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26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棣不是朱允炆这种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的儒雅青年,朱棣是将军,是屠夫,是真正一刀一枪打天下的马上天子。

      朱棣想要更化变法,他就一定能更化变法!

      胡俨想起,当初为了在江南推行摊役入亩,朱棣任命成国公朱能为大军指挥,率领成阳侯张武、同安侯火里火真、靖安侯王忠等侯伯,步骑战兵并辅兵民夫近十万大军扫清江南,是何等的壮阔场面!

      枪戟如林、甲光曜日、旌旗蔽空.

      那可是他们这些内阁成员在神策门城楼上亲眼看到的,恐怕永生难忘!

      所以,胡俨对于朱棣能推行更化变法,并无疑虑。从内心来讲,胡俨同时也对如今大明官场上下的种种积弊也早有不满。

      但胡俨却无法容忍,更化变法的前提,是以冲击他最为珍视的儒家道统为前提的,所以胡俨才会出声劝阻。

      可胡俨同样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既然朱棣要大刀阔斧地更化变法,那就不可能越过“思维”这道坎,光进行制度上的小修小补。

      胡俨很清楚自己拼上全家全族性命的言语,恐怕只能阻更化变法一时,甚至连几天都阻不了。

      这便是个人在浩浩汤汤的历史变革洪流面前,力量是多么渺小了。

      此时胡俨的内心,却长吁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我已做到了我能做的一切。”

      接下来,就是众人沉默地等待。

      等待着代表着更化派的道衍,与代表着大明文官系统最高权力的六部尚书的到来。

      他们的等待,并没有持续多久。

      “父皇,几位尚书都已经来了,道衍大师还在路上,稍后才能到。”

      三皇子朱高燧迈进内阁值房,冲着朱棣低声说道。

      朱棣亦是深吸了一口气,他晓得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在思维领域,他并不擅长,还是要道衍这个姜星火最好的学生来与大臣们讨论。

      而且,朱棣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有所失态。

      作为君王,哪怕倾向于更化变法,也应当把自己置于一个较高的仲裁者位置。

      第239章 扶持【求月票!】

      大明帝国的核心决策层,几乎全挤在了不算宽敞的内阁值房里。

      外面忠义卫、金吾卫的甲士更是堆得密密麻麻,几乎以某种变态的防御等级来布置。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在防御谁,但皇帝的保护工作在金吾卫指挥使朱高燧和忠义卫指挥使童真的带领下,还是做到了最好。

      受到外面如林甲士的影响,内阁值房里的气氛,随着几位尚书的到来,也跟着愈发沉闷了起来。

      六部尚书里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茹瑺、礼部尚书李至刚,这几个熟人自不必赘述。

      工部尚书黄福,较少为世人所了解,但其人有封疆之能,堪称干臣。

      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黄福就是首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黄福在交趾建立驿站、卫所,编制户籍、设立学校,治理交趾十九年,秩序井井有条。

      刑部尚书郑赐,才能有限,属于那种想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但总是会因为目光短浅,而做出点啼笑皆非的事情来的人。

      而且郑赐特别喜欢揣测皇上所厌恶的人,然后以一部尚书之尊,亲自下场弹劾刷存在感。

      靖难之役的时候,凤阳守将孙岳毁掉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的寺,取用其中的木材,用来造战舰在淮河流域以抵御燕军,郑赐要弹劾人家。

      今年的时候,郑赐揣测朱棣不喜欢李景隆,也弹劾暗中蓄养亡命之徒,图谋不轨.李景隆当然也反手弹劾了郑赐。

      这便是说,李景隆当初那么痛快地答应朱棣的请求,进入诏狱听课,其中未尝没有被郑赐弹劾后心生畏惧,打算给朱棣办事换得一些信任的因素。

      只不过,李景隆没有想到的是,他进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