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25节(3/5)
,又果断投效,靠着前前后后不遗余力的忠诚行为,终于摆脱了地位低下的“吏职”,成为朝廷正授的县尉。
在迁豪的政令下达后,也是积极配合上官,因为是当地人,对于境内情况十分了解,提供了不少有效情报。其后,又主动请命,接下这护送的苦差事。
这样的人,道德上基本可以不用对他抱有太大期待,但是不得不说,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干吏。而这县尉陈,也有其不凡之处,那便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明确的目标。
在得知负责护送的长官是县尉陈后,袁振是主动交好,付以重礼,希望能够得到庇护。
县尉陈是照单全收,同时也表现出一副“一视同仁”的态度,几番表示,此番差事,只求顺利抵达庆州,希望这些“贤达”们不要给他惹麻烦,不要让他为难,那么一切就相安无事。
因此,当出现逃户的时候,他也直接暴露出自己残暴的一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是需要陪着些小心的,至少,不能得罪他。
当袁振主动找上时,县尉陈首先露出的是不悦的神情。
第35章 杨村
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大汉的城镇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各类市镇,更是喷涌而出,自乾祐五年开始,十余年间,大汉所辖诸道州新置市镇已达二百三十七处,基本按照每年新增二十处的速度增长,极大地丰富并满足了村镇之间农林渔牧产品的流通与交易。
哪怕是相对僻远的关内、西北地区也一样,同样以邠州为例,在诸县之间,择环境优良、交通便利处,新设了三座市镇。
不过,在当下之大汉,百姓最基本的聚落形式,仍以乡村为主,毕竟农牧渔猎还是黔首们最主要的生存方式。邠州的地形地貌以土塬、丘陵、沟壑为主,依靠着山水林塬,只要无灾无害无战乱,辖下的百姓的生计,纵然谈不上富足,也能衣食无忧。
杨村是州城新平与县城定平之间的一处村落,处泾水东塬之上,不缺耕地,西临泾水,距离官道也不远,交通便利,因而算是数十里村落之间相对富足的村落了,人口也最多,足有四十五户。
名字叫杨村,然而,村里有姓马的,姓白的,姓姜的,就是没有姓杨的。这不是座偏远的村落,但同样祥和平静,村民基本靠着种地生存。
冬季的村落,各处同样透着萧条,不过村落内升起的炊烟,以及不时响起的鸡犬人声,还是体现着生活的气息。村前的大杨树下,却有一道有趣的风景,十几名少年不避风寒,聚在一块儿嬉戏,呼喝不断,玩的是打仗的游戏。
年纪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小的明显不过十岁,但一干人明显乐在其中,手里还拿着一些木制的刀剑与棍棒。在他们这个年纪,基本都该帮衬家里的活计了,要么下地耕作,要么上山放牧,也就在农闲时,方有空暇嬉戏玩闹。
因为天气的缘故,也没法漫山遍野地跑,精力无处释放的少年们,也就学起了长辈们,进行乡兵操练,当然,毫无章法,更喜欢的还是根据那些听到的战争故事,模仿娱乐。剽悍的民风,是从小体现的。
领头的少年,看起来很有威信,扮演的也是“将军”,像模像样地指挥着他的“麾下”,一会儿冲锋山坡,一会儿据守土道,一会儿围攻杨树,场面十分热闹。
少年身体看起来不够强壮,面色就如土壤一般黄,但是给人一种精悍的感觉。他名字叫作白羊,因为出生的时候,家里的羊也产下羊羔,故而名之。
和村里半数以上的人家一样,白羊一家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杨村人,而是在大汉建立之后,移居邠州,被官府分配在此。白羊家是个十口之家,除父母之外,祖父母仍然健在,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嫂子,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十多年下来,白家也在邠州彻底扎下根了,与村领家的关系也相处融洽,同时因为劳力充足,生活也日趋良好,更没人敢随意欺侮,在与外村外人有冲突时,白家也是出人出力。
祖父当过支前民夫,替汉军转运粮草,修筑防御,搬运尸体。白父也曾入伍,替朝廷打过仗,在凤翔抵御蜀军入侵的战事中斩杀过两名蜀卒,后来因伤还乡,还得到了官府一笔不算丰厚,但足以改善生活的钱粮赏赐。
