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投桃报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且他总能找到一些很刁钻的角度强势出击,或是偷偷进入,可很快就能带来决定性的改变。

    这家伙不但能赚钱,关系是还能很强力的打压他看不爽的那些人。

    李世民甚至好几次都后悔不该把秦琅罢相时,还连他的转运使之职也给免了的。

    这家伙赚钱的本事,比戴胄可是强太多了。

    现在李世民就喜欢跟进秦琅,秦琅搞什么,他先让内坊跟上,然后让朝廷转运司也跟上。

    比如秦琅卖糖,李世民马上无耻的让内坊建个糖仓,从秦琅这里要指标抢白糖,转运司也跟着在常平仓建糖仓,也要抢一块份额。

    本质上,其实都是在抢秦琅的钱。

    虽然抢多了有些不太好意思,可秦琅的钱好抢啊,这女婿还总是没啥怨言,十分配合。李世民现在都抢上瘾了,秦琅搞出啥好东西,他便马上想跟进。

    这嘉德典当的模式非常不错,他于是也准备让内坊上马典当行,开遍全国,甚至想让转运司也用国库的钱跟进开店。

    对于这种不要脸的老丈人,秦琅也无可奈何,当然表面上是无可奈何,实际上他并不怎么反对,皇帝跟进,其实是一种表态支持,反正他向来信奉的是不怕竞争。

    市场这么大,还怕竞争?

    竞争不怕,就怕别人吃独食,或者掀桌子。

    现在皇帝端着盘子也加入餐桌上,秦琅在旁边吃的才安稳。

    至于什么工商乃是贱业这些话,其实也只是对外说说而已,事实上贵族士人又没哪个亲自去站柜台迎客待客的,大家都是在幕后操纵,台前自然有许多管事掌柜们,甚至有些人干脆就是让亲戚出面,他们名面上沾都不沾一下,但这不妨碍他们实际控制的事实,也不妨碍他们每年一车车收钱的事实。

    秦琅喜欢抱团合伙,这样有事大家一起扛,有钱大家一起赚,还能迅速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扩大收益。而李世民恰相反,他的内坊是啥最赚钱,他就往哪插一脚,但他只管独资。

    用的都是他小金库里的钱,然后赚的自然也都是归他小金库。

    至于转运司的赚钱模式,更简单,和买。

    啥赚钱了,朝廷就过来要点份额,实质就是分钱。

    不给好处费,那就出政策限制你。

    这套规则其实都是秦琅制订的,现在也依然沿用,本质就是仗着强权收保护费一样。当然,转运司耍流氓赚来的钱,秦琅还是用之于民的。

    常平仓的盐粮茶酒糖绢瓷等各仓这些紧俏物资倒卖赚的钱,除留一些做为本钱外,其余的则是要用来积储粮食的。遇粮价低时,适当抬高价格买入存储入仓,以备灾荒之年。等到灾荒粮价高时,再适量降低价格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正因为和买制抢来的钱,最后用到了百姓身上,所以这条新法倒也还是得以实行。

    毕竟钱又没有进入皇帝的内库,更没用到皇帝奢靡享受上去。

    更何况,随着这和和买法出现,秦琅还上奏请求废除了原先扰民的高利贷公廨钱。

    这也是当初能够通过这和买新法的关键之一。

    公廨钱这种强迫别人高利借贷的做法,虽填补了衙门的开支缺口,但确实做法很恶劣。

    老丈人皇帝和女婿国公一边看球,一边在那里私下商议半天,争论许久,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个协议。

    秦琅帮皇帝在内坊下,建立钱庄和典当行,至于名字,就叫皇家钱庄和内坊典当,皇家钱庄和内坊典当由秦琅帮忙修订规章条例,培育掌柜伙计等,李世民的要求也简单,三年内,全国十五道三百余州起码要每州建立一家典当行和钱庄,如长安洛阳等地,周边的人口大城也要建。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有回报的,回报就是皇帝允许东宫也开始进入钱庄行业,经营钱庄业务了,并允许以东宫为主导,秦琅等合伙经营。

    协议谈成,李世民却又突然提出,说让秦琅帮内坊也建个纸墨坊和印书坊、书店,明摆着,皇帝故意留了一手,想要再添个搭头,也想从眼下最火热的这个行业里插一脚赚一笔。

    对皇帝这种不要脸的行为,秦琅能说什么。

    自然只能苦笑着应下,皇帝也想赚这钱,那也拦不了。

    只是这专利费却没法收皇帝的,最后在秦琅的坚持下,让皇帝答应出三千文钱,卢家他们出三千贯,皇帝内坊出三千钱,这就是区别。

    但不收吧,秦琅觉得这更坏规矩,所以象征性也还是要收一点的。

    就这三千钱,李世民还不想给,臣子敢收皇帝的钱?但秦琅说不是收皇帝的钱,是收内坊的钱,不一样。

    “三郎啊,前些天你送进宫的那香水,很不错啊。”

    秦琅一听,皇帝也太贪得无厌了,于是赶紧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接话。

    李世民呵呵一笑。

    “你慌什么,朕又没说要。”

    李世民本来是想要的,但看这样子,也就暂时不提。

    “朕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