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77节(3/4)
苏相赶紧表示附和,他实在不敢想像,若真如陛下所说得那样,将其身后事一应从简,他们这些人将要面临怎样的非议。
哪怕如今的陛下身体健康,明明已年过五旬,看起来却显年轻,好像只有三四十岁的模样,再过个一二十年,再考虑身后事都不急。
可是他们身为臣子,若不早早就将皇陵的选址与修建一事筹备起来,就是他们的失职。
随后赶来的众大臣,也都持同一态度,就是要力劝她要收回成命,尽快通过修建皇际的奏请。
面对群臣纷纷慷慨陈词的劝说,柳明月深刻感受到了身不由己的滋味,这可真是到了一定位置,连自己想要怎么死,都不得自由。
不过即便如此,柳明月也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妥协,她就是这么双标。
【作者有话说】
251
第251章
感动
修皇陵的事,因柳明月的态度太过坚定,又拿民生大义为由,堵众臣的悠悠之口,双方几经交涉,才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可以提前选址圈地,按制筹建陵园及陵园内的祭享殿堂,也就是上宫,与陵外的斋戒、驻跸用的下宫等建筑。
如柳明月所要求的那样,不修建最为耗人耗物的庞大地宫,真正实现一切从简。
在这个十分讲究和重视身后事的时代,柳明月的这一决定,可以说是让人实在无法理解。
可是随着这道圣谕被刊载在邸报上,被正式昭告天下,承中帝为给百姓多修桥多铺路,从而坚持不愿花重金大修皇陵的事迹,也被就此传开。
顿时在民间引起巨大热议的同时,也让百姓们无比感令承中帝的恩德。
都说女帝的私库富可敌国,也知道这些年来,承中帝在各种民生工事、农业、医药、教育及军事等方面,私人出资被贴无数。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承中帝竟然能做到这一步,为国为民花钱如流水,却舍不得为自己按制修建皇陵,哪怕这个修建皇陵的钱,由国库承担。
得知因相关消息传开,在民间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以及人们对她的各种夸赞与歌颂,柳明月着实有些心虚,毕竟她会做出这个决定,更多的是出于私心。
可是不仅君臣和百姓们不知道注定不会知道真相,连她身边的人,都为此对她深感钦佩。
郭锦秋更是直接说出她的想法,“母后,儿臣将来肯定是要陪葬在您的陵园内的,您一定要记得交待下去,让他们在距离您最近的位置,给儿臣留个位置。”
冯含宁赶紧从旁道,“陛下,臣也是,姐姐肯定也是,求您让人给我们姐妹也留两个位置。”
柳明月有些无语的扫了眼两人,“你们一个个的都还年纪轻轻轻的,就早早惦记这事儿做什么?”
对于这种人还活得好好的,就早早的提前选墓址、修建陵寝一事,柳明月倒不觉得有什么忌讳,也知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旧制。
就是从本心来讲,她是真心认为,没必要这样。
郭锦秋笑着回道,“儿臣也是因为担心,怕离母后近的好位置,被有些大人仗着职务之便,给提前占了。”
能陪葬皇陵,对众大臣而言,是个莫大的殊荣,肯定有那自恃身份功绩足够的人,提前打主意。
“依我看,你的担心实属多于,朝中那些老臣,都是先帝的故旧,就算想要陪葬皇陵,也只会选择去先帝的陵园,至于沐阳山这边,估计没什么人会像你们这样惦记。”
毕竟相较于先帝的昭陵,她这边的陵园一切从简,各方面的条件设施与环境,都无法与昭陵相比。
而沐阳山,就是钦天监为她勘定的皇陵所在地,与昭陵所在的位置相邻。
何况以郭锦秋的身份地位,哪怕她那便宜儿子已被她打发到海岛上就藩,对方也完全有资格建一座超高规格的皇后陵,完全没必要屈身在她的陵园内。
