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465节(2/3)
么精力和我们纠缠了,而且,只要能够保证我们这条线上的人不落在他们手中就足够了。”
另一名身形瘦小的男子沉声说道:“可是如果他们真的将全部热气球击毁,导致任务失败的话,那么我们的损失就大了,毕竟,没有了暴公的帮助,很多的事情我们恐怕运作起来会很困难。”
“还有茅大芳。”
听到这话,几人点了点头。
“别忘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暴公这里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了,撤离吧,黑衣宰相的目光始终在盯着我们。”
——————
时间稍微倒回到决胜局刚开始的时候。
一刻钟前。
曹端被当面的姚广孝盯得很不自在。
上台后,姚广孝并没有急着使用守擂人的权力发起诘问,而是平静地打量着他。
这位传说中的“黑衣宰相”,三角眼中并无半点慈和,反而像是一头想要择人而噬的病虎看着猎物一般。
显然,曹端已经极大地激起了姚广孝的兴趣。
如果说刚才那位龙虎山大天师,曹端第一个回合还只是防御和试探,现在的心态则完全是打算一开始就全力以赴,以图击败对方。
曹端深吸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里毕竟是公共场合,不能太过失态,对方这种自觉或是不自觉所释放的压力,也是双方辩经交锋的一部分。
但很快,曹端就察觉到事情似乎并非想象中的简单。
姚广孝虽然一直盯着自己,可目光却并未聚焦。
他仿佛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背景,又仿佛是一件毫不重要的道具,仅仅只是为了观察他,研究他……
这令曹端更加紧张。
终于,姚广孝开口。
今日的第五场辩经的主题是“古今之辩”,姚广孝当然不会离题。
“变通者,趣时势者也。时有倾日,势有穷期,其势已穷而将变,变而通之,通而达之,时势翻覆,何啻反掌之易?”
意思是说,变通就是跟随时势,时间有倾尽的时候,形势也有穷颓的时候,形势不妙就改变,那么就会通达,有时候只要通达,本来穷颓的时势翻转过来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他嗓音依旧是那么低沉沙哑,带给人一股莫名其妙的威慑感。
曹端指节粗大的手,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膝盖上敲击了起来。
姚广孝的前半句源出《周易·系辞下》,后半句似乎是自己说的,明面上跟“古今之辩”这个议题似乎没关系,既没扯到古也没扯到今,但其实每个字都在说古今。
原因就在于,什么是古?什么又是今?
说白了,古今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古今之辩”的问题核心却并不在于古时好还是今时好,而在于要不要改变。
改变,才是“古今之辩”最核心的议题。
姚广孝第一回合的主动权,就用在了这上面,他认为改变好,那么曹端该如何辩驳?
曹端思考了良久,显然姚广孝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问题,但曹端还是要求自己尽量思虑周全再回答,直到沙漏马上走尽了,方才开口说道。
“吾不复梦见周公矣。”
台下的众人,马上意识到了这第五场决胜局与之前四场的截然不同。
没有了大段引用、移花接木、人身讽刺、以大明皇帝做挡箭牌等招数,双方的交锋极为克制和内敛,尽量都在用最少的字数,来表达最为深刻的内容。
就仿佛是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万丈冰山一般,稍不注意,就将会撞得粉身碎骨。
那么,曹端这句用来表态的答案,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当然不是意指进入梦乡的那个“周公”,而是历史上真正的周公。
孔子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因此孔子以
另一名身形瘦小的男子沉声说道:“可是如果他们真的将全部热气球击毁,导致任务失败的话,那么我们的损失就大了,毕竟,没有了暴公的帮助,很多的事情我们恐怕运作起来会很困难。”
“还有茅大芳。”
听到这话,几人点了点头。
“别忘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暴公这里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了,撤离吧,黑衣宰相的目光始终在盯着我们。”
——————
时间稍微倒回到决胜局刚开始的时候。
一刻钟前。
曹端被当面的姚广孝盯得很不自在。
上台后,姚广孝并没有急着使用守擂人的权力发起诘问,而是平静地打量着他。
这位传说中的“黑衣宰相”,三角眼中并无半点慈和,反而像是一头想要择人而噬的病虎看着猎物一般。
显然,曹端已经极大地激起了姚广孝的兴趣。
如果说刚才那位龙虎山大天师,曹端第一个回合还只是防御和试探,现在的心态则完全是打算一开始就全力以赴,以图击败对方。
曹端深吸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里毕竟是公共场合,不能太过失态,对方这种自觉或是不自觉所释放的压力,也是双方辩经交锋的一部分。
但很快,曹端就察觉到事情似乎并非想象中的简单。
姚广孝虽然一直盯着自己,可目光却并未聚焦。
他仿佛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背景,又仿佛是一件毫不重要的道具,仅仅只是为了观察他,研究他……
这令曹端更加紧张。
终于,姚广孝开口。
今日的第五场辩经的主题是“古今之辩”,姚广孝当然不会离题。
“变通者,趣时势者也。时有倾日,势有穷期,其势已穷而将变,变而通之,通而达之,时势翻覆,何啻反掌之易?”
意思是说,变通就是跟随时势,时间有倾尽的时候,形势也有穷颓的时候,形势不妙就改变,那么就会通达,有时候只要通达,本来穷颓的时势翻转过来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他嗓音依旧是那么低沉沙哑,带给人一股莫名其妙的威慑感。
曹端指节粗大的手,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膝盖上敲击了起来。
姚广孝的前半句源出《周易·系辞下》,后半句似乎是自己说的,明面上跟“古今之辩”这个议题似乎没关系,既没扯到古也没扯到今,但其实每个字都在说古今。
原因就在于,什么是古?什么又是今?
说白了,古今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古今之辩”的问题核心却并不在于古时好还是今时好,而在于要不要改变。
改变,才是“古今之辩”最核心的议题。
姚广孝第一回合的主动权,就用在了这上面,他认为改变好,那么曹端该如何辩驳?
曹端思考了良久,显然姚广孝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问题,但曹端还是要求自己尽量思虑周全再回答,直到沙漏马上走尽了,方才开口说道。
“吾不复梦见周公矣。”
台下的众人,马上意识到了这第五场决胜局与之前四场的截然不同。
没有了大段引用、移花接木、人身讽刺、以大明皇帝做挡箭牌等招数,双方的交锋极为克制和内敛,尽量都在用最少的字数,来表达最为深刻的内容。
就仿佛是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万丈冰山一般,稍不注意,就将会撞得粉身碎骨。
那么,曹端这句用来表态的答案,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当然不是意指进入梦乡的那个“周公”,而是历史上真正的周公。
孔子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因此孔子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