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121节(2/3)
是不少。]
[少年当自强:天人这乡下,同城里也不差了,真希望咱们丰朝以后也能越来越好。]
[四方书坊收题人:收天幕二次试题,带昵称的来,已记录题目不再收录,先到先得,自强兄,卖题吗?]
[收题人别打岔,当自强你想得挺美,人家天人国家一股劲儿往上冲,周小郎那般年纪的孩子,都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咱们丰朝有啥啊?尸位素餐的大臣,拖后腿的陛下?]
[您还没找到喜欢的昵称吗?]
[知道你说的是谁,但我不是他。]
[啊?不是?]
[竟然不是,这看着也太像了。]
[那位这两天都没怎么出现过,可能有什么事吧。]
[有可能,过年事多,那位一看出身就不差,大家族逢年节,只会更忙。]
[赛诸葛:四方书坊考虑收录天人的诸多技巧吗?譬如那急救法,出书成册。]
[四方书坊收题人:诸葛先生我记录一下您的需求,还有,您卖题吗?]
不管是宁远市还是薛皎老家,硬要分南北的话,都应该算南方,两个地方都没有用火炕的习惯,要不是电视里还有书本里见得多,薛皎现实生活中是见不到这种东西的。
冯飒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她妹妹强得多,三言两语解释清楚了。
原来像薛皎家这样,带表姐一家回来过年的不算什么。
徐家儿媳妇是东北那边的,独生女,不能回家陪父母过年,一寻思,得,那就把父母带上吧。
因此今年老徐家的亲家也来了村里,但这里温度虽然不如东北低,该冷还是冷,湿冷湿冷的。
薛皎这些“南方土著”习惯了还好,人家东北来的大爷大妈说,感觉衣裳都潮呼呼的,咋都不舒服。
晚上睡觉尤其睡不惯,他们睡了几十年的土炕,床也不是不好,但很多时候习惯了的才是最好的。
原本老两口也没打算兴师动众,也就过年这几天,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在亲家屋里还整个土炕,大过年的闲不闲啊。
还真闲得慌,他们不想麻烦,架不住闲的没事的年轻人想折腾。
徐家的儿子还有他兄弟,以及村里玩得好的年轻人们一合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盘个土炕吧。
地方是有的,村里大部分人家盖新房,会把老房子给扒了,在原址上盖。
但也有没扒的,比如徐家,徐姓是村里大姓,祖上算是同一枝,互相帮扶着,早些年比其他家发展得好,房子也盖得早。
徐家的老房子,其实也不太老,十几年前盖的平房,因此几年前盖新房时,老房子没舍得扒,在旁边用了兄弟的宅基地,老房挨着新房,留下了,平日当个杂物房,放些东西,屋顶还能晒晒稻米什么的。
如今要修土炕,当然是修在老房子里头,想怎么改怎么改,方便。
这些是奶奶跟薛皎说的,她见孙女感兴趣,有什么说什么,徐家的八卦都能说一两个小时不带停。
薛珍在一旁补充:“妈妈,就是徐浩然要往厕所里扔鞭炮。”
薛皎:……
倒霉孩子,幸好有她大堂哥的前车之鉴在,被薛文彦给拦住了。
砌土炕薛皎是感兴趣的,这个应该比看杀猪有意思,果然,村里活动就是多,而且新鲜,城里根本看不到。
自我反思了一番,觉得没有浪费时间,卷子也写了不少,于是薛皎坦然地跟着姐姐去看南方人盘火炕。
到了徐家,门口和院子里又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果然,过年人多且闲,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看热闹的人。
这跟杀猪场又不一样,那边地方大,村里人都去了也站得下,这是别个家里,农村院子和房子再大,也塞不了这么多人。
因此大部分人都在外头,只有关系好的能进去看。
薛皎对徐家不熟,听她奶口音,
[少年当自强:天人这乡下,同城里也不差了,真希望咱们丰朝以后也能越来越好。]
[四方书坊收题人:收天幕二次试题,带昵称的来,已记录题目不再收录,先到先得,自强兄,卖题吗?]
[收题人别打岔,当自强你想得挺美,人家天人国家一股劲儿往上冲,周小郎那般年纪的孩子,都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咱们丰朝有啥啊?尸位素餐的大臣,拖后腿的陛下?]
[您还没找到喜欢的昵称吗?]
[知道你说的是谁,但我不是他。]
[啊?不是?]
[竟然不是,这看着也太像了。]
[那位这两天都没怎么出现过,可能有什么事吧。]
[有可能,过年事多,那位一看出身就不差,大家族逢年节,只会更忙。]
[赛诸葛:四方书坊考虑收录天人的诸多技巧吗?譬如那急救法,出书成册。]
[四方书坊收题人:诸葛先生我记录一下您的需求,还有,您卖题吗?]
不管是宁远市还是薛皎老家,硬要分南北的话,都应该算南方,两个地方都没有用火炕的习惯,要不是电视里还有书本里见得多,薛皎现实生活中是见不到这种东西的。
冯飒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她妹妹强得多,三言两语解释清楚了。
原来像薛皎家这样,带表姐一家回来过年的不算什么。
徐家儿媳妇是东北那边的,独生女,不能回家陪父母过年,一寻思,得,那就把父母带上吧。
因此今年老徐家的亲家也来了村里,但这里温度虽然不如东北低,该冷还是冷,湿冷湿冷的。
薛皎这些“南方土著”习惯了还好,人家东北来的大爷大妈说,感觉衣裳都潮呼呼的,咋都不舒服。
晚上睡觉尤其睡不惯,他们睡了几十年的土炕,床也不是不好,但很多时候习惯了的才是最好的。
原本老两口也没打算兴师动众,也就过年这几天,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在亲家屋里还整个土炕,大过年的闲不闲啊。
还真闲得慌,他们不想麻烦,架不住闲的没事的年轻人想折腾。
徐家的儿子还有他兄弟,以及村里玩得好的年轻人们一合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盘个土炕吧。
地方是有的,村里大部分人家盖新房,会把老房子给扒了,在原址上盖。
但也有没扒的,比如徐家,徐姓是村里大姓,祖上算是同一枝,互相帮扶着,早些年比其他家发展得好,房子也盖得早。
徐家的老房子,其实也不太老,十几年前盖的平房,因此几年前盖新房时,老房子没舍得扒,在旁边用了兄弟的宅基地,老房挨着新房,留下了,平日当个杂物房,放些东西,屋顶还能晒晒稻米什么的。
如今要修土炕,当然是修在老房子里头,想怎么改怎么改,方便。
这些是奶奶跟薛皎说的,她见孙女感兴趣,有什么说什么,徐家的八卦都能说一两个小时不带停。
薛珍在一旁补充:“妈妈,就是徐浩然要往厕所里扔鞭炮。”
薛皎:……
倒霉孩子,幸好有她大堂哥的前车之鉴在,被薛文彦给拦住了。
砌土炕薛皎是感兴趣的,这个应该比看杀猪有意思,果然,村里活动就是多,而且新鲜,城里根本看不到。
自我反思了一番,觉得没有浪费时间,卷子也写了不少,于是薛皎坦然地跟着姐姐去看南方人盘火炕。
到了徐家,门口和院子里又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果然,过年人多且闲,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看热闹的人。
这跟杀猪场又不一样,那边地方大,村里人都去了也站得下,这是别个家里,农村院子和房子再大,也塞不了这么多人。
因此大部分人都在外头,只有关系好的能进去看。
薛皎对徐家不熟,听她奶口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