虽然对方的这一选择,在柳明月看来十分聪明,但是实在很不符合时人的观念与认知。
哪怕如今的陛下身体健康,明明已年过五旬,看起来却显年轻,好像只有三四十岁的模样,再过个一二十年,再考虑身后事都不急。
可是他们身为臣子,若不早早就将皇陵的选址与修建一事筹备起来,就是他们的失职。
随后赶来的众大臣,也都持同一态度,就是要力劝她要收回成命,尽快通过修建皇际的奏请。
面对群臣纷纷慷慨陈词的劝说,柳明月深刻感受到了身不由己的滋味,这可真是到了一定位置,连自己想要怎么死,都不得自由。
不过即便如此,柳明月也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妥协,她就是这么双标。
【作者有话说】
251
第251章
感动
修皇陵的事,因柳明月的态度太过坚定,又拿民生大义为由,堵众臣的悠悠之口,双方几经交涉,才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可以提前选址圈地,按制筹建陵园及陵园内的祭享殿堂,也就是上宫,与陵外的斋戒、驻跸用的下宫等建筑。
如柳明月所要求的那样,不修建最为耗人耗物的庞大地宫,真正实现一切从简。
在这个十分讲究和重视身后事的时代,柳明月的这一决定,可以说是让人实在无法理解。
可是随着这道圣谕被刊载在邸报上,被正式昭告天下,承中帝为给百姓多修桥多铺路,从而坚持不愿花重金大修皇陵的事迹,也被就此传开。
顿时在民间引起巨大热议的同时,也让百姓们无比感令承中帝的恩德。
都说女帝的私库富可敌国,也知道这些年来,承中帝在各种民生工事、农业、医药、教育及军事等方面,私人出资被贴无数。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承中帝竟然能做到这一步,为国为民花钱如流水,却舍不得为自己按制修建皇陵,哪怕这个修建皇陵的钱,由国库承担。
得知因相关消息传开,在民间所引起的巨大反响,以及人们对她的各种夸赞与歌颂,柳明月着实有些心虚,毕竟她会做出这个决定,更多的是出于私心。
可是不仅君臣和百姓们不知道注定不会知道真相,连她身边的人,都为此对她深感钦佩。
郭锦秋更是直接说出她的想法,“母后,儿臣将来肯定是要陪葬在您的陵园内的,您一定要记得交待下去,让他们在距离您最近的位置,给儿臣留个位置。”
冯含宁赶紧从旁道,“陛下,臣也是,姐姐肯定也是,求您让人给我们姐妹也留两个位置。”
柳明月有些无语的扫了眼两人,“你们一个个的都还年纪轻轻轻的,就早早惦记这事儿做什么?”
对于这种人还活得好好的,就早早的提前选墓址、修建陵寝一事,柳明月倒不觉得有什么忌讳,也知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旧制。
就是从本心来讲,她是真心认为,没必要这样。
郭锦秋笑着回道,“儿臣也是因为担心,怕离母后近的好位置,被有些大人仗着职务之便,给提前占了。”
能陪葬皇陵,对众大臣而言,是个莫大的殊荣,肯定有那自恃身份功绩足够的人,提前打主意。
“依我看,你的担心实属多于,朝中那些老臣,都是先帝的故旧,就算想要陪葬皇陵,也只会选择去先帝的陵园,至于沐阳山这边,估计没什么人会像你们这样惦记。”
毕竟相较于先帝的昭陵,她这边的陵园一切从简,各方面的条件设施与环境,都无法与昭陵相比。
而沐阳山,就是钦天监为她勘定的皇陵所在地,与昭陵所在的位置相邻。
何况以郭锦秋的身份地位,哪怕她那便宜儿子已被她打发到海岛上就藩,对方也完全有资格建一座超高规格的皇后陵,完全没必要屈身在她的陵园内。
虽然对方的这一选择,在柳明月看来十分聪明,但是实在很不符合时人的观念与认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