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璧》作者:九月流火 第40节(3/4)
都吃了一惊,连落地罩外的小丫鬟都忍不住探头,悄悄打量里面的情形。
明老夫人忙问:“你怎么想起参加科考了?我们家有荫蔽,足以供你入仕,何必和那些穷小子一起挤?”
大唐的官制袭承前朝,高官子弟、公侯伯府都有荫蔽名额,这些人家的孩子不需要考核就能直接入朝做官,是朝堂官吏的主流。但近些年,官场中由科举选拔的平民官员也日渐增多。
前朝创办了科举取士,但没什么用,反倒是李家的皇帝们将这项制度拾掇起来。太宗朝便设科举常科,但更多是给世家子弟们镀金用的,直到女皇这朝,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寒门进入官场,闯入这块被世家贵族垄断了近千年的领域。
臭名昭著的酷吏,很多便是从科举中选出来的。但像明老夫人这种老派元勋依然看不上科举进士,觉得那都是一群田舍翁、泥腿子。
一群人像饿疯的狼一样争夺寥寥几个做官名额,实在太有失风度了。他们家有祖宗传下来的荫蔽,何必自降身份参加科举?
明华章没有和明老夫人争辩科举的优劣,他说道:“若有真才实学,何惧和人同场竞赛?我若是连没有家学藏书、没有长辈指点的平民儿郎都比不过,那这官不做也罢。何况,国公府名下只有两个荫蔽名额,还是留给三弟、四弟吧,我想靠自己的能力入官场。”
一说起这个二夫人可打起精神了。他们家是庶房,有任何好东西都是大房、三房挑完后才轮到他们。府中有三个郎君,却只有两个名额,但凡需要取舍,必定是她的儿子被人挤下去。
如果明华章参加科举,那就不一样了。明华章说得好听,但每年来京城参加科考的学子足有上千人,录用的多则二十少则十人,这是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明华章要和那么多人争,怎么不得考个三五年。
这些年就是他们二房的机会。她的三郎今年十五岁,马上就能入仕,没有明华章在前面挡着,镇国公府在官场上的资源必然要喂给她儿子。
二夫人眼睛转了一圈,对明华章的态度立即热切起来:“二郎真是少年英才,凌云之志!我们镇国公府以军功起家,有些女子自家都落魄成什么样了,还笑我们明家没底蕴,若是二郎靠中了进士,将来跨马游街、雁塔题名,我看那些人还有什么话说!”
明怀远皱眉,道:“好端端的荫蔽不享,去考科举,是不是太辛苦了?”
二夫人暗暗掐了丈夫一把,用力瞪他,咬牙笑道:“你当二郎是你那不出息的儿子呢?二郎文武双全,考进士定不在话下。何况,二郎还年轻,试试也无妨。一旦中了,那就是蟾宫折桂,金榜题名,对二郎说亲也大有裨益。”
明妤也很明白对二房的好处,明华章是她堂弟,考中了进士她得脸,考不中她的亲弟弟得利,她也立刻附和着二夫人,十分支持明华章去参加科举,证明自己。
这件事和三房的利益无关,三夫人不慌不忙摇着扇子,笑看二房表演。
来延寿堂请安,明华裳向来只负责听,但今日她也忍不住说:“祖母,阿父,难得二兄想做,就让他去试试吧。”
镇国公对明华章纵容,素来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此事关系到明华章前程,拿这么大的事冒险,连镇国公也有些举棋不定:“这是否太冒险了?”
明华裳却不以为然,说:“我相信二兄,只要他想,就一定能办到。”
许多人都看过来,就连明华章眼中也含着讶然。镇国公笑道:“你又不读书,你怎么知道?”
明华裳恼了,气咻咻道:“我是不学无术,但我了解我二兄。我就是知道他行!”
镇国公哈哈大笑,显然没把明华裳的话当真。唯有明老夫人上了心——不是对明华裳,而是对二夫人。
是啊,二郎还年轻,试一试没有妨碍。世家大族一方面看不上科举入仕的寒门官员,一方面却很追捧才子进士。以明华章的相貌和德行,现在就有很多贵女想和他订婚,如果再加上进士出身,择亲对象能更上一层,尚公主也没什么不可了。
明老夫人很
明老夫人忙问:“你怎么想起参加科考了?我们家有荫蔽,足以供你入仕,何必和那些穷小子一起挤?”
