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232节(1/3)
整个二月,卢实都在忙着搬家的事,又要抽空去工研所与高程交接,脚不沾地。
老夫人悲伤过度,也病倒了,卢实又要随侍汤药,越发忙了十倍不止。
三月初,卢实处理好了京中事务,预备带母亲扶灵回乡。
对这个同僚,高程的感官还是很复杂的,憋了半日也只是道:“节哀。”
现在卢实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是木然点头,“按计划,殿试之后五月会先后开工科和算学恩科,届时必然广纳人才……”
因卢芳枝生前所求,天元帝只给了他七个月孝期,如今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剩下的时间,也不过堪堪够往返于老家和京城,最多再处理下族里的事。
高程应下,“你只管去。”
目送卢实离去,高程心中不免感慨,你说说这爷俩弄得,如今连正经守孝的空都没了,图什么?
会试在即,内阁却进行了大幅度人事调动:
董春顺势升首辅,兵部尚书胡靖升任次辅,天元帝又提拔杨昭领吏部尚书,杜宇威继续统管工部,柳文韬管礼部,尤峥辖刑部。
至此,内阁六人再次满员。
胡靖素来耿直,爱憎分明,威望颇高,又领着兵部,在当下朝廷生出对外用兵企图的大背景下,升任次辅也算顺理成章。
别看首辅和次辅虽只一字之差,但实际权力和地位天差地别。
说得直观一点,若将内阁整体权力视为一,那么首辅一人便掌六成,次辅掌两成,剩下四人分两成。
如此首辅总领,次辅辅佐,井然有序,尊卑分明。
任何规则的形成都有其必然性,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坏处,也同样明显:容易成为靶子。
所以董春上位后,非但没有给下马威,反而慷慨地进行分权。
“我年纪也不小了,难免精力不济,诸公比我年少,各部各衙门的事,能担起来的,就担起来,若有实在拿不准的,再由我去讨陛下的示下也不迟。”
胡靖等人听了,倒没急着欢喜。
乍一看,好像大家手里的权力增大了,实际地位也重了,容易立功;可相应的,责任也势必会分摊到各人。
真这么着,内阁可就不是一个靶子,而是活生生六个了!
“哎,阁老说笑了,”胡靖率先笑道,“您还有几个月才近古稀,怕不是比我们几个都要耳聪目明,资历又高、经验又足,若没您总领把关,这大家伙儿心里也没底呀!”
况且他也六十多岁的人了,能年轻到哪儿去?谁也别说谁!
这头自己刚升任次辅,董春就分权,若给不知情的人看了,指不定要说自己如何不安分,椅子没坐热就要争权了呢!
柳文韬等人也都跟着笑,“是啊是啊。”
“阁老,能者多劳,您老就莫要推辞啦!”
然而董春的意志非常坚决,甚至当天下午就向天元帝面陈。
天元帝听了,拨弄着白玉莲花手串,似在玩笑,“朕看爱卿眼不花耳不聋,少说还能再干二十年。”
董春赔笑,“陛下玩笑了,老臣承蒙圣眷,荣升首辅,已是惶恐之至,如何敢拿江山社稷做耍?且朝中大小事务日益繁杂,天长日久的,老臣也怕有所疏漏,诸位阁员皆有大才,便该加以善用,也好替陛下分忧。”
“嗯,”天元帝颔首,“事情么,确实是有些多。”
说着又笑,“这份杂乱里头,倒有七、八分是秦子归那小子做的。”
什么农研所、工研所的,又因此故加开恩科,挖掘矿藏、招收铁匠等等,乱作一团。
甚至对外,高丽也乱成一锅粥。
不过么,乱得好!
“老臣惭愧,”董春亦笑道,“小子
老夫人悲伤过度,也病倒了,卢实又要随侍汤药,越发忙了十倍不止。
三月初,卢实处理好了京中事务,预备带母亲扶灵回乡。
对这个同僚,高程的感官还是很复杂的,憋了半日也只是道:“节哀。”
现在卢实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是木然点头,“按计划,殿试之后五月会先后开工科和算学恩科,届时必然广纳人才……”
因卢芳枝生前所求,天元帝只给了他七个月孝期,如今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剩下的时间,也不过堪堪够往返于老家和京城,最多再处理下族里的事。
高程应下,“你只管去。”
目送卢实离去,高程心中不免感慨,你说说这爷俩弄得,如今连正经守孝的空都没了,图什么?
会试在即,内阁却进行了大幅度人事调动:
董春顺势升首辅,兵部尚书胡靖升任次辅,天元帝又提拔杨昭领吏部尚书,杜宇威继续统管工部,柳文韬管礼部,尤峥辖刑部。
至此,内阁六人再次满员。
胡靖素来耿直,爱憎分明,威望颇高,又领着兵部,在当下朝廷生出对外用兵企图的大背景下,升任次辅也算顺理成章。
别看首辅和次辅虽只一字之差,但实际权力和地位天差地别。
说得直观一点,若将内阁整体权力视为一,那么首辅一人便掌六成,次辅掌两成,剩下四人分两成。
如此首辅总领,次辅辅佐,井然有序,尊卑分明。
任何规则的形成都有其必然性,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坏处,也同样明显:容易成为靶子。
所以董春上位后,非但没有给下马威,反而慷慨地进行分权。
“我年纪也不小了,难免精力不济,诸公比我年少,各部各衙门的事,能担起来的,就担起来,若有实在拿不准的,再由我去讨陛下的示下也不迟。”
胡靖等人听了,倒没急着欢喜。
乍一看,好像大家手里的权力增大了,实际地位也重了,容易立功;可相应的,责任也势必会分摊到各人。
真这么着,内阁可就不是一个靶子,而是活生生六个了!
“哎,阁老说笑了,”胡靖率先笑道,“您还有几个月才近古稀,怕不是比我们几个都要耳聪目明,资历又高、经验又足,若没您总领把关,这大家伙儿心里也没底呀!”
况且他也六十多岁的人了,能年轻到哪儿去?谁也别说谁!
这头自己刚升任次辅,董春就分权,若给不知情的人看了,指不定要说自己如何不安分,椅子没坐热就要争权了呢!
柳文韬等人也都跟着笑,“是啊是啊。”
“阁老,能者多劳,您老就莫要推辞啦!”
然而董春的意志非常坚决,甚至当天下午就向天元帝面陈。
天元帝听了,拨弄着白玉莲花手串,似在玩笑,“朕看爱卿眼不花耳不聋,少说还能再干二十年。”
董春赔笑,“陛下玩笑了,老臣承蒙圣眷,荣升首辅,已是惶恐之至,如何敢拿江山社稷做耍?且朝中大小事务日益繁杂,天长日久的,老臣也怕有所疏漏,诸位阁员皆有大才,便该加以善用,也好替陛下分忧。”
“嗯,”天元帝颔首,“事情么,确实是有些多。”
说着又笑,“这份杂乱里头,倒有七、八分是秦子归那小子做的。”
什么农研所、工研所的,又因此故加开恩科,挖掘矿藏、招收铁匠等等,乱作一团。
甚至对外,高丽也乱成一锅粥。
不过么,乱得好!
“老臣惭愧,”董春亦笑道,“小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