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2)
刚推开院门,就听见堂屋里传来的笑声,沈桥的声音里夹杂着女子的笑声,不用进屋也知道两人正聊到兴头上。
小夫郎有些怯生,外人面前,很少这么开怀。
李大成虽然希望沈桥多与人接触,省的白日总是自己一个人闷着。可若是沈桥自己不愿,觉着独自呆着更自在,他也不会勉强。反正家里还有他在,他的小夫郎也犯不着抛头露面,只要身子康健,万事无忧便好。
沈桥听见声响,从堂屋里迎出来,周恒媳妇自然不好独自呆在人家屋里,也跟了出来。两家熟识,又多有往来,周恒媳妇也熟络的打了招呼。
碍于有旁人在,小夫郎脸皮又薄,李大成也没有什么亲昵的动作。平时都是两人一起挤在灶房里,一边干活儿一边说话,温馨又惬意。
今日家里有客人,李大成也没叫沈桥陪着,将买的点心和糖条递给他,让他们去屋里吃。独自收拾着板车上的东西。
想着现在还早,先把牛肉卤出来,再做饭也来的及,便没有着急处理买回来的排骨和棒骨。牛肉村里人不常吃,席上添上一道酱牛肉也好。
回到堂屋,沈桥的心思便有些飘忽,眼神时不时的,往灶房的方向瞄。周恒媳妇瞧见了,少不得笑着打趣了两句。
沈桥红着脸,这才将目光转回来,重新落到手里做了一半的衣裳上。他与周恒媳妇算的上熟识,也能分辨两句。
两人说说笑笑一会儿,周恒媳妇也没再打趣他。
旁边的桌上,放着李大成刚买回来的点心。
周恒媳妇见惯他家的各式零嘴点心,也不意外。沈桥也是一直让她,她吃了两块杏仁酥和几颗蜜糖条。丰糖糕却是没动,糕点对于村里的人,算是金贵物。两人虽然交好,可她也有分寸。
没过多长时间,灶房里便传出香味。周恒在自家院子里都闻见了。手里的竹筐竹篮也不编了,抖了抖身上的竹屑,就过来了。
屋里是妇人夫郎在做针线活儿,他自然不好挤进去。直接进了灶房,灶膛里有火光,比起屋里也冷不了多少。
他和村里绝大部分汉子一样,都不会做饭,此时见李大成动作麻利的,用锅铲翻炒着锅里的香料,瞧着倒是颇为有趣。
将锅盖盖上,李大成才腾出手来,拿了身后的矮凳,招呼周恒坐下。
屋里沈桥他们在说话,周恒进去自然不便,偏偏灶房这又离不开人,也只有在灶房里待客了。好在村里人没那么些讲究,周恒他们又都是熟人,也不会计较。
李大成拿了前几日买的瓜子,用碟子装了,放在周恒面前的矮桌上。周恒也不客气,伸手抓了一小把,见不是自家炒的那种无味的,嗑的更起劲了。
阵阵香味顺着锅盖的缝隙传出来,周恒吸了吸鼻子,好奇的问道:“你这手艺怎么这么好,比咱们村的刘大厨都强。”
刘大厨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家里祖上就是干厨子的,到了他这辈已经打出些名声。不说本村的红白喜事,就是周围的村子谁家办什么宴席,都落不下他。
只是这些年赚了些钱,又被大伙追捧着他,行事不如前些年厚道。不仅涨了价,还要主家备下酒肉作为答谢,不是好酒还不行。
弄的人们背后多有抱怨,可也没办法。村里人办场喜事不容易,谁家都盼着办的顺顺利利的,若是席面上出了差错,让人家挑出理来,着实犯不上。
因此,就算刘大厨心黑也得忍下,就这样想请刘大厨的还得提前商订。人家的生意就是这么好,不提前小半个月订,人家都没有功夫。
李大成对这个刘大厨有些印象,听周恒这么说,半真半假道:“以前在李家时候做的多了,慢慢就练出来了。”
他这话说的也不全然是编的,原身在李家的时候,本来就整日的干活儿,做饭自然也是有的。左右李家的所作所为,村里人也瞧的清楚,就算李家人来分辨,怕也没有人相信。
周恒听他提前以前,自觉说的话有些不妥,那样的日子,任谁都不想再提。见李大成面上并未有丝毫难受,才转了话题:“你还不知道吧,今日赌坊来了六七个打手,把李清一顿好打,李木匠夫妇为了护着李清也挨了不少打。到最后,还是李庆舍出家里那四亩地,才把人打发