家里足有五十亩地,在这土塬上已然不少了,另外还有几亩果林,还养有猪羊牲畜。近来,家里已在张罗着,给快满十七的二哥娶亲
在迁豪的政令下达后,也是积极配合上官,因为是当地人,对于境内情况十分了解,提供了不少有效情报。其后,又主动请命,接下这护送的苦差事。
这样的人,道德上基本可以不用对他抱有太大期待,但是不得不说,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干吏。而这县尉陈,也有其不凡之处,那便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明确的目标。
在得知负责护送的长官是县尉陈后,袁振是主动交好,付以重礼,希望能够得到庇护。
县尉陈是照单全收,同时也表现出一副“一视同仁”的态度,几番表示,此番差事,只求顺利抵达庆州,希望这些“贤达”们不要给他惹麻烦,不要让他为难,那么一切就相安无事。
因此,当出现逃户的时候,他也直接暴露出自己残暴的一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是需要陪着些小心的,至少,不能得罪他。
当袁振主动找上时,县尉陈首先露出的是不悦的神情。
第35章 杨村
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大汉的城镇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各类市镇,更是喷涌而出,自乾祐五年开始,十余年间,大汉所辖诸道州新置市镇已达二百三十七处,基本按照每年新增二十处的速度增长,极大地丰富并满足了村镇之间农林渔牧产品的流通与交易。
哪怕是相对僻远的关内、西北地区也一样,同样以邠州为例,在诸县之间,择环境优良、交通便利处,新设了三座市镇。
不过,在当下之大汉,百姓最基本的聚落形式,仍以乡村为主,毕竟农牧渔猎还是黔首们最主要的生存方式。邠州的地形地貌以土塬、丘陵、沟壑为主,依靠着山水林塬,只要无灾无害无战乱,辖下的百姓的生计,纵然谈不上富足,也能衣食无忧。
杨村是州城新平与县城定平之间的一处村落,处泾水东塬之上,不缺耕地,西临泾水,距离官道也不远,交通便利,因而算是数十里村落之间相对富足的村落了,人口也最多,足有四十五户。
名字叫杨村,然而,村里有姓马的,姓白的,姓姜的,就是没有姓杨的。这不是座偏远的村落,但同样祥和平静,村民基本靠着种地生存。
冬季的村落,各处同样透着萧条,不过村落内升起的炊烟,以及不时响起的鸡犬人声,还是体现着生活的气息。村前的大杨树下,却有一道有趣的风景,十几名少年不避风寒,聚在一块儿嬉戏,呼喝不断,玩的是打仗的游戏。
年纪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小的明显不过十岁,但一干人明显乐在其中,手里还拿着一些木制的刀剑与棍棒。在他们这个年纪,基本都该帮衬家里的活计了,要么下地耕作,要么上山放牧,也就在农闲时,方有空暇嬉戏玩闹。
因为天气的缘故,也没法漫山遍野地跑,精力无处释放的少年们,也就学起了长辈们,进行乡兵操练,当然,毫无章法,更喜欢的还是根据那些听到的战争故事,模仿娱乐。剽悍的民风,是从小体现的。
领头的少年,看起来很有威信,扮演的也是“将军”,像模像样地指挥着他的“麾下”,一会儿冲锋山坡,一会儿据守土道,一会儿围攻杨树,场面十分热闹。
少年身体看起来不够强壮,面色就如土壤一般黄,但是给人一种精悍的感觉。他名字叫作白羊,因为出生的时候,家里的羊也产下羊羔,故而名之。
和村里半数以上的人家一样,白羊一家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杨村人,而是在大汉建立之后,移居邠州,被官府分配在此。白羊家是个十口之家,除父母之外,祖父母仍然健在,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嫂子,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十多年下来,白家也在邠州彻底扎下根了,与村领家的关系也相处融洽,同时因为劳力充足,生活也日趋良好,更没人敢随意欺侮,在与外村外人有冲突时,白家也是出人出力。
祖父当过支前民夫,替汉军转运粮草,修筑防御,搬运尸体。白父也曾入伍,替朝廷打过仗,在凤翔抵御蜀军入侵的战事中斩杀过两名蜀卒,后来因伤还乡,还得到了官府一笔不算丰厚,但足以改善生活的钱粮赏赐。
家里足有五十亩地,在这土塬上已然不少了,另外还有几亩果林,还养有猪羊牲畜。近来,家里已在张罗着,给快满十七的二哥娶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