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1/2)
收复重庆之后,朱由榔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消息尽快的扩散。毕竟在封建时代,人们传递消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而对于南明朝廷来说,收复重庆是一个极好的宣传点,不可能不加以宣传。
思来想去,朱由榔觉得办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实明朝已经有报纸的雏形,这就是邸报。
但邸报主要是官员用来看的,传播途径有限,内容也相对固定基本都是国家大事。要想让尽可能多的百姓知道这样的消息就得办一个通用的报纸。
办报纸本身的成本并不高,无非是印刷费用。明朝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十分发达,完全可以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只要加以控制便可以把成本降到很低。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时代文化的普及率不高,识字率更是低的可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办报纸办出来了,也可能面临很多百姓无法的情况。
不过路是一步一步走的,不能因为惧怕这些问题就不去做。
朱由榔还是觉得应该先把报纸办出来,再走一步算一步。
实在不行再进行一轮扫盲运动。
没必要按照考科举的标准,就让百姓们认识最基本的字足矣。
这件事朱由榔准备交给王贺年去做。
一来是他想要考验一下王贺年的办事能力,二来王贺年对于重庆一带也比较了解。
除此之外便是安抚民心恢复生产之类的事情了。
做这个文安之最最为擅长。
论内政能力,文安之便是比之诸葛孔明也也丝毫不予多让。
他办事,朱由榔再放心不过了。
朱由榔现在有些庆幸带着文安之在身边。
当然收复重庆只是光复大明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朱由榔相信,只要君臣合力总会看到那一天。
等消息传到北京。顺治皇帝直是气的暴跳如雷。
重庆就这么丢了?
这些个酒囊饭袋简直是罔顾圣恩。
他们怎么信誓旦旦的保证的?重庆固若金汤,绝对不会有失!
尚是余音绕耳啊,简直是太讽刺了!
李国英,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个奴才一个也跑不了。
明明可以驰援,为何按兵不动?
别说什么明军诡诈的鬼话,连明军动向都没弄清楚,让明军从眼皮底下溜走,这就是严重的渎职失职!
这和当年袁崇焕在眼皮底下放清军打到北京有何区别?
还好明军这次打的是重庆……
但是事情的性质却是一样的,不得不引以为戒啊!
如果他性子暴躁的话完全可以下旨把这些奴才都剐了。反正杀这些奴才和杀狗也没有什么分别。
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些奴才还是有些用的。
毕竟中原实在太大了,满洲八旗人数有限,总不能到处都靠八旗去守。
再者说满洲八旗现在的战斗力也弱了不少。
遥想太祖太宗的时期八旗军所向披靡,打的明军屁滚尿流。
那时候怎么会想到启用汉人和绿营?
想到这里,顺治皇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太祖太宗的时候是跑马圈地好好的。到朕这里,事情就坏起来了?
中原这个花花世界还是让人心神不宁啊。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的。
南面传来消息,郑成功的入侵已经被成功击退,南京已经无忧了。
顺治皇帝实在想不明白,区区一个郑成功怎么敢长驱直入攻打南京的。
谁给他的勇气?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天下十之八九,尽在大清手中。残明小朝廷便是取得一两场胜利又有何关系?大清便是耗也能能把他活活耗死。
想到这里顺治皇帝的心情稍微好了好一些。大的形势还是好的嘛。
他这就准备下一道旨意给洪承畴,令其好生准备光复重庆事宜。
……
……
贵州,吴三桂近乎第一时间得到了重庆被攻克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不算好,也不算坏。
从老匹夫对他克扣粮饷的那一刻起。吴三桂就没有想要用尽全力替清朝卖命。
真当老子是傻的吗?
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杀驴的事情历史上还少吗?
坐山观虎斗才是这一刻他真实的想法。
明朝势大则亲明,清朝势大则亲清。
做一个骑墙派,他不香吗?
