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2)
老人看不清路,步履迟缓。 宋疏忍不住开口:“阿婆好像经常在小卖部坐到很晚。” 老太太哒哒拄着拐杖,沙哑的嗓音嗯了一声:“在家没什么事,出来和人聊聊天,路上车来车往的,有意思。” “你每次回来我都能看见呢。”她呵呵笑道。 “可是现在太晚了。” 宋疏凝眉,轻声劝说:“路上又黑人也少,不安全,以后早点回家吧。” 阿婆闻言,拄着拐杖的手微微收紧,脸上笑眯眯地望着脚下的路,什么也没说。 哒、哒、哒。 拐杖敲击在柏油路边,清脆的撞击声响彻在黑夜,仿佛是用最孤寂的乐器弹奏出的乐章,敲在人心上。 房子里只有一个人,她太孤独了。 鹿角少年的话再次回荡在耳边,宋疏侧眸望着年迈的老人,她在努力用腐朽的关节走向孤独的家。 浓厚的酸涩感立刻涌上心头。 宋疏对那样的滋味,再了解不过了。 “阿婆。” 二人间静谧许久,快到家的时候,青年清澈的嗓音忽然想起。老太太停下脚步,转头看见青年溢满难过的眉眼,担忧问:“怎么啦,小不点儿?” 意识到自己没有藏好表情,已然来不及再掩饰了。宋疏喉结滚动一下,只好找个借口道:“我昨天自己做了一次饭。” 阿婆歪头:“嗯?” 青年抿唇,亮闪闪的眼睛里,难过越来越真情实感。 他沉重感叹:“太难吃了!” “那个炸鸡腿,时间短了不熟,时间长了又会糊掉,还有谁知道适量的盐到底是多少?” 听着他的抱怨,阿婆乐得直拍手。倒不是幸灾乐祸,只是这些话实在太熟悉了。 “小不点儿,你知道吗?几十年前你奶奶刚嫁过来的时候,不会做饭,也是这么跟我抱怨的。” 阿婆看着青年好看又气恼的脸,再次乐开花:“真是一模一样。” 听到奶奶年轻时的事情,宋疏一怔,这对他来说着实有些陌生。 “她……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阿婆竖起拇指:“你奶奶以前是我们文艺团唱歌最好听、长得最好看的人,嗓子亮得像只百灵鸟。” “这么厉害呐。” 宋疏敛目,脸上带着浅笑,踩着自己的影子往前走,耳边是阿婆对奶奶的回忆。 奶奶叫黄黎,来自很远的西北城市。 谁也不知道她为什么来到这里,只知道她漂亮、利落、坚韧,到文艺团不足一年就独挑大梁,像个明星一样让人趋之若鹜。 她也不符合农村对一个女人的传统要求。不温顺、不会做饭、十指不沾阳春水,大家都觉得这是哪家跑出来的大小姐。 每每被人调侃,她都笑着回应:“什么大小姐,我只是一个没家的乞丐。” 农村人结婚讲究门当户对,也讲究家庭圆满,但凡双亲不在、单亲长大,谈婚论嫁时都要被挑剔一番。 更不要说这么个来历不明、又在关系复杂的女人。 当年追求者众多,但爷爷是最坚定、最专情、最奋不顾身的那个,即使父母颇有微词,但仍然拗不过儿子。 镇上人都说宋章怀就赢在努力。 结婚以后但凡是奶奶不会的,爷爷都会包揽,不会就四处找人学,家里堆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书。 这其中当然就包括做饭。 后来串门的时候,奶奶和阿婆悄悄说心疼爷爷,请求她教自己做饭。 当年,可浪费了不少粮食。 听到这里,宋疏忍不住轻笑,在“浪费粮食”这点上自家男女老少,一脉相承地有天赋。 过去的故事在家门前暂时画上休止符。 鹿角门神依旧站在门口等了很久了,看见宋疏陪着阿婆回来,他眼眸一亮,期待地看向青年。 宋疏微微一笑,转头看向老人:“阿婆,我实在做不出来饭,镇上那几家店都吃腻了。” 他竖起三根手指保证:“食材我包,以后能不能经常来蹭饭呐?” 听到这话,阿婆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她连连点头:“当然好啊,天天来、顿顿来,阿婆都欢迎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