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2)
冬家一年四季菜少得可怜,吃得最多的就是腌菜和豆酱,冬冬腌菜做得最好,这方面算是无师自通或者说天生有才。 他只需最简单的几样材料:盐、水、菜和米醋。头天腌的第二天就能吃,又脆又酸,非常下饭。 只是冬家的菜园荒废了几年,他有段时间没腌了,也不知手艺还在不在。 摘了一篮子青菜和几棵葱,先把青菜洗净晾起,又到橱柜下找了个空坛子,里头干干净净的,大小也很合用,拎到外头通通风。 把草絮翻了翻,环顾四周,无论是灶屋还是院里,东西都是规规整整摆放着,没有什么可收拾的,卧房也不急着去看,冬冬才端了杯水坐在桌边缓口气。 看着屋外日头照耀下敞亮的大院,心里异样平静。 莫非爬上了瓦山,先去熟悉的几个地方把竹子砍了个精光,也不管后人还有没有竹子用了,打成捆分批拖到泉眼边,削枝后劈成两半,仔细打通掉节子。 这些竹子用在地里的少,大部分都要留给水田那边。 水田离水源远,接水会麻烦许多......先把旱地接好吧,一步步来。 把一些不够粗的竹子斩断做桩,沿着计划好的路线一路打桩,桩子或贴着石块,或靠着树木,这样牢固些,等半边的竹筒搭上来,草绳也好绑牢。 到山脚下就不用桩子了,搬些平整的石头,按高矮排好,最后一块垫在地头。 砂石地肯定不能指望小水流自己能淌满整块地的,随它自己流肯定是离得远的干死,靠得近的涝死。 这需要在地头挖个大坑,让水先淌进坑里,人再从坑里打水出来灌溉,虽说仍要挑,可比从河里打水轻松太多了。 地头本就有个以前开荒留下的坑,那时挖出石头后底下没见着土,只有更大的石头,他还气愤很久,如今想来,福报在这里呢。 坑不足两丈长宽,也只有四尺来深,想灌满估计费上一天多。 莫非砍了几根细木头搭在坑面上,再铺一层草垫,省得风吹日晒把这来之不易的水带走了。 打完木桩垫好石头,才开始引水,先把泉眼下边的石缝略微敲开些,裁了竹节推进去,水淌进竹筒流到半空滴下,再顺着架好的桩子接竹筒。 一根竹筒通了水就接另一根竹筒,顺着地势从高往低处接,很快就到了地头。 片刻后,筷子粗的水流慢慢淌进坑里,莫非无声地嘶吼起来,双手捏拳在空中用力挥舞! 此时此刻,他真想回去把冬冬抱起,冬冬就是他莫非的大福星啊! 那天水潭捞个大鳖,他就这么想过,今儿冬冬又出了个这么好的主意,不是福星是什么? 这块地离水源实在是近,做完这一切才花了不到两个时辰。 水到了地头,剩下的就是田了。 想引到水田还是有些麻烦,路远不说,地势的高低差不足以架“桥”,只能用另一种更笨更麻烦的办法——在地上挖沟,沟里垫竹筒用以过水。 从地头大坑到水田埂里,中间到处有许多山石土丘,小沟势必是弯弯曲曲的。这样的沟,容易断开或是被泥沙堵塞,过个两天就得修整一番,可比起从河里挑水,不是快活数百倍数千倍么? 莫非先把片好的竹筒按他想好的路线差不多摆着,再沿着竹筒来挖这百来丈的沟。 从地头通向田边的这段沟可把他挖够呛,等到竹筒全部垫好,天也不早了。 要不是惦记着家里的冬冬,莫非恨不得晚间听着水声睡在地头了。 金乌西坠,他兴冲冲往回赶,盘算着屋后山上也有泉眼,地角拌泥的那个大坑用来蓄水再好不过了。 等山脚的田地弄好,屋后照葫芦画瓢也引水入坑,再攒够土,那荒废的屋基地就好种东西了,菜园浇地和人吃家用,哪样不是轻轻松松? 甚至还可以在坑里垫上石板用来泡澡……越想越多,越想越深,莫非打开院门,嘴还是咧着的。 冬冬在家已经包了褥子,裁出两床床单,重新铺了床,把两人的袜子也各缝了一双,手艺不是很好,凑合用是够的。 此时他正坐在灶前就着火光缝布袋子,灶边热着菜,锅里烧着热水,听见院门响赶紧出来。 日暮中,莫非脸上的笑还没散,见到冬冬立在灶屋门口浅笑盈盈对自己说“你回来了”,他的笑意更深了些。 冬冬不好意思上前,山风拂过,冷得打了个摆子才回过神来,轻咳一声又说:“烧了热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