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得轻巧,可惯用手被废会给生活带来多大的不便,用左手从头开始练刀,期间又经历了多少艰辛不易。全然没有被提及。

      屈慈定定望着她的侧脸。

      好像不是涉及她师傅的事情,崔迎之永远能淡然地迎风逆浪而行。

      -

      暮霭沉沉,残月伴着洛水随波起伏,一叶孤舟拂过,更显凄清。

      这个点再回去开火实在太晚,崔迎之决定拉着屈慈下馆子。

      下洛城中并没有宵禁,只是此时不少食肆酒楼都打了烊,一连走了几家都碰壁。

      屈慈起初不以为然,还想着回去下碗挂面垫肚。偏偏崔迎之并不死心,待她拉着人直奔城东方向时,屈慈终于生出了几分不妙。不妙感在踏入人声不息灯火辉煌的烟柳巷时攀升至了顶峰。

      没等屈慈作出反应,二人便被不知哪间花楼前迎客的妙龄女郎们推搡着进了门。

      崔迎之似乎很是熟悉这里,上楼时还与几个楼内的女郎们寒暄了两句。待行至厢房,点完菜,闲人皆散,只余下他们二人,屈慈终于没忍住:“你好像很熟悉这儿?”

      崔迎之浑然不觉地点头;“我师傅跟这儿的老鸨是旧识。”

      她还年幼时,沈三秋带着她在下洛住过一阵子。

      那时沈三秋偶尔也会带她来花楼用膳听曲,与芸姨闲话家常。闲人的议论与另类的眼光总是如影随形,沈三秋并不在乎,小迎之则不然。

      间或会有人因为此事饱含恶意的质问小迎之:

      你阿娘总是去花楼,她是不是那儿的花娘?

      你娘收多少银两一夜?

      你以后是不是也要当花娘?

      ……

      年幼的小迎之尚且不会遮掩戾气,也隐匿不好情绪,总是当场一拳把发问的人打倒在地。次数多了,她也不可避免地埋怨沈三秋为什么要把她带到这样的地方来。

      沈三秋并不会因她的不解而不耐,更不会责骂她惹是生非。

      她仿佛总是有着耗不尽的耐心与无尽的怜悯。

      像庙宇中高坐佛台的菩萨。

      她会对自愿随她学拳脚功夫的花楼娘子们倾囊相授,会主动埋葬冬日路边偶遇的冻死骨,会力所能及为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一臂之力。

      她教会她什么是身如浮萍命不由己,什么是人心惟危人世沧桑。

      什么是残忍,什么又是慈悲。

      更多的时候,沈三秋来此处蹭了茶水糕点,便会充当一日花楼的打手,而她则在簇拥之下被迫试各种新式的精巧发髻。一待沈三秋收了工,领着她和她那花里胡哨的发髻走到街上,往往会收获邻里们成片的毫不吝啬的善意夸赞。到那时沈三秋就会姿态谦逊,语意骄傲地回:“我们家三娘长得漂亮,扎什么发髻都好看。”仿佛她折腾这么一日,便只是为了等说出这句话的那么一刻。

      往事如过眼云烟,在有心人眼里却永不消散。

      因着沈三秋的干系,以及幼时情分,崔迎之刚回下洛那会儿,受了芸姨不少照顾,小楼那间香铺也是多亏芸姨帮忙才开起来的。

      不然她连开铺子要走多少手续需要什么文书都不知道。

      过往追忆尽散,崔迎之回过神,误解了屈慈这副几番欲言又止的作态,不由向他投以怀疑的目光。

      “你不会没来过花楼吧?”

      花楼与茶馆同属三教九流汇集之地,总是聚集了许多江湖散客。她过往见过的同行们办完差事要么去酒楼买醉,要么就是来花楼消磨春光,又或是二者兼具。

      干着这见不得人的行当,谁也说不准哪一日便会仇家上门,人头落地。

      于他们这类人而言,及时行乐才是寻常。

      崔迎之也不是例外。

      从前杀完人,情绪平复不下来,她也总喜欢找地方消磨精力,虽说不至于在花楼喝得酩酊大醉夜宿香闺,但偶尔也会去听曲谈心——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