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374节(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有过多解释,刘承祐转而关心起四名皇子:“你们年纪还小,若是站累了,到旁边歇息一会儿吧!”

      “君父在上,儿岂有叫累的道理!”刘煦应道。

      “我要陪爹爹一起等!”刘旸说。

      有两个哥哥表态在前,刘晞与刘昉没有作话,仍旧安安静静地等着。

      事实上,从收到燕王南来的消息,到传令文武齐聚等候,一直到燕王一行,抵至关城,前后也不过半个时辰。

      当千员燕骑南来,刘承祐不假思索,直接带着人下关,城门大开,直至吊桥前等待。

      而赵匡赞这边,一行护卫着空荡荡的銮驾而来。在白沟驿遇到安守忠,从其口中得知来意与天子的宠幸,他终究力辞不就,没有乘坐銮驾,而是十分恭敬地似卫护天子一般,保护着銮驾而来,并且加快了速度。

      然而,及至关前,见到这番郑重而浩大的迎候场面,心头的复杂情绪更重了。

      赵思绾在旁,也是意外不已,感慨着:“看来天子还是知礼的,又是銮驾,又是亲候,对大王,诚意深厚啊!”

      没有搭理赵思绾,隔着半里地的距离,赵匡赞手一挥:“全部下马!”

      燕骑的素质当真是很高的,闻令而动,令行禁止,整整齐齐地落马。

      “赵思绾陪我前去面君,其他人原地候命,不得靠近!”赵匡赞吩咐着。

      “大王,就我们两人?”赵思绾稍露迟疑。

      “就我们两人!”语气不容置疑,在他身上瞄了一眼,又道:“把你的佩剑、武器,全部留下!”

      “是!”

      很快,赵匡赞先整理了一番甲容,而后与赵思绾,一前一后,直趋御前。待到靠近关前,隔着数丈远,赵匡赞三跪九叩,以示恭服:“臣赵匡赞,参拜陛下!”

      从赵匡赞进入视野开始,刘承祐便一直注意着他的表现,结果还是让他很满意的,几步上前,亲自搀扶,语气温和地不得了:“燕王快快起身,不必多礼!”

      扶起他,刘承祐笑容满面,尽是感慨:“当初永清一别,至今已近七载,多年未见,朕对燕王,甚是想念啊!”

      面对汉帝那一脸温和的笑容,赵匡赞双目之中尽是感动:“臣德行浅薄,怎敢劳陛下如此信重,亲自迎候,万不敢当。还请陛下回銮!”

      “燕王当得起,朕来都来了,以你我君臣之间的情谊,何必在意些许俗礼!”刘承祐哈哈一笑,一手紧紧抓着他手腕,往力牵,嘴里道:“燕王一路劳顿,朕已命人在关内备好酒宴,今我大汉北边将帅齐聚,可谓一场盛会。走,我们进城,喝酒聊天……”

      “谢陛下!”

      汉帝的盛情,实在让赵匡赞有些吃不消,只能亦步亦趋,不自在地跟着,同时和其他汉将,保持着善意的微笑……

      瓦桥关一行,赵匡赞注定要忐忑得度过。

      第90章 安全脱身

      初夏的阳光,不似春季的和煦,也不似盛夏的酷热,却有带给人一份闲适与慵懒,明亮的光芒丝丝缕缕洒落大地,照在道途间,仿佛能驱散萦绕在路上军旅身上的压抑。

      燕赵之旗轻扬,汉旗傍之,在瓦桥关待了足七日,同汉天子进行一番亲切的会面与交流后,燕王赵匡赞一行,终是得以顺利脱身,北返幽州。

      夹道有树木林荫,茂密而旺盛,后边是坚实的关城以及营壁,渐行渐远,对于心怀鬼胎的人而言,有种越远越轻松的感觉,就仿佛逃脱虎口一般。

      随着瓦桥关城渐渐消失在视野,被丘林坡岗而遮蔽,赵思绾彻底回过头,不作南顾,重重地松了口气。

      注意着赵思绾那一副放松的神情,赵匡赞说道:“赵将军是过于紧张了!”

      “大王,也只有远离瓦桥关,末将方能真正放下心来!”赵思绾露出了笑容:“实言以告,这几日,末将感觉我们如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注意到赵匡赞默然的表情,又补充了一句:“末将的生死不足惜,唯恐大王的安危,干系重大啊!”

      “这段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