这几万本家兵是他的资本。
不到万不得已,吴三桂是不打算拿出来用的。
之前洪承畴几次三番催他出兵平叛贵州土司叛乱,吴三桂都是口上应着,实际上能拖就拖。
这一次不出意外的话,洪承畴肯定还会找他。
但吴三桂已经打定主意。便是老匹夫说破大天去吴三桂也不会出兵。
思来想去,朱由榔觉得办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实明朝已经有报纸的雏形,这就是邸报。
但邸报主要是官员用来看的,传播途径有限,内容也相对固定基本都是国家大事。要想让尽可能多的百姓知道这样的消息就得办一个通用的报纸。
办报纸本身的成本并不高,无非是印刷费用。明朝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十分发达,完全可以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只要加以控制便可以把成本降到很低。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时代文化的普及率不高,识字率更是低的可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办报纸办出来了,也可能面临很多百姓无法的情况。
不过路是一步一步走的,不能因为惧怕这些问题就不去做。
朱由榔还是觉得应该先把报纸办出来,再走一步算一步。
实在不行再进行一轮扫盲运动。
没必要按照考科举的标准,就让百姓们认识最基本的字足矣。
这件事朱由榔准备交给王贺年去做。
一来是他想要考验一下王贺年的办事能力,二来王贺年对于重庆一带也比较了解。
除此之外便是安抚民心恢复生产之类的事情了。
做这个文安之最最为擅长。
论内政能力,文安之便是比之诸葛孔明也也丝毫不予多让。
他办事,朱由榔再放心不过了。
朱由榔现在有些庆幸带着文安之在身边。
当然收复重庆只是光复大明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朱由榔相信,只要君臣合力总会看到那一天。
等消息传到北京。顺治皇帝直是气的暴跳如雷。
重庆就这么丢了?
这些个酒囊饭袋简直是罔顾圣恩。
他们怎么信誓旦旦的保证的?重庆固若金汤,绝对不会有失!
尚是余音绕耳啊,简直是太讽刺了!
李国英,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个奴才一个也跑不了。
明明可以驰援,为何按兵不动?
别说什么明军诡诈的鬼话,连明军动向都没弄清楚,让明军从眼皮底下溜走,这就是严重的渎职失职!
这和当年袁崇焕在眼皮底下放清军打到北京有何区别?
还好明军这次打的是重庆……
但是事情的性质却是一样的,不得不引以为戒啊!
如果他性子暴躁的话完全可以下旨把这些奴才都剐了。反正杀这些奴才和杀狗也没有什么分别。
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些奴才还是有些用的。
毕竟中原实在太大了,满洲八旗人数有限,总不能到处都靠八旗去守。
再者说满洲八旗现在的战斗力也弱了不少。
遥想太祖太宗的时期八旗军所向披靡,打的明军屁滚尿流。
那时候怎么会想到启用汉人和绿营?
想到这里,顺治皇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太祖太宗的时候是跑马圈地好好的。到朕这里,事情就坏起来了?
中原这个花花世界还是让人心神不宁啊。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的。
南面传来消息,郑成功的入侵已经被成功击退,南京已经无忧了。
顺治皇帝实在想不明白,区区一个郑成功怎么敢长驱直入攻打南京的。
谁给他的勇气?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天下十之八九,尽在大清手中。残明小朝廷便是取得一两场胜利又有何关系?大清便是耗也能能把他活活耗死。
想到这里顺治皇帝的心情稍微好了好一些。大的形势还是好的嘛。
他这就准备下一道旨意给洪承畴,令其好生准备光复重庆事宜。
……
……
贵州,吴三桂近乎第一时间得到了重庆被攻克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不算好,也不算坏。
从老匹夫对他克扣粮饷的那一刻起。吴三桂就没有想要用尽全力替清朝卖命。
真当老子是傻的吗?
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杀驴的事情历史上还少吗?
坐山观虎斗才是这一刻他真实的想法。
明朝势大则亲明,清朝势大则亲清。
做一个骑墙派,他不香吗?
这几万本家兵是他的资本。
不到万不得已,吴三桂是不打算拿出来用的。
之前洪承畴几次三番催他出兵平叛贵州土司叛乱,吴三桂都是口上应着,实际上能拖就拖。
这一次不出意外的话,洪承畴肯定还会找他。
但吴三桂已经打定主意。便是老匹夫说破大天去吴三桂也不会出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