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又谋划什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范缜知道自己是替司马光扛雷了,可还没得推脱。

    不说他与司马君实的关系,就说这差事,也不是可以推脱的……这不是擢升,推一下可以提升名望,这是关乎国朝的大事。

    “富相,出使大理朝廷是怎样的章程,还请富相明示。”

    范缜很清楚这是没名堂的事。出使?跟谁谈去?

    国朝册封的大理王姓段,估计等不到他到了大理,段家就被高氏灭了。

    而朝廷是绝不会承认高氏的合法性的,也就是说,他不能跟高氏谈。

    偏偏矿城是被高氏围困了。

    这根本就是胡闹嘛!

    可这话他不能直接说富弼,这不是朝堂,这是富弼的内宅,说是来请教的,还不如说是来发牢骚的。

    “子正,莫担忧。如其说遣使,不如说是缓解官家与君实的争辩。在我看来,最终朝廷还是会派兵……”

    “富相,这……”

    这跟朝堂的议论不一样呀!

    政事堂与官家集议已经在朝堂传成风了。

    官家绝不接受要挟,还说永远不再接受要挟。

    而司马君实以圣贤之道说服了官家,暂时观望,视事态进展再做决定。

    因此,才有了遣使大理的决策。

    现在富相又说必定会派兵,这又是何必呢?多此一举。

    “你只需赶往大理,路途遥远,曲折坎坷……”

    这…~范缜不傻,瞬间明白了。

    遥远的旅程,这一路谁又能确保不发生意外?

    问题是这朝廷到底为啥多此一举呢?

    朝臣、相公、政事堂、官家……范缜明白了。

    朝廷纯粹是为了司马君实,也是为了政事堂,更是为第一次政事堂与官家的交锋,能阻碍一下官家。

    这样真的好吗?范缜不确定。

    这样真的好吗?富弼也不确定。这是政事堂不约而同默认的做法。

    富弼敢肯定,他们几个人的作为,官家看的清清楚楚,并且还配合着他们这样耍心思。

    富弼感觉官家肯定有后招,可就是想不出会有什么后招。

    出兵是肯定的,所有人都认同,除了司马君实有点执拗,谁都知道最终还是要出兵。

    不说铜铁矿对于朝廷,就说其中涉及多少朝臣的收益,也绝对是一边倒的意见。

    至于现在朝堂的议论,富弼早已经习惯了…~政事堂没有秘密,集议也没有秘密。

    在保密这一点上,只有内苑有了更大的改观。

    可富弼想不通,这次集议会是谁宣扬出去的?

    这一次的集议内容,对政事堂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好处。

    东川矿城的性质,决定了这次集议内容外传,只会导致政事堂被朝臣孤立,让官家与臣工统一战线。

    官家是最讨厌这种漏风的集议状况的。而政事堂这一次拦了一下官家,结合以往的故事,传出集议内容的也只有政事堂了。

    会是谁?

    在拦官家的过程中,确实是司马光主力,可司马光的人品,富弼还是相信的,绝不会玩这些猫腻。况且,司马光对于武将和矿城的言论,传出来并没有好处。

    韩琦?还是文彦博?欧阳修是肯定不会,那也是一个真正的君子,还是灵活和变通强于司马光的君子。

    按理说,传言对谁最有利,谁便是传言的最大嫌疑人。

    可集议的几人,富弼根本看不到对谁有利。

    官家厌恶这这点不说,就是集议内容有损于官家声望的事实,官家也不会宣扬。

    想不通……富弼只能走着看了。

    ……

    “臣尝闻先贤尊生灵为本,敬生命之义,是为贤也。今司马君实,不恤十万子民处于危机之境况,不顾国朝威信被边陲小国挑衅,以何谈圣贤?……”

    就是呀,你司马光连子民性命都不管,好意思借圣贤的口说教别人吗?

    赵曦看到这奏折也深以为然。

    “司马君实曾主边事,将无教化之武将送于西夏骑兵之蹄下,本以为司马君实乃是无知于兵事,如今看来司马君实乃视武将为眼中钉,故意而为之。”

    “想当年,庞老相公多番维护,不惜自身受罚而为司马君实开罪,乃因庞老相公以为,司马君实让将士伤亡乃无意之错,如今看来,司马君实乃是有意为之……”

    这就有点狠了,这是要置司马光于死地呀!

    战时陷害将士,作为我方主官,故意让将士深入险地,这是有里通外国嫌疑的。

    当然,赵曦不会真想司马光有这可能。司马光虽然迂腐,那也是一个迂腐的正人君子。

    这奏折已经是单纯为找司马光的麻烦了。

    “陛下南征之前,国朝钱币混乱,铜钱、铁钱、交子在国朝易货时,纷杂繁乱,更有甚者以物易物。”

    “南征之后,以筹建矿城为基点,整顿国朝货币,制定货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