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2)
不过姜树的活儿,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
卖菜怎么吆喝怎么卖另说,进出算账就挺麻烦,在这个文盲遍地的时代,连个账本儿都没有,也多亏他记性足够好,帮几家卖菜,谁家每天给了啥,卖了多少钱换了多少东西,他竟然都记得,卖了小半月了,也没怎么出过错。
当然,也可能是别人也记不清了,差个一两文,或差一碗两碗粮食的,人家也不好意思和他计较。
这样的人确实适合做生意,尤其是来回倒腾的生意。
姜竹就不行,人太实在,适合搞生产,或者做大生意。
但现在他们没大生意。
堂兄弟俩加上沈青越一通谈价,山上的菜运下去太沉,他们主要晒菜干,若是在较矮的坡地摘的,也不辛苦大伙儿往他家院子里挑了,和笋一样,直接去他大伯家交就行,姜大山管收,姜树管卖。
新鲜的卖鲜菜,蔫了就晒菜干,赚了钱他们三家平分。
不过晒菜干有的要过水,有的要挑拣,笋煮了还得切,辛苦又麻烦,姜树他们家得管往他大伯家送柴。
分到的钱也不能都算姜树自己的,怎么分他们家自己商量,不过得抽出十分之一留着给家里孩子念书用。
梁玉兰笑得合不拢嘴,她同意,她特别同意:“放心吧,没事儿我就上大伯家帮忙去。”
姜树顺势道:“嫂子,你得让大哥二哥他们帮我往山下挑东西,我自己可挑不动。”
从山上运下去的菜是他单独和姜竹合作的,他不答应之前的条件,姜竹就自己慢慢卖,摆明了就是要带上大伯一家。
梁玉兰哪有意见,毛玉珠也没意见,就姜树这懒蛋,他不说,姜胜、姜齐也得给他帮忙,否则他回家告状,姜四山得脱鞋揍那俩当哥哥的。
“行,你放心,到时候都给你帮忙。”
姜树琢磨着,到时候他还能找大堂哥和他好堂侄姜家俊一块儿干,一起分钱一起干,谁也别想跑。
第38章 换教材
每天要晒一堆菜和笋, 篾匠家竹席都不够用了。
姜竹顾不上下山卖货,每天除了晒菜就是编席。
姜松思考了几天, 还是想跟姜竹学手艺。
他们家人多,挖野菜、挖笋他哥哥姐姐能干,连他爷爷奶奶也能在低坡干点儿,他爹叫他好好学,野菜不见得能挖一辈子,但手艺能跟他一辈子。
每天学完字默写过, 姜松也不跟着别人往山上跑,天天跟在姜竹后面学编东西。
这会儿扇子他已经编得挺熟练了,尤其是不需要花纹的小扇子,他负责编, 沈青越画,糊扇子的活儿姜壮壮常来客串。
小胖子和姜松是他们小队里学习最快的, 一直都是第一批默写会的, 只不过姜松是学了不怎么忘, 小胖子是狗熊掰棒子, 学新的忘旧的, 沈青越搞个突袭听写前两天学的东西, 这孩子几乎次次考零蛋, 搞得沈青越相当没脾气, 他实在难以理解他爷爷为什么当老师也能上瘾。
他就不一样, 他只想抽棍子揍人。
好在还有几个能给他续口命的好学生, 姜家旺、姜松还有几个小孩儿, 学得都挺好的。
尤其是一个叫姜美月的小姑娘,次次听写几乎都是全对,据说她每天下山回家还会教几个不能来学字, 只能挖野菜的小姑娘。
沈青越渐渐懂了点儿为什么老师喜欢好学生。
上课时候,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听写时候,整齐还对的字儿,教起来都有成就感。
其他孩子,蒙对的瞬间,只要他点头,他们就跟刑满释放似的。
沈青越自己也想下课,想去玩,可总有那么一两个能从早上熬到中午也学不会的小笨蛋。
姜大望就是其中的老成员。
到了快中午,不剩几个人了,他就开始带头趴在板凳上抓耳挠腮。
