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275节(1/3)
历来各衙门奏事,都是先写折子,再递给内阁求票拟,然后交由皇帝本人朱批,今儿是完全颠倒了。
但没人觉得不对。
天元三十九年秋,农研所玉米收割后马上种植冬小麦,次年冬小麦收获,产量不减,再种玉米,天元四十年七月,农研所玉米迎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丰收。
据周幼青统计,天元帝和太子亲自检验,亩产高达一百七十五斤。
周幼青进一步筛选良种,并立军令状,来年亩产必再创新高。
朝中热议如沸,褒贬不一。
当年,工部侍郎秦放鹤主动提出,请在自家农庄大规模种植玉米,以为表率,天元帝准奏。
第213章 新气象
第一年的玉米棒子证明能吃之后,第二年的周幼青就全部留种,但即便如此,也因为基数太小,没有太多。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太子庄子上象征性地种了几株,秦放鹤名下的庄子种一半,农研所留一部分,孔家名下有一点,然后就没了。
刚好四家地形地势不尽相同,周围的果木植株也不同,可以顺带研究下不同环境对该版本玉米的影响。
每逢休沐,秦放鹤就干脆带着家人去庄子上住,偷得浮生半日闲,也可随时保持警惕。
阿嫖八岁了,正是野的年纪,在城内尚且收敛着,一出城就成了脱缰野马,整日田间地头带着弟弟乱蹿。
天气好时,干脆不穿鞋,扑蝴蝶、捉蟋蟀、捕蝉、淋雨,姐弟俩什么都干,眨眼工夫就浑身泥汗,脏得野猪崽似的。
可他们快乐极了!
汪淙还特意寻了一条细犬给阿嫖,小姑娘高兴坏了,每次骑马必要带犬随行,威风凛凛。
有时候,秦放鹤也会拉阿芙下水,亲手洗面筋,顶着夏日大日头粘知了,晒得脸上红且黑。又半夜不睡觉,带着老婆孩子捉知了猴。
捉了马上烤着吃,不用什么调料,只需要撒一点盐巴就很香。
知了身上瘦肉多,又香又筋道,只是模样可怕,阿芙一开始并不敢下嘴。
奈何丈夫和儿女吃得满嘴黑灰,美得不得了,她捏着鼻子试了一回,也爱上了。
期间母亲赵夫人来过几回,第一次看到曾经端庄典雅的女儿抓着半截知了猴的身子,牙齿里都是黑乎乎的肉,顿时目瞪口呆,震惊得几乎昏死过去。
小孩子表达喜欢的方式很简单也很直接,具体体现在阿姚身上,就是亲手剥了知了肉喂外祖母。
赵夫人见了,浑身鸡皮疙瘩都起了几层,但架不住小外孙盛情难却,只得含泪咽了。
有时候董春和汪扶风等师门众人得闲,也过来凑趣,看稀罕似的瞅那些高大的玉米林。
好啊,能吃饱肚子好啊!
“利于江山社稷的事,也未必人人欢喜。”董春看着随风摇曳的玉米林,欣慰之余,也不忘提醒秦放鹤保持警惕。
当日周幼青第一次在大朝会上公开玉米的存在,那些反对的朝臣,真的只是觉得他夸大其词吗?
非也!
“是,我也这样想的,”秦放鹤说,“所以提前向陛下请了禁军,几家都安排了日夜巡查。”
也确实抓到了几波形迹可疑的人,有海外的,也有本地的。
海外的探子自然是怕大禄朝万一解决了卡脖子的粮食问题,人口激增,对周边国家造成威胁。
至于国内的么,说不得就是不愿看到董门再刷功劳,蓄意破坏。
相较前者,后者将个人恩怨凌驾于国家兴旺之
但没人觉得不对。
天元三十九年秋,农研所玉米收割后马上种植冬小麦,次年冬小麦收获,产量不减,再种玉米,天元四十年七月,农研所玉米迎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丰收。
据周幼青统计,天元帝和太子亲自检验,亩产高达一百七十五斤。
周幼青进一步筛选良种,并立军令状,来年亩产必再创新高。
朝中热议如沸,褒贬不一。
当年,工部侍郎秦放鹤主动提出,请在自家农庄大规模种植玉米,以为表率,天元帝准奏。
第213章 新气象
第一年的玉米棒子证明能吃之后,第二年的周幼青就全部留种,但即便如此,也因为基数太小,没有太多。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太子庄子上象征性地种了几株,秦放鹤名下的庄子种一半,农研所留一部分,孔家名下有一点,然后就没了。
刚好四家地形地势不尽相同,周围的果木植株也不同,可以顺带研究下不同环境对该版本玉米的影响。
每逢休沐,秦放鹤就干脆带着家人去庄子上住,偷得浮生半日闲,也可随时保持警惕。
阿嫖八岁了,正是野的年纪,在城内尚且收敛着,一出城就成了脱缰野马,整日田间地头带着弟弟乱蹿。
天气好时,干脆不穿鞋,扑蝴蝶、捉蟋蟀、捕蝉、淋雨,姐弟俩什么都干,眨眼工夫就浑身泥汗,脏得野猪崽似的。
可他们快乐极了!
汪淙还特意寻了一条细犬给阿嫖,小姑娘高兴坏了,每次骑马必要带犬随行,威风凛凛。
有时候,秦放鹤也会拉阿芙下水,亲手洗面筋,顶着夏日大日头粘知了,晒得脸上红且黑。又半夜不睡觉,带着老婆孩子捉知了猴。
捉了马上烤着吃,不用什么调料,只需要撒一点盐巴就很香。
知了身上瘦肉多,又香又筋道,只是模样可怕,阿芙一开始并不敢下嘴。
奈何丈夫和儿女吃得满嘴黑灰,美得不得了,她捏着鼻子试了一回,也爱上了。
期间母亲赵夫人来过几回,第一次看到曾经端庄典雅的女儿抓着半截知了猴的身子,牙齿里都是黑乎乎的肉,顿时目瞪口呆,震惊得几乎昏死过去。
小孩子表达喜欢的方式很简单也很直接,具体体现在阿姚身上,就是亲手剥了知了肉喂外祖母。
赵夫人见了,浑身鸡皮疙瘩都起了几层,但架不住小外孙盛情难却,只得含泪咽了。
有时候董春和汪扶风等师门众人得闲,也过来凑趣,看稀罕似的瞅那些高大的玉米林。
好啊,能吃饱肚子好啊!
“利于江山社稷的事,也未必人人欢喜。”董春看着随风摇曳的玉米林,欣慰之余,也不忘提醒秦放鹤保持警惕。
当日周幼青第一次在大朝会上公开玉米的存在,那些反对的朝臣,真的只是觉得他夸大其词吗?
非也!
“是,我也这样想的,”秦放鹤说,“所以提前向陛下请了禁军,几家都安排了日夜巡查。”
也确实抓到了几波形迹可疑的人,有海外的,也有本地的。
海外的探子自然是怕大禄朝万一解决了卡脖子的粮食问题,人口激增,对周边国家造成威胁。
至于国内的么,说不得就是不愿看到董门再刷功劳,蓄意破坏。
相较前者,后者将个人恩怨凌驾于国家兴旺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