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674节(2/4)
人欲”。
所以,理欲之辩和理气之辩虽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从本源上来讲,是有密切关联的。
既然“理”是拿来平替“太虚”的,那么谈论到底是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肯定不能单就“理”上面来论,否则的话,理学家们拥有的论据是近乎无穷多的,而且论点非常详实。
而姜星火的思路,反方的众人也都猜了出来。
姜星火要追根溯源,从“气本论”的根源上来找破绽,继而攻破程颐和朱熹那套不是很牢固的理气二元论。
果然,姜星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命中要害。
“世上有气,焉有太虚?气者,可称物质,亦可称原子,而无论是何等称呼,都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是一定有这个东西的.可所谓‘太虚’,谁能证明?”
这一步,是绝对不能退的。
“理”是理学家们用来平替“太虚”的,现在的程朱理学,很少提“太虚”这茬,但你不能不承认,因为如果你不承认“太虚”的存在,那么从这里平替的“理”,就直接遭到了动摇。
杨士奇不肯退缩,这时候扬声应道:“渺渺虚空,寸寸空气,皆是太虚!”
孔希路看着杨士奇,如果他的脑袋上能冒个对话泡泡,上面肯定只有三个字——“傻小子”。
“果真吗?”
姜星火似笑非笑。
随后,姜星火拍了拍手,说道:“呈显微镜上来。”
显微镜,自第一代手工研磨的水晶显微镜开始,始终处于姜星火的严密控制之下。
第一代显微镜,只给了太医院使戴思恭研究细菌、孔希路研究细胞与微生物,除了这两处,没有任何其他流传。
而第二代手工研磨的玻璃显微镜,则是只给孔希路提供了样品试用。
今日呈上来的,就是放大倍数和清晰度都远超第一代水晶产品的第二代玻璃显微镜。
“孔公,伱觉得我这显微镜如何?”
姜星火把玻璃显微镜摆在桌案上,让孔希路仔细端量。
这姿态,活脱脱就是《西游记》里显摆宝物的妖怪。
但让众人惊异的是,孔希路竟然以极为庄重、虔诚的姿态,拿起来认真端详。
实际上,除了曹端、高逊志等人知道以外,其他人还真就不知道孔希路最近在研究什么.
孔希路最近一次公开发布消息,还是在《明报》上对经史、古文今文谱系的事情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微生物“体物之道”的事情,则鲜少有人知道。
主要是因为,孔希路自己也在进行理论攻关,很多东西还没研究清楚,没搞明白的东西,以孔希路的性格,肯定是不可能拿出来的。
等到孔希路觉得能拿出来了,那一定是他要用这个东西,彻底奠定他的历史地位。
“这是做什么?”
显微镜先给了孔希路,随后给众人挨个呈上。
“自然是眼见为实。”
显微镜上的玻璃虽小,却十分的透彻,而且在阳光的反射下还带着淡蓝色的光晕,就好像天然的宝石一般。
杨士奇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看着,心情渐渐变化,目露惊异之色。
“难道.”杨士奇忽然想起宫里的一个传闻。
姜星火有神妙法术,从大蒜中提取精华,救了成国公朱能一命,而这个法术维持的时间很短,所有的大蒜精华,只能保存极短的时间,为此,太医院的人正在进行研究。
这个版本的流言,当然是无知宫女、宦官们私下流传的,但听在杨士奇的耳朵里,却有些其他意味。
不多时,一个玻璃显微镜,跟一个小方桌,被同时摆在了杨士奇的桌前。
杨士奇拿起玻璃显微镜,仔细端详了片刻后,心中不禁暗叹:“好精妙的玩意。”
这块玻璃显微镜的外观,跟第一代显微镜其实相差无几,只是颜色
所以,理欲之辩和理气之辩虽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从本源上来讲,是有密切关联的。
既然“理”是拿来平替“太虚”的,那么谈论到底是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肯定不能单就“理”上面来论,否则的话,理学家们拥有的论据是近乎无穷多的,而且论点非常详实。
而姜星火的思路,反方的众人也都猜了出来。
姜星火要追根溯源,从“气本论”的根源上来找破绽,继而攻破程颐和朱熹那套不是很牢固的理气二元论。
果然,姜星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命中要害。
“世上有气,焉有太虚?气者,可称物质,亦可称原子,而无论是何等称呼,都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是一定有这个东西的.可所谓‘太虚’,谁能证明?”
这一步,是绝对不能退的。
“理”是理学家们用来平替“太虚”的,现在的程朱理学,很少提“太虚”这茬,但你不能不承认,因为如果你不承认“太虚”的存在,那么从这里平替的“理”,就直接遭到了动摇。
杨士奇不肯退缩,这时候扬声应道:“渺渺虚空,寸寸空气,皆是太虚!”
孔希路看着杨士奇,如果他的脑袋上能冒个对话泡泡,上面肯定只有三个字——“傻小子”。
“果真吗?”
姜星火似笑非笑。
随后,姜星火拍了拍手,说道:“呈显微镜上来。”
显微镜,自第一代手工研磨的水晶显微镜开始,始终处于姜星火的严密控制之下。
第一代显微镜,只给了太医院使戴思恭研究细菌、孔希路研究细胞与微生物,除了这两处,没有任何其他流传。
而第二代手工研磨的玻璃显微镜,则是只给孔希路提供了样品试用。
今日呈上来的,就是放大倍数和清晰度都远超第一代水晶产品的第二代玻璃显微镜。
“孔公,伱觉得我这显微镜如何?”
姜星火把玻璃显微镜摆在桌案上,让孔希路仔细端量。
这姿态,活脱脱就是《西游记》里显摆宝物的妖怪。
但让众人惊异的是,孔希路竟然以极为庄重、虔诚的姿态,拿起来认真端详。
实际上,除了曹端、高逊志等人知道以外,其他人还真就不知道孔希路最近在研究什么.
孔希路最近一次公开发布消息,还是在《明报》上对经史、古文今文谱系的事情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微生物“体物之道”的事情,则鲜少有人知道。
主要是因为,孔希路自己也在进行理论攻关,很多东西还没研究清楚,没搞明白的东西,以孔希路的性格,肯定是不可能拿出来的。
等到孔希路觉得能拿出来了,那一定是他要用这个东西,彻底奠定他的历史地位。
“这是做什么?”
显微镜先给了孔希路,随后给众人挨个呈上。
“自然是眼见为实。”
显微镜上的玻璃虽小,却十分的透彻,而且在阳光的反射下还带着淡蓝色的光晕,就好像天然的宝石一般。
杨士奇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看着,心情渐渐变化,目露惊异之色。
“难道.”杨士奇忽然想起宫里的一个传闻。
姜星火有神妙法术,从大蒜中提取精华,救了成国公朱能一命,而这个法术维持的时间很短,所有的大蒜精华,只能保存极短的时间,为此,太医院的人正在进行研究。
这个版本的流言,当然是无知宫女、宦官们私下流传的,但听在杨士奇的耳朵里,却有些其他意味。
不多时,一个玻璃显微镜,跟一个小方桌,被同时摆在了杨士奇的桌前。
杨士奇拿起玻璃显微镜,仔细端详了片刻后,心中不禁暗叹:“好精妙的玩意。”
这块玻璃显微镜的外观,跟第一代显微镜其实相差无几,只是颜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