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鸾/清冷驸马竟是白切黑 第34节(2/3)
乍一听到这样的噩耗,整个人还是倒在了圈椅里,无力地靠在椅背上。
卫老尚书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当年最羡慕的就是陆兄底下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陆大小姐陆训茵知书达理,稳重贴心,嫁给了两情相悦的林六公子,可惜当年陆家事出,林家第一个和陆家两断。
训茵也是个烈性的孩子,终日卡在夫家的冷眼和父家的惨案中,一根白绫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死后收尸时,才被仵作诊断出已怀了两个月的身孕,一尸两命,在当时的上京也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林六郎以往那样潇洒爽朗的男子,因始终偏向妻子,被几个长辈锁在祠堂,折磨的形销骨立,最后亲自收殓了陆训茵的尸身,自戕倒在她的棺椁旁。
卫老尚书当时还在上京,未曾远行,得知此事后撑着病体去给陆训茵送葬。
哪知最后见到的却是一对有情的夫妻落得个这样的结局,不免呕出一口血,落下了心病。
陆家二小姐陆训盈与其姐正是天差地别的性格,生了个古灵精怪的混不吝脾气,心思玲珑,最擅察言观色。
陆家出事时,她才十六岁,正是枝头春花一般的年华。
待卫老尚书醒来后,自知已经无力回天,立马遣人前去护送陆家女眷北上流放,谁知探子跟了一路回来禀报陆家二小姐已经暴病而亡。
卫老尚书混迹官场多年,自然不相信那样玲珑剔透的孩子会这样惨烈,冥冥之中留了个心思,继续派人打听。
果然,宣宁侯府那边有了动静。
卫老尚书这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陆祭酒发妻早逝,并未续娶,膝下唯有一子两女。
长子死在火场,尸身焦黑,不堪入目;长女自杀殉节;唯有次女在谢侯的运作下,护了下来。
但哪怕是一点骨血,也是仅存的陆家人,卫老尚书佯装不知,还会加以照应,替宣宁侯扫尾,遮掩陆训盈的身世。
过了几年,卫老尚书重提陆家冤案,惹了江丞相不悦,彼时先帝需要兖州的一处煤矿充盈国库,无奈之下,只好顺着江相的话,将卫老贬至青州。
卫老尚书一双鹰隼般的眸子中闪过几滴泪光,再看谢洵时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这孩子像他外祖父,像他舅舅,也像他的姨母和娘亲,哪怕在宣宁侯府长大,谢洵身上更瞩目的也始终是他淡然内敛的气度。
那是在油墨中熏陶出的书卷气。
早年,卫老考校陆训言课业时,也曾看到一股与其极为相似的神态,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血脉相连,只是谢洵要更淡些,像在刻意收敛锋芒。
“好孩子,这三年苦了你了。”卫老尚书心中是止不住的苦涩。
谢洵已经很久没听过这样的话,他僵硬的身子动了动,摇头苦笑道:“衡璋枉为人子,不敢言苦。”
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为了让母亲九泉之下可以安稳闭眼,他受些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卫老尚书掠过青年的身子,目光落在阖上的木门上,听他说完这些话,心里也有了两分猜测。
再看向立在一边的年轻郎君,一袭墨青色衣袍,肩宽背直,清冷端方,始终不发一言,倒也沉得住气。
老者半是欣慰,半是痛惜,道:“衡璋,倘若祖翁没猜测,你大费周章入了官场,又丝毫不惧与江相叫板,是为了当年那桩案子吧?”
虽是疑问,可卫老尚书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果然,谢洵微一颔首,轻嗯一声。
“咚,咚,咚”
贡院外传来三声浑厚笨重的敲钟响声,巳时正,九州贡生入院点名登记造册,春闱正式开始。
梅子青时,举子入京,鱼跃龙门。
&em
卫老尚书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当年最羡慕的就是陆兄底下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陆大小姐陆训茵知书达理,稳重贴心,嫁给了两情相悦的林六公子,可惜当年陆家事出,林家第一个和陆家两断。
训茵也是个烈性的孩子,终日卡在夫家的冷眼和父家的惨案中,一根白绫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死后收尸时,才被仵作诊断出已怀了两个月的身孕,一尸两命,在当时的上京也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林六郎以往那样潇洒爽朗的男子,因始终偏向妻子,被几个长辈锁在祠堂,折磨的形销骨立,最后亲自收殓了陆训茵的尸身,自戕倒在她的棺椁旁。
卫老尚书当时还在上京,未曾远行,得知此事后撑着病体去给陆训茵送葬。
哪知最后见到的却是一对有情的夫妻落得个这样的结局,不免呕出一口血,落下了心病。
陆家二小姐陆训盈与其姐正是天差地别的性格,生了个古灵精怪的混不吝脾气,心思玲珑,最擅察言观色。
陆家出事时,她才十六岁,正是枝头春花一般的年华。
待卫老尚书醒来后,自知已经无力回天,立马遣人前去护送陆家女眷北上流放,谁知探子跟了一路回来禀报陆家二小姐已经暴病而亡。
卫老尚书混迹官场多年,自然不相信那样玲珑剔透的孩子会这样惨烈,冥冥之中留了个心思,继续派人打听。
果然,宣宁侯府那边有了动静。
卫老尚书这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陆祭酒发妻早逝,并未续娶,膝下唯有一子两女。
长子死在火场,尸身焦黑,不堪入目;长女自杀殉节;唯有次女在谢侯的运作下,护了下来。
但哪怕是一点骨血,也是仅存的陆家人,卫老尚书佯装不知,还会加以照应,替宣宁侯扫尾,遮掩陆训盈的身世。
过了几年,卫老尚书重提陆家冤案,惹了江丞相不悦,彼时先帝需要兖州的一处煤矿充盈国库,无奈之下,只好顺着江相的话,将卫老贬至青州。
卫老尚书一双鹰隼般的眸子中闪过几滴泪光,再看谢洵时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这孩子像他外祖父,像他舅舅,也像他的姨母和娘亲,哪怕在宣宁侯府长大,谢洵身上更瞩目的也始终是他淡然内敛的气度。
那是在油墨中熏陶出的书卷气。
早年,卫老考校陆训言课业时,也曾看到一股与其极为相似的神态,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血脉相连,只是谢洵要更淡些,像在刻意收敛锋芒。
“好孩子,这三年苦了你了。”卫老尚书心中是止不住的苦涩。
谢洵已经很久没听过这样的话,他僵硬的身子动了动,摇头苦笑道:“衡璋枉为人子,不敢言苦。”
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为了让母亲九泉之下可以安稳闭眼,他受些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卫老尚书掠过青年的身子,目光落在阖上的木门上,听他说完这些话,心里也有了两分猜测。
再看向立在一边的年轻郎君,一袭墨青色衣袍,肩宽背直,清冷端方,始终不发一言,倒也沉得住气。
老者半是欣慰,半是痛惜,道:“衡璋,倘若祖翁没猜测,你大费周章入了官场,又丝毫不惧与江相叫板,是为了当年那桩案子吧?”
虽是疑问,可卫老尚书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果然,谢洵微一颔首,轻嗯一声。
“咚,咚,咚”
贡院外传来三声浑厚笨重的敲钟响声,巳时正,九州贡生入院点名登记造册,春闱正式开始。
梅子青时,举子入京,鱼跃龙门。
&e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