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昨夜,他和李大成商量过,实在不行的话,就让吴旺夫郎把两个孩子带过来,在眼皮子底下,也能照看些。村里的孩子都懂事,根本用不着大人哄,大人平日里忙着下田,小孩子都是自己玩。

      不料吴家夫郎是个拎得清的,难得找着这样的好活儿,生怕被别人抢了,下了决心要好好干,家里的房子还等着修了。

      “不用,他爹在家呢,看两个孩子不吃力,小孩子调皮捣蛋的,别耽误了正事。”吴旺夫郎一口回绝了,他心里感激沈桥夫妻,更不能给人家添乱。

      既如此,沈桥也没多说,只说日后若是家里不方便,带着孩子过来也成。

      禾哥儿和吴旺夫郎都是做惯了活儿的,手脚麻利的很,院里都是血腥味,又有生人在,沈桥就把崽崽关在堂屋里,没叫它去院里。

      今儿就是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忙着蒸花馍,沈桥也发了一大盆面,准备多蒸些。李大成和他商量过,要接孙母过来过年,家里多了两个人,自然得多准备些。

      手里头忙着干活儿,一晃一上午就过去了,午饭是沈桥做的,馒头、冬笋焖肉、素炒秋菜。想着天冷,坐在院里干活儿不容易,他还特意做了一锅面汤,汤底添了鸡汤,面上还飘着一层黄色的油花。

      沈桥招呼他们吃饭,因着崽崽在堂屋里,午饭他们便在灶房里吃的,灶房里有张小矮桌,三个人围着倒也不拥挤。

      没有李大成在,禾哥儿自在不少,倒是吴家夫郎手里捧着暄软的白面馒头,有些手足无措。他们家日子难过,就算逢年过节也吃不上一顿白面,上次沈桥他们给送的饭,他们夫妻都没舍得吃,孩子们足足吃了三顿。

      沈桥见他没动筷子,劝了两句,吴旺夫郎才局促的拿起筷子。他有心想说不饿,能不能把饭带回去,他不多拿就拿一个馒头,夹点菜就行。

      对上沈桥劝慰的的目光,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人家肯找他过来做活儿,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他怎么好再提旁的要求。

      饭后,沈桥洗了碗筷,禾哥儿和吴家夫郎连歇都没歇,就忙乎着手里的活儿。他原本想劝两句,但想到吴家还有两个孩子和一个行动不便的吴旺,独在家中,又没有开口。

      左右这活儿是有定量的,早些做完了,就早些收工歇着。

      禾哥儿本就同沈桥熟识,两人都是恬静的性子,相处起来很是自在。吴旺夫郎又是外向开朗的性子,三个人说说笑笑,院里倒是热闹。

      院门没有关严,他们的说笑声,从院里传了出去,黄有财媳妇从巷子里经过,透过门缝往里瞥了一眼,不咸不淡的哼了一声才走开。

      黄有财一家算计惯了,几次三番的过来,都没占到便宜。上次见李大成宰杀兔子,非得凑上来讨要兔皮,被驳了回去,打那就记恨上了。平时没少在背地里说他们的坏话,只不过村里人都知道黄有财一家的德性,没人信罢了。

      黄有财媳妇越想越气,渐渐的也不愿意同那些个妇人一道说话,她正往村头走,想着去换块豆腐,正巧遇见赵荷花。

      自从上回闹过一出后,李庆夫妇就彻底坏了名声,原本李家还有个读书的儿子,村里人还忌惮几分。偏偏李清因着烂赌,被书院赶了出来,镇上的其他书院当然也不会接收这样品行不佳的学子。

      如今,李清整日在家里喝的烂醉如泥,赵何花不仅得找照看着病重的李庆,还得看顾着儿子,日子过的可谓苦不堪言,整个人都老了好多。

      黄有财媳妇见了赵荷话,像是找到了同盟,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末了还不忘挑拨几句。

      “哎,好歹是在你身边长大的,如今人家发达了,就连爹娘都不管不问,你们也是好脾气,竟这么由着他。这要是我,保管日日去他门前闹,让他没有一天安生日子过!”

      赵何花本来是打算去找李春丽的,今儿都腊月二十了,怎么也得要些银子出来。

      现今,家里的田地卖了好几亩,李庆瞧着也是时日无多的样子,可她还有儿子,总得为儿子打算。就算是读不成书,来年说个媳妇成了家,再生个大胖小子,这日子不还是一样的过。

      听了黄有财媳妇的话,赵何花动了动心思,可如今她没了倚仗,李大成那个挨千刀的又是个混不吝的,真要找上门去,恐怕讨不到便宜,说不准还得惹一身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