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4节(2/3)
msp;还开了最隆重的中门!
百官:……人比人气死人啊,那我们这群为避讳帝王至尊,走侧门进来的朝廷臣子算什么?
算衬托陛下你家王先生高贵的一环吗?
更令文武百官心梗的是,他们不但得眼睁睁看着皇帝开了中门迎王振,还得顺着皇帝的心意,起身拜见王振,给他行礼。
得皇帝亲诏,又见中门大开百官望风而拜,恼火的王振才算找回了这个面子,终于展颜而笑。
王振笑了,皇帝也就满意了。
*
故而,知道皇帝坐在窗后看着,王振毫无收敛之意,下颌反而抬得更高了:于谦这个侍郎,从前就很不识趣,又不给他行礼又不给他送礼,很落了他的面子。
今日,他是特意出来‘堵’于谦来着。
在陛下跟前,你敢不行礼?
若于谦依旧对自己不恭不敬,正好陛下都亲眼看着呢,都省了他转述告状了——
比如现在,看着肃立不动的于谦,王振心里的小人已经在控诉:陛下,你看他,你看他!
*
看着呢。
殿内,姜离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从史书上看到王振的作为是一回事,如今直接看到活蹦乱跳的王振站在外头,下巴抬得老高,等着眼前的于谦给他行礼的真实场景,又是另一种感受了。
姜离没有明英宗的‘真爱’滤镜,觉得王振这背影,真是越看越欠。
她将窗扇推的更开了一些。
第3章 郕王朱祁钰
这是一个明媚高张的春日,紫ⓨⓗ禁城内的重重琉瓦飞檐,摇荡晴晖,春光宛要醉人。
然而朱祁钰的心情却是风雨如晦。
眼前的王振,带着理所应当的倨傲,等着他这个亲王先开口ⓨⓗ问好。
朱祁钰抿了抿唇,心里很有些委屈——主要是这个问好,并不是一句随意的‘诶,王公公,今儿天不错啊’的寒暄客套。
这个问好,是得他这个亲王客气称呼王振一声“先生好。”
为什么要做到如此?
因为,皇帝本人对王振的称呼就是‘先生。’
先生,师也。
王振早早陪在幼童版朱祁镇身边,陪他长大进学,日夜不离守在身边,行管束劝学之事,故而在朱祁镇眼里,王振可不只是服侍他的宦官,那就是他的贴心好老师。
说起来,明朝皇帝、王爷都有自幼随侍的宦官,亲近的多以‘伴伴’‘大伴’呼之,显出主仆情深。
然而朱祁镇对王振的‘先生’二字,显然是上到另一种高度了。
皇帝都如此礼遇,也别怪朝臣们风行草偃地跟随。
上行下效原本就是世态常事。
许多官员甚至公侯宗亲,为了上体圣意,都会唤王振一声“翁父”!
更能豁出去不要脸的臣子,还会把自己的胡子也剃了,然后跑到王振跟前无中生爹讨好道:“父亲大人您都没有胡子,我这做儿子怎么敢留呢!”
丝缕旧事在朱祁钰的脑海中翻腾,如同日光下纷飞的尘埃,起伏不定。
其实,他今日想的多,那声‘先生’如鲠在喉,正是因为身侧落后半步站着的于侍郎——
朱祁钰本身是个温和性子,行事颇易受身边人的影响。
若此时他身边站着的,是那群积极认爹认爷爷的官员,围着王振大肆恭维吹捧,氛围到了,朱祁钰也能随着唤一声先生,把场面敷衍过去。
可此时他身旁的于侍郎,身着三品朝臣的朱绯官服,萧萧肃肃立在当地,没有一丝要给王振行礼的意思。
于谦站的坦然又坦荡——翻遍大明律,没有朝臣向宦官行礼的条例。
有这样一个人
百官:……人比人气死人啊,那我们这群为避讳帝王至尊,走侧门进来的朝廷臣子算什么?
算衬托陛下你家王先生高贵的一环吗?
更令文武百官心梗的是,他们不但得眼睁睁看着皇帝开了中门迎王振,还得顺着皇帝的心意,起身拜见王振,给他行礼。
得皇帝亲诏,又见中门大开百官望风而拜,恼火的王振才算找回了这个面子,终于展颜而笑。
王振笑了,皇帝也就满意了。
*
故而,知道皇帝坐在窗后看着,王振毫无收敛之意,下颌反而抬得更高了:于谦这个侍郎,从前就很不识趣,又不给他行礼又不给他送礼,很落了他的面子。
今日,他是特意出来‘堵’于谦来着。
在陛下跟前,你敢不行礼?
若于谦依旧对自己不恭不敬,正好陛下都亲眼看着呢,都省了他转述告状了——
比如现在,看着肃立不动的于谦,王振心里的小人已经在控诉:陛下,你看他,你看他!
*
看着呢。
殿内,姜离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从史书上看到王振的作为是一回事,如今直接看到活蹦乱跳的王振站在外头,下巴抬得老高,等着眼前的于谦给他行礼的真实场景,又是另一种感受了。
姜离没有明英宗的‘真爱’滤镜,觉得王振这背影,真是越看越欠。
她将窗扇推的更开了一些。
第3章 郕王朱祁钰
这是一个明媚高张的春日,紫ⓨⓗ禁城内的重重琉瓦飞檐,摇荡晴晖,春光宛要醉人。
然而朱祁钰的心情却是风雨如晦。
眼前的王振,带着理所应当的倨傲,等着他这个亲王先开口ⓨⓗ问好。
朱祁钰抿了抿唇,心里很有些委屈——主要是这个问好,并不是一句随意的‘诶,王公公,今儿天不错啊’的寒暄客套。
这个问好,是得他这个亲王客气称呼王振一声“先生好。”
为什么要做到如此?
因为,皇帝本人对王振的称呼就是‘先生。’
先生,师也。
王振早早陪在幼童版朱祁镇身边,陪他长大进学,日夜不离守在身边,行管束劝学之事,故而在朱祁镇眼里,王振可不只是服侍他的宦官,那就是他的贴心好老师。
说起来,明朝皇帝、王爷都有自幼随侍的宦官,亲近的多以‘伴伴’‘大伴’呼之,显出主仆情深。
然而朱祁镇对王振的‘先生’二字,显然是上到另一种高度了。
皇帝都如此礼遇,也别怪朝臣们风行草偃地跟随。
上行下效原本就是世态常事。
许多官员甚至公侯宗亲,为了上体圣意,都会唤王振一声“翁父”!
更能豁出去不要脸的臣子,还会把自己的胡子也剃了,然后跑到王振跟前无中生爹讨好道:“父亲大人您都没有胡子,我这做儿子怎么敢留呢!”
丝缕旧事在朱祁钰的脑海中翻腾,如同日光下纷飞的尘埃,起伏不定。
其实,他今日想的多,那声‘先生’如鲠在喉,正是因为身侧落后半步站着的于侍郎——
朱祁钰本身是个温和性子,行事颇易受身边人的影响。
若此时他身边站着的,是那群积极认爹认爷爷的官员,围着王振大肆恭维吹捧,氛围到了,朱祁钰也能随着唤一声先生,把场面敷衍过去。
可此时他身旁的于侍郎,身着三品朝臣的朱绯官服,萧萧肃肃立在当地,没有一丝要给王振行礼的意思。
于谦站的坦然又坦荡——翻遍大明律,没有朝臣向宦官行礼的条例。
有这样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