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136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是一番畅想后,朱元璋却是皱眉道:“乖孙儿,若是这驿站改制,售卖邮票的事情做的红火了,势必会挤占驿站于朝中原有的职责吧。到时候满驿站都是百姓商贾,若是遇到战事军报呈递,恐怕还是会出现混乱的。”

      朱允熥念头一转,当即不假思索道:“那边增加驿站的人手!”

      “增加驿站人手?”

      朱元璋当即皱起眉头:“如此,岂不是又平白增加了驿站的耗费。”

      第一百六十章 军转吏

      朱允熥听到此言,笑了笑。

      “爷爷,此次四叔北征得胜,朝中如何封赏的事情,您不是交给孙儿了吗?”

      朱元璋点点头。

      如今锦衣卫已经将那三百多名官员家产抄没,景川侯曹震等人的罚钱也都如数交上来。

      得了钱钞之后,他才定下要办封赏此次燕王北征获得的事情。

      朱允熥说道:“孙儿先前就在想,大军得胜,这是好事。可如何安置那些伤残将士,却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这一次,不只是朱元璋点头认同。连带着詹徽等人亦是点头赞同。

      朝中连连用兵,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伤残将士,已经不知凡凡。每年,朝廷都要出好大一笔耗费,用来豢养这些将士,以及他们家中的老幼。

      朱允熥则是接着说道:“孙儿以为,我大明将士们无论伤残,心中都是想着报效大明的。如此之下,何不如让他们还能为朝廷做事,朝廷也能多给他们一些实惠,好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这是真正触及到仁政的事情了。

      朱元璋当即目露期待,赶忙开口:“你快快说来,若是可以,爷爷就让你放手去办,万万不可寒了将士们的心。”

      朱允熥嗯了一声,点头道:“孙儿以为,朝中奉养银子,不少但也不多,大抵是够那些将士一家老小有口饭吃。”

      “如此之下,这一次驿站改制的好时机,朝廷何不如将那些将士们挑选出来,不能从事耕种的,奉养钱钞不足以养活一家的,都让他们到驿站里去做事。”

      “便是不能去送信,也可在驿站里做记录信件,收拾屋舍,清点看管库房的事情呢?”

      这是个好办法!

      朱元璋郑重的点头,表示了认可。

      朱允熥则继续道:“孙儿以为,朝中这一次驿站改制,平日里售卖邮票等物,只能在应天或地方州府大城之中进行。这些收益朝廷自然是要拿大头的,但也要分润一些贴补给驿站里的吏目们。”

      “如此,便是朝廷安置将士于驿站作为吏目,也不会短缺了钱钞支出来源。”

      “另外,朝中还可以依照各处驿站每月发送接收信件、接待百姓商贾住宿、存货的数量,另外再发放一些赏钱。这般下来,原本的吏目和那些由将士转变成驿站吏目的兄弟们,也能再多得一些钱钞养家。”

      军转吏。

      这是朱允熥刚刚突然想起来的事情。

      此时将这件事情拿出来,对于老爷子和詹徽等部堂尚书们而言,是解决驿站往后可能出现的人手短缺,以及朝廷如何更好的奉养伤残将士的法子。

      但对于朱允熥而言,却是往后深入改革朝堂制度和如何更妥善安置前线为大明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实验。

      相较于朝中官员数量而言,大明朝最多的却是那些并无官职,却还在官府衙门里做事的吏目。

      这些人往往都是地方大族子弟宿老,或是不曾能科考成功的老读书。

      正是以此,长久之后,地方上便很容易形成,明明有朝廷正印的州府明堂主官,但地方上的很多事情,往往都要经由那些衙门里的老吏目,及其身后氏族的支持,才能办成一件事情。

      久而久之,地方上也就形成了核心权力盘根错节,朝廷出现可笑的皇权不下乡的无奈局面。

      当真是皇帝不愿意让自己的权柄,直接出现在地方上的乡野之中吗?

      不知历朝历代的皇帝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