有下山的大人瞧见了,调侃他:“你小子是不是不想干活儿故意赖在这
卖菜怎么吆喝怎么卖另说,进出算账就挺麻烦,在这个文盲遍地的时代,连个账本儿都没有,也多亏他记性足够好,帮几家卖菜,谁家每天给了啥,卖了多少钱换了多少东西,他竟然都记得,卖了小半月了,也没怎么出过错。
当然,也可能是别人也记不清了,差个一两文,或差一碗两碗粮食的,人家也不好意思和他计较。
这样的人确实适合做生意,尤其是来回倒腾的生意。
姜竹就不行,人太实在,适合搞生产,或者做大生意。
但现在他们没大生意。
堂兄弟俩加上沈青越一通谈价,山上的菜运下去太沉,他们主要晒菜干,若是在较矮的坡地摘的,也不辛苦大伙儿往他家院子里挑了,和笋一样,直接去他大伯家交就行,姜大山管收,姜树管卖。
新鲜的卖鲜菜,蔫了就晒菜干,赚了钱他们三家平分。
不过晒菜干有的要过水,有的要挑拣,笋煮了还得切,辛苦又麻烦,姜树他们家得管往他大伯家送柴。
分到的钱也不能都算姜树自己的,怎么分他们家自己商量,不过得抽出十分之一留着给家里孩子念书用。
梁玉兰笑得合不拢嘴,她同意,她特别同意:“放心吧,没事儿我就上大伯家帮忙去。”
姜树顺势道:“嫂子,你得让大哥二哥他们帮我往山下挑东西,我自己可挑不动。”
从山上运下去的菜是他单独和姜竹合作的,他不答应之前的条件,姜竹就自己慢慢卖,摆明了就是要带上大伯一家。
梁玉兰哪有意见,毛玉珠也没意见,就姜树这懒蛋,他不说,姜胜、姜齐也得给他帮忙,否则他回家告状,姜四山得脱鞋揍那俩当哥哥的。
“行,你放心,到时候都给你帮忙。”
姜树琢磨着,到时候他还能找大堂哥和他好堂侄姜家俊一块儿干,一起分钱一起干,谁也别想跑。
第38章 换教材
每天要晒一堆菜和笋, 篾匠家竹席都不够用了。
姜竹顾不上下山卖货,每天除了晒菜就是编席。
姜松思考了几天, 还是想跟姜竹学手艺。
他们家人多,挖野菜、挖笋他哥哥姐姐能干,连他爷爷奶奶也能在低坡干点儿,他爹叫他好好学,野菜不见得能挖一辈子,但手艺能跟他一辈子。
每天学完字默写过, 姜松也不跟着别人往山上跑,天天跟在姜竹后面学编东西。
这会儿扇子他已经编得挺熟练了,尤其是不需要花纹的小扇子,他负责编, 沈青越画,糊扇子的活儿姜壮壮常来客串。
小胖子和姜松是他们小队里学习最快的, 一直都是第一批默写会的, 只不过姜松是学了不怎么忘, 小胖子是狗熊掰棒子, 学新的忘旧的, 沈青越搞个突袭听写前两天学的东西, 这孩子几乎次次考零蛋, 搞得沈青越相当没脾气, 他实在难以理解他爷爷为什么当老师也能上瘾。
他就不一样, 他只想抽棍子揍人。
好在还有几个能给他续口命的好学生, 姜家旺、姜松还有几个小孩儿, 学得都挺好的。
尤其是一个叫姜美月的小姑娘,次次听写几乎都是全对,据说她每天下山回家还会教几个不能来学字, 只能挖野菜的小姑娘。
沈青越渐渐懂了点儿为什么老师喜欢好学生。
上课时候,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听写时候,整齐还对的字儿,教起来都有成就感。
其他孩子,蒙对的瞬间,只要他点头,他们就跟刑满释放似的。
沈青越自己也想下课,想去玩,可总有那么一两个能从早上熬到中午也学不会的小笨蛋。
姜大望就是其中的老成员。
到了快中午,不剩几个人了,他就开始带头趴在板凳上抓耳挠腮。
有下山的大人瞧见了,调侃他:“你小子是不是不想干活儿故意赖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