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2)
鞭炮声霹雳吧啦的响起,打断了沈桥的思绪。秋哥儿给他碗里夹了一筷子凉拌笋丝,招呼他吃饭。
帮忙的人两个人一组,给各个桌上菜,一人端着大木盆,另一人往桌上的空碟子里添菜。不多时,就摆了满满一桌子。
村里人坐席没那么多讲究,都是同村的,不是亲戚就是邻居,也用不着谦让。汉子们喝酒,桌上的菜动的还慢些。有孩子的桌,几乎是上一道菜,用不了三下两下就被分光了,尤其是肉菜。好在赵家备的菜多,菜量也大,大人们吃些旁的菜,倒是也够吃。
安排座位的人,也是动了心思的,将年龄相仿的孩子安排在一桌,家家都有孩子,便是吃了,谁也说不出什么。
沈桥他们这一座,只有两个三四岁的孩子,菜倒还是全的。
秋哥儿见他没动筷子,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因为嘴里嚼着东西,声音有些含糊不清,“小桥哥哥,快吃啊,大成哥做菜也太好吃了。“
第151章 满月宴 终
席间就没有不开口夸赞的,更有甚者直接找赵大顺打听,是从哪找的厨子,做菜也太好吃了,这手艺可比村里的刘大厨强多了。
“就是,尤其是这道四喜丸子,咸鲜软糯,我在别的地方从来没吃过。”
“这鱼炖的也好,一点土腥味都没有,比我上次在刘地主家吃的还要好吃。”
“顺子,你可不能藏私啊,过完年我儿子娶亲也要办酒。有这样的好厨子,我家就不请别人了,就算多花些银子也行!”
李大成来的早,打来了就一直在后院,没露过面。因此好些人都不知道是谁掌厨。赵大顺应承了几句,卖了个关子,只说一会儿大厨现身,大家就知道了。
至于有人提及刘厨子,赵大顺心里虽然气的很,但想着大喜的日子,到底也没将刘厨子的事抖落出来,这笔帐等办完了满月宴,他再找刘厨子好好说道说道。
不等李大成现身,席上有去过后院的,此时又喝了点酒,正在兴头上,大声的嚷嚷出李大成的名字。生怕旁人不信,还一遍一遍的重复。
赵大顺见此,也不再卖关子,将李大成过来帮忙的事说了,有人不太相信,碍于主家的面子,也只是很旁边的人小声说上两句。毕竟在村里这么多年了,也没听说李大成有这样的手艺。
有几户就挨着李家住,直言过去在李家时,都是李大成做饭,手艺自然不差。李庆夫妇在村里闹了几场,已经彻底坏了名声,这样一说倒是合情合理。
人家大喜的日子,人们聊了两句便止住了话头,省的平白给主家添堵。赵大顺端着碗,挨桌敬酒,这事也就没人再提。只是一开始开口的人,还不死心,想托赵大顺给问问,李大成还接不接活儿,银子自然不会少给。
赵大顺知道李大成平时忙的不行,这都是挤时间过来的,平时哪里来的这么多功夫给人操办席面。便只说是李大成是给帮忙的,并不是以此为营生,委婉的回绝了。那人似还有些不甘心,却也没再多说。
沈桥他们这桌都是赵家人,对着他难免多夸赞几句,说他好福气。沈桥应承了几句,李大成在他心里一直都是最好的,这话他不好说,但从别人口里出来,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没反驳。
这桌上除了秋哥儿还小,都是嫁了人,通晓人事的,见他眉目间的光彩,也知他们夫妻感情极好。
嫁了人就是柴米油盐,整日不是围着灶台转,就是带孩子,家里家外的一堆活儿,自然不能像在家的时候一样,有时间打扮。见沈桥衣着亮丽,发间别着的簪子,手腕上的镯子,心里哪有不羡慕的,这嫁人谁不盼着有个人疼。
席上也有几个李家人,算起来是李大成叔婶、堂哥堂嫂,他们与李庆一家并不亲厚,但好得是同一个李,自然少不了往来。
过去,对李大成也从未看中,如今听人们纷纷夸李大成,又见有人瞧着他们,面上有些搁不住。连这么好的菜,都没夹上几筷子,白白的浪费了他们带过来的东西。早知道李大成也在,还出这么大的风头,他们就不会过来,何必触这个眉头。
沈桥时不时的便朝后院望上一眼,桌上的菜都上得差不多了,料想李大成也快忙完了,应该也快过来了才对。
