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璧》作者:九月流火 第160节(3/6)
懂,为什么还要做愚蠢的事?”
“因为这是我应做之事。”李华章坦然说道,“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能要求别人同样遵守道德。只要我自己知行合一,问心无愧,便已足矣。”
“哪怕不守道德的人踩着你越走越高,而你却一败涂地日渐落魄,也不后悔?”
李华章摇头,想到另一个人,声音不由带上暖意:“不。我已经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此生别无他求。”
“你实在是一个很死心眼的人。”太上皇如实点评,“明家教了你太多圣贤书,把你教得天真理想,不知变通。这样的性格当个文人也就罢了,在官场上必然要吃大亏。”
李华章不以为意,淡淡道:“那又何妨?当不了官大不了做个闲云野鹤,和她一起游山玩水,走遍天下。”
太上皇有些意外:“你确定你的妻子不在意封邑诰命?”
李华章眉眼垂下,里面自然而然流露出温柔笑意:“她不在意。只要爱的人在身边,她从不在意官职高低,家财多少。”
太上皇见过许多恩爱夫妻,自然知道很多夫妻嘴上说着同甘共苦,但事实上只会大难临头各自飞。她本来想戳穿李华章的幻想,告诉他对方说的只是套话,但触及李华章眼底的柔软光彩,太上皇忽的生出一个荒唐的想法,兴许他说的是真的呢?
兴许这个世界上,依然有真诚纯粹,不掺杂任何利益的爱情。
太上皇默了好一会,长长叹息一声。她仿佛这时才真正放松下来,说:“你可知,当初我废黜李家,自立为帝,为何能成功?”
李华章知道女皇这时才是真心话,他表情肃穆起来,缓慢摇头。
“你兴许觉得是因为我先下手为强,利用酷吏杀光了所有不顺从我的李氏皇族,也许还因为我耳目遍布朝野,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的眼睛。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这只是术,而不是道。”
“我真正能稳坐江山,在于我顺水之势。我杀了很多官员,屠灭几乎所有皇族,各地爆发了好几场声势浩大的反叛,但都不成气候。非我之兵利,叛军兵弱,而在于没有百姓响应。天下苦世家久矣,而我推行的科举让他们看到了平民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一个家族、一个皇帝的天下,只要顺应了民心,上层到底是谁,皇帝到底姓李还是姓武,其实无关紧要。”
李华章听着不无震撼,他身为隐姓埋名的李家人,成长以来只看到女皇的残暴、酷吏的黑暗,却并未从另一个角度想过,女皇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武则天,而不是其他垂帘听政的太后。
武则天改写历史的同时,何尝又不是历史选择了她呢?
李华章许久不言,垂着眼眸沉思。太上皇说了这么久的话,有些累了,她慢慢躺在枕上,看着床头柜上的桂花陷入惘然。
原来,已经到秋天了吗?她的记忆就停止在那个冬夜,不知不觉,竟然半年过去了。
世事当真难料,当年她一意孤行逼死李贤,哪能想到,多年后她人亡政息、百病缠身时,竟是李贤的儿子儿媳,陪她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太上皇不由想,若她当年知晓今日结局,是否会饶过李贤?
她没有答案,因为,命运没有如果。
第174章 桂花
昨夜下了雨,今早上阳宫笼罩在一股濛濛清寒中。明华裳用了早膳,去太上皇寝殿替李华章的班。她没有带侍女,独自一人穿过亭台楼阁,遇到好看的花就停下,折一枝抱在怀里。等她到寝殿时,怀中已捧着半庭秋色。
虽然他们名义上在侍奉太上皇,但行宫的生活不能和长安比,一个已经退位的前朝女皇,和皇室的生活水准也不能比。明华裳来到上阳宫后,无比明显地感觉到武皇的时代过去了,连个宫娥也知道周武气数已尽,伺候太上皇没什么用处,不如花心思去讨好韦皇后、安乐公主。
哪怕明华裳还顶着雍王妃的名义,也不可避免感受到宫人的冷淡,太上皇作为号令朝堂的皇帝
“因为这是我应做之事。”李华章坦然说道,“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能要求别人同样遵守道德。只要我自己知行合一,问心无愧,便已足矣。”
“哪怕不守道德的人踩着你越走越高,而你却一败涂地日渐落魄,也不后悔?”
