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27节(2/3)
; 事实证明,吃得下的不止秦放鹤一人,还有那些多年考麻了的老油子。
齐振业也带了大饼子,额外还有一大罐煮得喷香的肥羊肉片、羊杂羊血等等。
进门时,他乐呵呵主动上交面饼子,看着公人一点点掰碎,半点不急不说,甚至还出声“指点”,“差爷,那边那两块大的还没掰,您不再查查?”
公人看他的眼神跟看傻子似的。
见过逃避的,就没见过主动往上凑,说自己有夹带嫌疑的!
稍后看着齐振业乐颠颠抱着一小盆碎馍馍往里走时,公人隐约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又说不出究竟哪里不对。
若他看见眼前一幕,保管老血都吐出来!
就见齐振业熟练地烧了开水,将带来的羊肉羊杂羊血一股脑倒进去,彻底煮透后又掏出来两个小竹筒,一个装了芫荽,一个装了辣油,统统倒进去。
转眼一锅热气腾腾的肥羊锅子就得了,翠绿的芫荽、红艳艳的辣油,被热气催得在点点羊油间乱窜,在这寒酸的考场直将羊肉锅衬得绝世美女一般!
附近几名考生闻到这浓香,特么的人都傻了!
谁?!究竟是谁,竟在考场吃羊肉!
人干事?!
齐振业舀了一勺羊汤尝咸淡,大约觉得滋味儿不足,遗憾地摇了摇头,又摸出一点雪花细盐撒上去,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变戏法儿似的掏出早起被公人掰得稀碎的馍!
羊肉泡馍,得了!
齐振业美滋滋吃了一大口,满足得不得了,旋即又开始得寸进尺地嘟囔起来,“到底不如饿达养的羊……嘶溜……”
唉,那公人掰馍的手艺不行啊!
第23章 县试余波
“什么东西,简直一塌糊涂!”
“指东说西,不知所以然……”
“辞藻么,倒颇华丽,然浑似没说……”
头场已毕,考生们暂时挣得一线喘息之机,而阅卷官的磨难才刚开始。
似县试头场这等读书人交了钱就能来的考试,难免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周县令只看了几份卷子便觉头昏眼花,多有啼笑皆非时。
今年报名的共计三百零二人,除去一人迟到,一人舞弊,另有四人被牵连,进场答卷者总共两百九十六人。
收卷后,先糊住姓名,将卷面污损、字迹模糊的除去,看都不必看,共有符合标准的试卷两百九十一份。
筛选过后,才有专人将试卷重新抄录,单看内容。
前两道四书的题目也就罢了,总有个标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一日也就过完了。
只最后一题乃是颂家国的诗,倒要好好读一读,故而最费工夫。
颂,就是讲好话,但似周县令这等混迹官场的,什么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没见过?要求格外高些,凡见到粗浅直白的便心生腻烦,立即刷下去。
倒也有猜中主考官心思,不讲颂扬,但说治国之策的,周县令心下略略宽慰了些。
好算一个县里不都是蠢材。
有那等妄图剑走偏锋,借着写诗的名头大谈治国的,更是把周县令当场气笑了。
有些人略看了两本史书,见那历代皆有进谏书后一战成名的,便做起春秋大梦来,觉得他上他也行。
殊不知那些先贤腹内藏书何止千万?当真丘壑纵横!人家进谏上书,说的是治国良策,何曾如他们这般,只管横挑鼻子竖挑眼。
在周县令看来,这些人就好比指着鼻子骂到自己脸上,说他哪里哪里都不行。
尚未得势便轻狂至此,来日岂非要骑到本官头上作威作福?
&e
齐振业也带了大饼子,额外还有一大罐煮得喷香的肥羊肉片、羊杂羊血等等。
进门时,他乐呵呵主动上交面饼子,看着公人一点点掰碎,半点不急不说,甚至还出声“指点”,“差爷,那边那两块大的还没掰,您不再查查?”
公人看他的眼神跟看傻子似的。
见过逃避的,就没见过主动往上凑,说自己有夹带嫌疑的!
稍后看着齐振业乐颠颠抱着一小盆碎馍馍往里走时,公人隐约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又说不出究竟哪里不对。
若他看见眼前一幕,保管老血都吐出来!
就见齐振业熟练地烧了开水,将带来的羊肉羊杂羊血一股脑倒进去,彻底煮透后又掏出来两个小竹筒,一个装了芫荽,一个装了辣油,统统倒进去。
转眼一锅热气腾腾的肥羊锅子就得了,翠绿的芫荽、红艳艳的辣油,被热气催得在点点羊油间乱窜,在这寒酸的考场直将羊肉锅衬得绝世美女一般!
附近几名考生闻到这浓香,特么的人都傻了!
谁?!究竟是谁,竟在考场吃羊肉!
人干事?!
齐振业舀了一勺羊汤尝咸淡,大约觉得滋味儿不足,遗憾地摇了摇头,又摸出一点雪花细盐撒上去,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变戏法儿似的掏出早起被公人掰得稀碎的馍!
羊肉泡馍,得了!
齐振业美滋滋吃了一大口,满足得不得了,旋即又开始得寸进尺地嘟囔起来,“到底不如饿达养的羊……嘶溜……”
唉,那公人掰馍的手艺不行啊!
第23章 县试余波
“什么东西,简直一塌糊涂!”
“指东说西,不知所以然……”
“辞藻么,倒颇华丽,然浑似没说……”
头场已毕,考生们暂时挣得一线喘息之机,而阅卷官的磨难才刚开始。
似县试头场这等读书人交了钱就能来的考试,难免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周县令只看了几份卷子便觉头昏眼花,多有啼笑皆非时。
今年报名的共计三百零二人,除去一人迟到,一人舞弊,另有四人被牵连,进场答卷者总共两百九十六人。
收卷后,先糊住姓名,将卷面污损、字迹模糊的除去,看都不必看,共有符合标准的试卷两百九十一份。
筛选过后,才有专人将试卷重新抄录,单看内容。
前两道四书的题目也就罢了,总有个标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一日也就过完了。
只最后一题乃是颂家国的诗,倒要好好读一读,故而最费工夫。
颂,就是讲好话,但似周县令这等混迹官场的,什么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没见过?要求格外高些,凡见到粗浅直白的便心生腻烦,立即刷下去。
倒也有猜中主考官心思,不讲颂扬,但说治国之策的,周县令心下略略宽慰了些。
好算一个县里不都是蠢材。
有那等妄图剑走偏锋,借着写诗的名头大谈治国的,更是把周县令当场气笑了。
有些人略看了两本史书,见那历代皆有进谏书后一战成名的,便做起春秋大梦来,觉得他上他也行。
殊不知那些先贤腹内藏书何止千万?当真丘壑纵横!人家进谏上书,说的是治国良策,何曾如他们这般,只管横挑鼻子竖挑眼。
在周县令看来,这些人就好比指着鼻子骂到自己脸上,说他哪里哪里都不行。
尚未得势便轻狂至此,来日岂非要骑到本官头上作威作福?
&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