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499节(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前已经讲过,大臣们是读史的,“世界是个球体”这件事,在《元史》里记得明明白白,所以此时看到这个被黑布蒙着的圆球,虽然有人惊讶,但倒也没有谁直接来个地平说。

      可当黑布揭晓的时候,当这个世界的陆地、海洋的真实全貌出现在大臣们的眼前的时候,一种深深的震撼,还是从他们的心头升起。

      这里要说的是,有鉴于姜星火的种种超凡能力,大臣们虽然是第一次见地球仪,但却本能地选择了相信而非质疑或许这也是对姜星火的某种认可吧,固然庙堂理念可能不同,但在殿中的他们对于姜星火的人品和能力、见识还是没有怀疑的。

      “这……怎么会?!”刑部尚书郑赐忍不住失声道。

      “咣当。”

      忠诚伯、兵部尚书茹瑺手中的象笏(hu四声)掉在了地上。

      其他人纷纷将视线投向茹瑺,而后者则是稍显呆滞之色,显然还没从刚才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难道说,世界竟然真的是球体吗?竟然是这副模样?”

      “天圆地圆,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地如鸡子嘛,可其他陆地上的这些国家和地貌,却是稀奇。”

      是的,地貌。

      为了方便理解,姜星火还特意请兵仗局和兵器局的能工巧匠们,用黏土给做了山峰,用细沙固定住,做了沙漠,而海洋用蓝色漆刷上,平原用绿色漆刷上,可谓是非常直观。

      大明处于大陆的东部,这个一眼就判断出来的,而接下来的简单识图判断,其实也不难,毕竟在场的都是大人物,见多识广。

      “这些国家,倒是与蒙古西征留下的笔记所记载的,能够对应的上。”

      很快,亚欧大陆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基本被大臣们证实和接受了。

      蒙古人西征留下了相当充分的笔记资料,地图可能毕竟抽象,但某地距离某地多少里,某地又叫什么,地形特征如何,还是有详实资料的,或许每个大臣掌握的不同,但拼凑在一起,足以互相印证。

      蹇义问道:“国师所说,产量比占城稻还要高两个级别的高产农作物,究竟是什么?又在哪里?”

      “名为土豆、玉米、红薯。”

      是的,穿越者三件套终于正式地出场了。

      跟其他穿越者相比,姜星火既没能随身携带现代品种,也没能从番邦商人手中购买得到,至今都处于ppt阶段,可谓是穿越者之耻了。

      但是ppt这东西,只要你有信誉,只要别人信你,那大家自然可以为梦想而窒息。

      土豆、玉米、红薯三件套对于农业时代人口增长的效果,说其他乱七八糟的都没用,就说一组数字,在“我大清”完成彻底统一的时候,人口总数已经跌到了四千万人,而短短一百年后,人口总数是多少?三个亿!

      一百年时间,人口总数几乎是每三十年翻一番,这就是土豆、玉米、红薯三件套的威力。

      你别管姜星火当时穿越的那一世过的惨不惨,你就是这东西高不高产吧?山里开的梯田,没多少水、土壤也不够肥沃,种出来的都比现在永乐时代的平原熟耕地里种植的传统农作物产量高。

      “这三件农作物所在之地,便是这片大陆。”

      姜星火转动地球仪,手指向了美洲大陆。

      看着茫茫大洋,大臣们不仅有些惊叹。

      “竟是如此之远?”

      “放心,只要朝廷支持,十年内,大明的远洋船队,一定能把这三件东西带回来。”

      这不是吹牛,哥伦布那几艘破船都能做到的事情,对于大明来说,只要改良出适合远洋的船只和风帆,并且用姜星火给的定位方法,步步为营,先熟悉大明-西亚的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然后在非洲和中东建立几个据点,最后绕过好望角,横跨大西洋进入南美洲,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为什么不选从日本往北再走白令海峡方向进入北美洲,原因也很简单,跟大明的贸易方向不顺路,而且沿途缺乏补给点。

      当姜星火把三件套的强适应性、亩产量,以及能供养的人数告诉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