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91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以就让他们一个班空了两天的课程?壬班的章夫子呢?程助教呢?人都去哪了?为何不能顶上去?”

    “这,是下官思虑不周,还请司业莫要生气。不过这壬班学子一贯顽劣不堪,他们大多都是武将之子,于学业上根本就不用心思,只怕浪费了您一片良苦用心呐。”

    钱监丞装作好意相劝的样子,实则心里有些鄙视,认为楚辞和那些新上任的官员一样,只想借着惩治壬班,来扬自己的威风。

    “钱监丞这话说的可笑至极。你既入了国子监,成为里面的一员,就不应当没听说过孔圣人的一句话,叫做有教无类!身为一名夫子,暗地里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抱有鄙视之心,可是一位为人师者应当做的事情?”

    钱监丞低着头,表情略显阴郁,他还从来不曾被人骂的这样狗血淋头过。

    楚辞还要说什么,突然外面有人来报:“顾司业,楚司业,汪祭酒让你们赶紧过去,宫里来宣旨了!”

    楚辞看看那人,又看看他们,留下一句:“钱监丞,既然范学录告假了,你又找不到人替代,那么下午你就自己去壬班讲学吧!”

    说完,楚辞就跟在顾司业的身后,随他一起去正堂接旨。

    第132章奖赏是甚

    “圣上口谕,令状元郎即刻进宫,不得延误,钦此!”

    国子监里有资格接旨的人不多,寥寥几个人跪在这宽阔的正堂中间,显得有些冷清,尤其是,这圣旨只针对某一个人时。

    近年来外面冒出了很多书院,虽然国子监还维持着老招牌,但是口碑已经不如往常了。特别是今年的一甲三个人,竟无一人是国子监的学子,更让国子监这块金字招牌摇摇欲坠了。

    眼下皇上下旨,大家都有些喜出望外。他们国子监内属祭酒官最大,为从四品,但依然没有上常朝的资格,惟有大朝时能面圣。

    大魏朝自开国以来,就将上朝分为了常朝和大朝。

    常朝就是每日都要上,只限三品及以上官员参加。而大朝每旬一次,一个月开三次,六品及以上所有官员都要参加。

    每次大朝时,官员们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赶到宫门前,等五点钟敲响了大鼓之后,才能排着队往里走,可以说是挺煎熬的了。常朝就不用那么早了,毕竟只有他们那些人,也就不讲那么大的排场了。

    但,即使上朝很辛苦,大部分人还是很向往能天天上朝的日子,毕竟这是身份地位的体现。

    楚辞感受着其他人艳羡的目光,心想来的正好,他正愁没地方告状呢!他得忽悠一下皇上,放点权给他才行。

    “微臣接旨。”楚辞和其他官员们一起磕头谢恩。然后,其他人目送楚辞两人离去。

    ……

    “这位公公是哪里人啊?我听你的口音,有点像是南方那边的。”楚辞和那个传旨太监坐在马车上,面面相觑有些尴尬。为了打发时间,他率先聊上了。

    “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这太监有些好奇地问道。他原本不会轻易与外臣搭话的,但这楚状元十分亲切,还能一语中的,他便忍不住了。

    “我也是南方来的,西江省你听说过吗?”

    “那当然,咱家小时候还去过那边玩呢!咱家是南闽省的。”他有些高兴,南闽学子京城不是没有,但能和他说上话的没有几个。其他人都拼命学习官话,生怕被人说自己口音不纯正。

    “真是巧了,原来我与公公还是乡邻啊!以前人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乃是人生四大喜事,今日一见公公,果然是如此啊。”

    楚辞多会哄人啊,只言片语,便将这太监和他的关系拉得近近的。尤其是这太监用家乡话和楚辞对了几句之后,心中更是莫名高兴,有一种尚在儿时的感觉。

    马车从左边掖门进入,然后停在外面。楚辞跟着这位叫做小福子的公公,左拐右绕,终于来到了御书房。

    皇宫和他记忆中的有些不一样。他从小在那附近长大,一砖一瓦都特别熟悉,这里看着挺像的,但实际上却能分出很多不同之处来。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楚辞行了个大礼,坐在书案前的皇上微笑着让他起来。

    “谢皇上。”楚辞站了起来,脸上也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让人看了很是舒心。

    “你可知朕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微臣不知,但瞧皇上您面带红光,便猜应是有好事发生。”

    天和帝有些意外,这状元郎说话动作时都落落大方,似乎很习惯面圣一般,没有一般臣子的拘谨与小心翼翼。

    “你说的不错。你还记得你在殿试上写的那篇文章吗?当时溪县正发生水患,朕日夜忧虑,便将此事点为考题。你答的很好,朕将你所言,俱都吩咐下去,如今溪县水患已平,朕心甚慰,自然也不能忘记你这个大功臣了。”

    “皇上言重了。为朝廷分忧乃微臣分内之事,又怎敢居功呢?若不是皇上您忧国忧民,日夜操劳,纵使臣写上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