李华章摇头,想到另一个人,声音不由带上暖意:“不。我已经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此生别无他求。”
“你实在是一个很死心眼的人。”太上皇如实点评,“明家教了你太多圣贤书,把你教得天真理想,不知变通。这样的性格当个文人也就罢了,在官场上必然要吃大亏。”
李华章不以为意,淡淡道:“那又何妨?当不了官大不了做个闲云野鹤,和她一起游山玩水,走遍天下。”
太上皇有些意外:“你确定你的妻子不在意封邑诰命?”
李华章眉眼垂下,里面自然而然流露出温柔笑意:“她不在意。只要爱的人在身边,她从不在意官职高低,家财多少。”
太上皇见过许多恩爱夫妻,自然知道很多夫妻嘴上说着同甘共苦,但事实上只会大难临头各自飞。她本来想戳穿李华章的幻想,告诉他对方说的只是套话,但触及李华章眼底的柔软光彩,太上皇忽的生出一个荒唐的想法,兴许他说的是真的呢?
兴许这个世界上,依然有真诚纯粹,不掺杂任何利益的爱情。
太上皇默了好一会,长长叹息一声。她仿佛这时才真正放松下来,说:“你可知,当初我废黜李家,自立为帝,为何能成功?”
李华章知道女皇这时才是真心话,他表情肃穆起来,缓慢摇头。
“你兴许觉得是因为我先下手为强,利用酷吏杀光了所有不顺从我的李氏皇族,也许还因为我耳目遍布朝野,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的眼睛。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这只是术,而不是道。”
“我真正能稳坐江山,在于我顺水之势。我杀了很多官员,屠灭几乎所有皇族,各地爆发了好几场声势浩大的反叛,但都不成气候。非我之兵利,叛军兵弱,而在于没有百姓响应。天下苦世家久矣,而我推行的科举让他们看到了平民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一个家族、一个皇帝的天下,只要顺应了民心,上层到底是谁,皇帝到底姓李还是姓武,其实无关紧要。”
李华章听着不无震撼,他身为隐姓埋名的李家人,成长以来只看到女皇的残暴、酷吏的黑暗,却并未从另一个角度想过,女皇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武则天,而不是其他垂帘听政的太后。
武则天改写历史的同时,何尝又不是历史选择了她呢?
李华章许久不言,垂着眼眸沉思。太上皇说了这么久的话,有些累了,她慢慢躺在枕上,看着床头柜上的桂花陷入惘然。
原来,已经到秋天了吗?她的记忆就停止在那个冬夜,不知不觉,竟然半年过去了。
世事当真难料,当年她一意孤行逼死李贤,哪能想到,多年后她人亡政息、百病缠身时,竟是李贤的儿子儿媳,陪她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太上皇不由想,若她当年知晓今日结局,是否会饶过李贤?
她没有答案,因为,命运没有如果。
第174章 桂花
昨夜下了雨,今早上阳宫笼罩在一股濛濛清寒中。明华裳用了早膳,去太上皇寝殿替李华章的班。她没有带侍女,独自一人穿过亭台楼阁,遇到好看的花就停下,折一枝抱在怀里。等她到寝殿时,怀中已捧着半庭秋色。
虽然他们名义上在侍奉太上皇,但行宫的生活不能和长安比,一个已经退位的前朝女皇,和皇室的生活水准也不能比。明华裳来到上阳宫后,无比明显地感觉到武皇的时代过去了,连个宫娥也知道周武气数已尽,伺候太上皇没什么用处,不如花心思去讨好韦皇后、安乐公主。
哪怕明华裳还顶着雍王妃的名义,也不可避免感受到宫人的冷淡,太上皇作为号令朝堂的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