小夫郎有些怯生,外人面前,很少这么开怀。
李大成虽然希望沈桥多与人接触,省的白日总是自己一个人闷着。可若是沈桥自己不愿,觉着独自呆着更自在,他也不会勉强。反正家里还有他在,他的小夫郎也犯不着抛头露面,只要身子康健,万事无忧便好。
沈桥听见声响,从堂屋里迎出来,周恒媳妇自然不好独自呆在人家屋里,也跟了出来。两家熟识,又多有往来,周恒媳妇也熟络的打了招呼。
碍于有旁人在,小夫郎脸皮又薄,李大成也没有什么亲昵的动作。平时都是两人一起挤在灶房里,一边干活儿一边说话,温馨又惬意。
今日家里有客人,李大成也没叫沈桥陪着,将买的点心和糖条递给他,让他们去屋里吃。独自收拾着板车上的东西。
想着现在还早,先把牛肉卤出来,再做饭也来的及,便没有着急处理买回来的排骨和棒骨。牛肉村里人不常吃,席上添上一道酱牛肉也好。
回到堂屋,沈桥的心思便有些飘忽,眼神时不时的,往灶房的方向瞄。周恒媳妇瞧见了,少不得笑着打趣了两句。
沈桥红着脸,这才将目光转回来,重新落到手里做了一半的衣裳上。他与周恒媳妇算的上熟识,也能分辨两句。
两人说说笑笑一会儿,周恒媳妇也没再打趣他。
旁边的桌上,放着李大成刚买回来的点心。
周恒媳妇见惯他家的各式零嘴点心,也不意外。沈桥也是一直让她,她吃了两块杏仁酥和几颗蜜糖条。丰糖糕却是没动,糕点对于村里的人,算是金贵物。两人虽然交好,可她也有分寸。
没过多长时间,灶房里便传出香味。周恒在自家院子里都闻见了。手里的竹筐竹篮也不编了,抖了抖身上的竹屑,就过来了。
屋里是妇人夫郎在做针线活儿,他自然不好挤进去。直接进了灶房,灶膛里有火光,比起屋里也冷不了多少。
他和村里绝大部分汉子一样,都不会做饭,此时见李大成动作麻利的,用锅铲翻炒着锅里的香料,瞧着倒是颇为有趣。
将锅盖盖上,李大成才腾出手来,拿了身后的矮凳,招呼周恒坐下。
屋里沈桥他们在说话,周恒进去自然不便,偏偏灶房这又离不开人,也只有在灶房里待客了。好在村里人没那么些讲究,周恒他们又都是熟人,也不会计较。
李大成拿了前几日买的瓜子,用碟子装了,放在周恒面前的矮桌上。周恒也不客气,伸手抓了一小把,见不是自家炒的那种无味的,嗑的更起劲了。
阵阵香味顺着锅盖的缝隙传出来,周恒吸了吸鼻子,好奇的问道:“你这手艺怎么这么好,比咱们村的刘大厨都强。”
刘大厨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家里祖上就是干厨子的,到了他这辈已经打出些名声。不说本村的红白喜事,就是周围的村子谁家办什么宴席,都落不下他。
只是这些年赚了些钱,又被大伙追捧着他,行事不如前些年厚道。不仅涨了价,还要主家备下酒肉作为答谢,不是好酒还不行。
弄的人们背后多有抱怨,可也没办法。村里人办场喜事不容易,谁家都盼着办的顺顺利利的,若是席面上出了差错,让人家挑出理来,着实犯不上。
因此,就算刘大厨心黑也得忍下,就这样想请刘大厨的还得提前商订。人家的生意就是这么好,不提前小半个月订,人家都没有功夫。
李大成对这个刘大厨有些印象,听周恒这么说,半真半假道:“以前在李家时候做的多了,慢慢就练出来了。”
他这话说的也不全然是编的,原身在李家的时候,本来就整日的干活儿,做饭自然也是有的。左右李家的所作所为,村里人也瞧的清楚,就算李家人来分辨,怕也没有人相信。
周恒听他提前以前,自觉说的话有些不妥,那样的日子,任谁都不想再提。见李大成面上并未有丝毫难受,才转了话题:“你还不知道吧,今日赌坊来了六七个打手,把李清一顿好打,李木匠夫妇为了护着李清也挨了不少打。到最后,还是李庆舍出家里那四亩地,才把人打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