为了让南霁云统帅河北道的兵马去跟回纥人抗衡一番,但是另外的一个目的正是为了他撤掉节度使这个官职做的准备。
大唐的主要节度使就只有这么几个,现在南霁云、李光弼和李嗣业要是都被李倓给拿下了,那其他的节度使几乎就已经没有了抗争的资本,他们要不就乖乖的听话,要不就只能殊死一搏。
有一件事李倓是没有说出来的,那就是如果没有郭子仪的朔方军被偷袭了这个事儿的话,他本来是准备着等到这一次的科举结束了之后直接就对节度使动刀的。
但是现在被郭子仪这个事一闹腾,李倓反而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着急了。
反正科举都已经延后了,朔方军的组建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还通过现在这个情况从这几个人的嘴里面探出了这件事的口风,李倓也就知道自己不用怎么着急了。
毕竟南霁云和郭子仪他们俩都是会给自己暗中使劲的,到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拥兵自重的情况,也可以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