秋哥儿嘴里嚼着一大块肘子肉,见上
帮忙的人两个人一组,给各个桌上菜,一人端着大木盆,另一人往桌上的空碟子里添菜。不多时,就摆了满满一桌子。
村里人坐席没那么多讲究,都是同村的,不是亲戚就是邻居,也用不着谦让。汉子们喝酒,桌上的菜动的还慢些。有孩子的桌,几乎是上一道菜,用不了三下两下就被分光了,尤其是肉菜。好在赵家备的菜多,菜量也大,大人们吃些旁的菜,倒是也够吃。
安排座位的人,也是动了心思的,将年龄相仿的孩子安排在一桌,家家都有孩子,便是吃了,谁也说不出什么。
沈桥他们这一座,只有两个三四岁的孩子,菜倒还是全的。
秋哥儿见他没动筷子,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因为嘴里嚼着东西,声音有些含糊不清,“小桥哥哥,快吃啊,大成哥做菜也太好吃了。“
第151章 满月宴 终
席间就没有不开口夸赞的,更有甚者直接找赵大顺打听,是从哪找的厨子,做菜也太好吃了,这手艺可比村里的刘大厨强多了。
“就是,尤其是这道四喜丸子,咸鲜软糯,我在别的地方从来没吃过。”
“这鱼炖的也好,一点土腥味都没有,比我上次在刘地主家吃的还要好吃。”
“顺子,你可不能藏私啊,过完年我儿子娶亲也要办酒。有这样的好厨子,我家就不请别人了,就算多花些银子也行!”
李大成来的早,打来了就一直在后院,没露过面。因此好些人都不知道是谁掌厨。赵大顺应承了几句,卖了个关子,只说一会儿大厨现身,大家就知道了。
至于有人提及刘厨子,赵大顺心里虽然气的很,但想着大喜的日子,到底也没将刘厨子的事抖落出来,这笔帐等办完了满月宴,他再找刘厨子好好说道说道。
不等李大成现身,席上有去过后院的,此时又喝了点酒,正在兴头上,大声的嚷嚷出李大成的名字。生怕旁人不信,还一遍一遍的重复。
赵大顺见此,也不再卖关子,将李大成过来帮忙的事说了,有人不太相信,碍于主家的面子,也只是很旁边的人小声说上两句。毕竟在村里这么多年了,也没听说李大成有这样的手艺。
有几户就挨着李家住,直言过去在李家时,都是李大成做饭,手艺自然不差。李庆夫妇在村里闹了几场,已经彻底坏了名声,这样一说倒是合情合理。
人家大喜的日子,人们聊了两句便止住了话头,省的平白给主家添堵。赵大顺端着碗,挨桌敬酒,这事也就没人再提。只是一开始开口的人,还不死心,想托赵大顺给问问,李大成还接不接活儿,银子自然不会少给。
赵大顺知道李大成平时忙的不行,这都是挤时间过来的,平时哪里来的这么多功夫给人操办席面。便只说是李大成是给帮忙的,并不是以此为营生,委婉的回绝了。那人似还有些不甘心,却也没再多说。
沈桥他们这桌都是赵家人,对着他难免多夸赞几句,说他好福气。沈桥应承了几句,李大成在他心里一直都是最好的,这话他不好说,但从别人口里出来,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没反驳。
这桌上除了秋哥儿还小,都是嫁了人,通晓人事的,见他眉目间的光彩,也知他们夫妻感情极好。
嫁了人就是柴米油盐,整日不是围着灶台转,就是带孩子,家里家外的一堆活儿,自然不能像在家的时候一样,有时间打扮。见沈桥衣着亮丽,发间别着的簪子,手腕上的镯子,心里哪有不羡慕的,这嫁人谁不盼着有个人疼。
席上也有几个李家人,算起来是李大成叔婶、堂哥堂嫂,他们与李庆一家并不亲厚,但好得是同一个李,自然少不了往来。
过去,对李大成也从未看中,如今听人们纷纷夸李大成,又见有人瞧着他们,面上有些搁不住。连这么好的菜,都没夹上几筷子,白白的浪费了他们带过来的东西。早知道李大成也在,还出这么大的风头,他们就不会过来,何必触这个眉头。
沈桥时不时的便朝后院望上一眼,桌上的菜都上得差不多了,料想李大成也快忙完了,应该也快过来了才对。
秋哥儿嘴里嚼着一大块肘子肉,见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