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7)(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正帝坐在御案后面,像是只还没成年就被赶离母兽身边的可怜幼兽,警惕又茫然的望着站在他对面的大司马、大司空和大司徒。

    朕已经按照你们的嘱咐,让人八百里加急给赵国太子送去数封亲笔信,邀请他来参与朕的登基大典。明正帝双手捧住脑袋,垂下的眼皮中皆是被逼到无路可走的茫然和凶狠。

    他还是成为了皇帝,但他失去了父皇和母妃,甚至连他的外公和舅舅们也没能从那场乱象中活下来。

    他被通知要成为新帝,便成为了新帝。

    不仅连自己的年号都不能决定,甚至登基已有整旬的时间,却连玉玺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这个皇帝做的与傀儡有什么区别?

    世上再也不会有他这般窝囊的皇帝。

    大司空不满的扣了扣桌子,苦口婆心的道,陛下是否还记得老臣的提醒?写给赵国太子的信中,不要忘记提起太后和陈国。

    明正帝深深的吸了口气才冷静下来,满脸忍耐的看向大司空,喉结剧烈的抖动了下,发出沙哑的声音,朕已经在信中告诉赵国太子,太后在乱象中被刺杀身亡。按旧例,她本该去与皇祖父合葬,但钦天监算出,三年之内太后都与皇祖父犯克,只能暂时将太后的灵柩停在寺庙中,等三年之后再议。

    陈国使臣中突然蔓延瘟疫,以至于全部病倒,陈国已经对洛阳发来国书致歉,并愿意支付陈国使臣在燕国延医用药的费用五十万两黄金,请燕国代为照料陈国使臣。如果赵国使臣中也有出现瘟疫的情况,这些黄金就都送给赵

    够了!大司空被明正帝犹如和尚念经似的说话方式吵得头疼,他失望至极的望着明正帝,我让你多与赵国太子说说太后和陈国,你就在信中说了这些?

    愚不可及!

    太后和陈国使臣大闹庆山行宫后,陈国在第一时间联系上燕国,付出让燕国满意的代价,并保证不会将孝帝谋害庆帝弑父篡位,庆帝遗诏中属意的皇位继承人是恭王的事透露出去。

    陈国同时要求燕国冷处理太后的事,不许任何人在燕国境内提起太后的所作所为。

    燕臣们几经商讨后,终究还是觉得皇室丑闻羞于与百姓启齿,与陈国达成默契。

    恭王薨逝,恭王的儿子们也都被刺杀身亡。

    如今宗室中能继承皇位的人,只剩下五皇子和敬王府的小王爷们。

    五皇子起码还是庆帝的亲孙子,且已到弱冠之年,没有如同太后那般野心勃勃想要干预朝臣的母亲,也不会因为头疼脑热就有生命之忧。

    五皇子成为新帝,也是掩盖孝帝寿辰当天发生的那些荒唐事的最好办法。

    燕国与陈国已经达成统一意见,夹在燕国与陈国之间,要看燕国和陈国的脸色生存的兖州和青州自然不会没事找事。

    黎国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派人来参与孝帝的寿辰。

    最难办的莫过于赵国使臣。

    赵国使臣离开了?

    燕臣们这才发现,赵国使臣已经在整个庆山行宫都陷入混乱的时候,悄无声息的离开。

    且不说燕臣们还惦记着,要让赵国使臣答应他们不透露燕国皇族丑事。

    赵国使臣答应燕国的新奇货城也没开始建造,燕臣们怎么可能让赵国使臣轻易离开?

    大司马等人立刻八百里加急给仟县去信,让仟县驻军拦下赵国使臣,至少要在赵国太子和宋佩瑜之间留下一个人。

    这是燕国的底线。

    洛阳的混乱尚未彻底平静,燕国找不出有分量的闲人去仟县将重奕和宋佩瑜请回洛阳,干脆让明正帝每天给重奕写信八百里加急送过去。

    大司空提醒明正帝多与重奕提太后和陈国的事,并不是让明正帝将燕国如何与陈国达成默契的过程,分毫不差的告诉赵国。

    而是想让明正帝暗示重奕,在赵国和陈国之间,燕国会站在赵国这边。

    因为陈国拿住燕国皇族丑闻的把柄,燕国才会暂时与陈国虚以为蛇。

    赵国想要在与陈国对立中争取燕国,不仅会对燕国皇族的丑事守口如瓶,还会让梁王和襄王也对这件事闭口不谈。

    只有将所有的嘴都堵住,燕国的脸面才能得以保全。

    大司徒将明正帝脸上的不服气和惊怒看在眼中,不动声色的将气得连身体都在摇晃的大司空拽到身后,低声道,陛下临危受命,有许多地方没能明悟也是正常,你既有心,就多与陛下说说各种道理,别对他有太高的期待。

    大司空眼中闪过讥讽之色,张嘴数次,终究什么都没说。

    想当年他们还嘲讽过建威,精心培养的侄子没了,幼子却被继室养废,恐怕要后继无人。

    www.pettt.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