大唐的官制袭承前朝,高官子弟、公侯伯府都有荫蔽名额,这些人家的孩子不需要考核就能直接入朝做官,是朝堂官吏的主流。但近些年,官场中由科举选拔的平民官员也日渐增多。
前朝创办了科举取士,但没什么用,反倒是李家的皇帝们将这项制度拾掇起来。太宗朝便设科举常科,但更多是给世家子弟们镀金用的,直到女皇这朝,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寒门进入官场,闯入这块被世家贵族垄断了近千年的领域。
臭名昭著的酷吏,很多便是从科举中选出来的。但像明老夫人这种老派元勋依然看不上科举进士,觉得那都是一群田舍翁、泥腿子。
一群人像饿疯的狼一样争夺寥寥几个做官名额,实在太有失风度了。他们家有祖宗传下来的荫蔽,何必自降身份参加科举?
明华章没有和明老夫人争辩科举的优劣,他说道:“若有真才实学,何惧和人同场竞赛?我若是连没有家学藏书、没有长辈指点的平民儿郎都比不过,那这官不做也罢。何况,国公府名下只有两个荫蔽名额,还是留给三弟、四弟吧,我想靠自己的能力入官场。”
一说起这个二夫人可打起精神了。他们家是庶房,有任何好东西都是大房、三房挑完后才轮到他们。府中有三个郎君,却只有两个名额,但凡需要取舍,必定是她的儿子被人挤下去。
如果明华章参加科举,那就不一样了。明华章说得好听,但每年来京城参加科考的学子足有上千人,录用的多则二十少则十人,这是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明华章要和那么多人争,怎么不得考个三五年。
这些年就是他们二房的机会。她的三郎今年十五岁,马上就能入仕,没有明华章在前面挡着,镇国公府在官场上的资源必然要喂给她儿子。
二夫人眼睛转了一圈,对明华章的态度立即热切起来:“二郎真是少年英才,凌云之志!我们镇国公府以军功起家,有些女子自家都落魄成什么样了,还笑我们明家没底蕴,若是二郎靠中了进士,将来跨马游街、雁塔题名,我看那些人还有什么话说!”
明怀远皱眉,道:“好端端的荫蔽不享,去考科举,是不是太辛苦了?”
二夫人暗暗掐了丈夫一把,用力瞪他,咬牙笑道:“你当二郎是你那不出息的儿子呢?二郎文武双全,考进士定不在话下。何况,二郎还年轻,试试也无妨。一旦中了,那就是蟾宫折桂,金榜题名,对二郎说亲也大有裨益。”
明妤也很明白对二房的好处,明华章是她堂弟,考中了进士她得脸,考不中她的亲弟弟得利,她也立刻附和着二夫人,十分支持明华章去参加科举,证明自己。
这件事和三房的利益无关,三夫人不慌不忙摇着扇子,笑看二房表演。
来延寿堂请安,明华裳向来只负责听,但今日她也忍不住说:“祖母,阿父,难得二兄想做,就让他去试试吧。”
镇国公对明华章纵容,素来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此事关系到明华章前程,拿这么大的事冒险,连镇国公也有些举棋不定:“这是否太冒险了?”
明华裳却不以为然,说:“我相信二兄,只要他想,就一定能办到。”
许多人都看过来,就连明华章眼中也含着讶然。镇国公笑道:“你又不读书,你怎么知道?”
明华裳恼了,气咻咻道:“我是不学无术,但我了解我二兄。我就是知道他行!”
镇国公哈哈大笑,显然没把明华裳的话当真。唯有明老夫人上了心——不是对明华裳,而是对二夫人。
是啊,二郎还年轻,试一试没有妨碍。世家大族一方面看不上科举入仕的寒门官员,一方面却很追捧才子进士。以明华章的相貌和德行,现在就有很多贵女想和他订婚,如果再加上进士出身,择亲对象能更上一层,尚公主也没什么不可了。
明老夫人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