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47节(3/4)
免不了的,完事之后,刘皇帝是大喘了几口气,面上却是一副痛快的表情。
小符玉面绯红,看起来还是很满足的,细腻的面颊贴在刘皇帝胸膛上。呼吸逐渐平息下来,轻声问道:“官家今日怎么想起来我这里了?”
“我来看看你们母子,怎么,不开心?”刘承祐问道。
“是太开心了!”小符这么回答,微仰起来脑袋,泛着秋波的双眸,定定地看着刘承祐。
被这动人的目光注视着,加上诱人的躯体本在怀中,有些少见的,刘皇帝再度鸡冻了……
难得地放纵了一波后,在困倦袭来后,小符柔柔地道:“听闻官家明岁打算出巡察?”
“嗯!”刘皇帝打算离京巡视道州的想法也已传开了,并不是什么秘密,闻之,直接回道:“好些年没出去走走看了,统一的帝国,究竟是什么模样,也该亲眼看看。”
“官家出巡之时,能否得幸侍奉在侧?”小符问道。
闻之,微愣。说起来,从小符入宫开始,也十好几年了,但这么多年,不管是出征还是出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陪驾。
因此,当小符提出请求时,刘皇帝很是痛快地答应:“我同意了,也带你出去散散心!”
“多谢官家……”
第84章 夏州降
“朕一贯提倡的勤政亲民,结果下面的官员们,就是这般勤政,如此亲民?嗯?”
冬季已然降临,气温有所下降,但尚不算寒冷。不过,崇政殿内,面对愠怒的刘皇帝,在场的几名大臣都觉得凉飕飕的,一个个都微低着头,气氛显得紧张。
刘皇帝生气的原因,是收到了一些风闻,关于地方上的一些为政风气。根据调查,有为数不少的州县官员,有事没事,喜欢到下边视察。州官下县镇,县官下乡村。
这本没什么好指谪的,这是视察调研,也是听从皇帝的督教,响应勤政亲民,了解下情,听取民意。然而,问题也就由此产生。
上官莅临视察指导,下官总要有所表示吧,迎奉接待,乃至庆祝仪式,甚至再度出现供奉的情况。早年,藩镇节度尚存的时候,其中一大弊病就是,所属州县官员,搜刮盘剥,以迎奉贡献,后来被刘皇帝明令禁绝,风气才有所扭转。
而更严重的问题,是那些频繁下乡的行为,名义上是体察民情,亲近百姓,却有不少官员,理直气壮地享受着各村、各庄的招待奉献。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当这种行为成为常态后,带给普通乡村百姓的负担就大了。比如安阳知县,三天两头往治下各乡镇村跑,亲民作秀,一次一地,且每到一地,也就吃吃喝喝,至多收一些土产贡献,日子可是滋润……
当得知这种情况的时候,刘皇帝心中这个气啊,在治国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也见得多了。但是,让他感到震怒的,往往是这些,曲解他诏意,违背他初衷的行为。
刘皇帝实在是个多疑的人,敏感的人。他会忍不住想,只是提倡“勤政亲民”,下边那些“聪明”的官员就能玩出这种花样,那朝廷的政策、制度的,官吏们是否真的落实遵从了?
大汉道州的治理情况,民生的真是面貌,究竟是怎么样的,他心中也不由打了个问号。哪怕他耳目众多,视听从未闭塞,消息来源也多样,但没有亲眼所见,多少有些不放心。
于是,出巡的意愿益加强烈了……
“陛下,这些情况,终究是少数,天下官员成千上万,自是良莠不齐,难免有少数败类,既然发现了此类问题,对症下药,加以整治惩戒即可。”殿中,李业开口了,国舅对此倒是看得开,显得很平静。
事实上,这种事情,他在地方为官时,也见过,尤其是在那些偏远穷困的地区,反而常见。只是,大部分人,不会像那些曝出来的那些蠢货那般,毫不顾忌吃相。
“国舅所言甚是!大部分官员,还是尽其职守的,陛下不可以少数人的不堪之举,而罪天下官员!”窦仪也站了出来,直言道。
闻之,刘皇帝不由看了这二人一眼,什么时候窦仪也会赞同李业的意见,这可是少见的情况。在朝堂上,最不给李国舅面子大臣,当属窦仪了,毕竟窦仪的臭脾气,是连刘皇帝都敢怼的。
小符玉面绯红,看起来还是很满足的,细腻的面颊贴在刘皇帝胸膛上。呼吸逐渐平息下来,轻声问道:“官家今日怎么想起来我这里了?”
“我来看看你们母子,怎么,不开心?”刘承祐问道。
“是太开心了!”小符这么回答,微仰起来脑袋,泛着秋波的双眸,定定地看着刘承祐。
被这动人的目光注视着,加上诱人的躯体本在怀中,有些少见的,刘皇帝再度鸡冻了……
难得地放纵了一波后,在困倦袭来后,小符柔柔地道:“听闻官家明岁打算出巡察?”
“嗯!”刘皇帝打算离京巡视道州的想法也已传开了,并不是什么秘密,闻之,直接回道:“好些年没出去走走看了,统一的帝国,究竟是什么模样,也该亲眼看看。”
“官家出巡之时,能否得幸侍奉在侧?”小符问道。
闻之,微愣。说起来,从小符入宫开始,也十好几年了,但这么多年,不管是出征还是出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陪驾。
因此,当小符提出请求时,刘皇帝很是痛快地答应:“我同意了,也带你出去散散心!”
“多谢官家……”
第84章 夏州降
“朕一贯提倡的勤政亲民,结果下面的官员们,就是这般勤政,如此亲民?嗯?”
冬季已然降临,气温有所下降,但尚不算寒冷。不过,崇政殿内,面对愠怒的刘皇帝,在场的几名大臣都觉得凉飕飕的,一个个都微低着头,气氛显得紧张。
刘皇帝生气的原因,是收到了一些风闻,关于地方上的一些为政风气。根据调查,有为数不少的州县官员,有事没事,喜欢到下边视察。州官下县镇,县官下乡村。
这本没什么好指谪的,这是视察调研,也是听从皇帝的督教,响应勤政亲民,了解下情,听取民意。然而,问题也就由此产生。
上官莅临视察指导,下官总要有所表示吧,迎奉接待,乃至庆祝仪式,甚至再度出现供奉的情况。早年,藩镇节度尚存的时候,其中一大弊病就是,所属州县官员,搜刮盘剥,以迎奉贡献,后来被刘皇帝明令禁绝,风气才有所扭转。
而更严重的问题,是那些频繁下乡的行为,名义上是体察民情,亲近百姓,却有不少官员,理直气壮地享受着各村、各庄的招待奉献。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当这种行为成为常态后,带给普通乡村百姓的负担就大了。比如安阳知县,三天两头往治下各乡镇村跑,亲民作秀,一次一地,且每到一地,也就吃吃喝喝,至多收一些土产贡献,日子可是滋润……
当得知这种情况的时候,刘皇帝心中这个气啊,在治国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也见得多了。但是,让他感到震怒的,往往是这些,曲解他诏意,违背他初衷的行为。
刘皇帝实在是个多疑的人,敏感的人。他会忍不住想,只是提倡“勤政亲民”,下边那些“聪明”的官员就能玩出这种花样,那朝廷的政策、制度的,官吏们是否真的落实遵从了?
大汉道州的治理情况,民生的真是面貌,究竟是怎么样的,他心中也不由打了个问号。哪怕他耳目众多,视听从未闭塞,消息来源也多样,但没有亲眼所见,多少有些不放心。
于是,出巡的意愿益加强烈了……
“陛下,这些情况,终究是少数,天下官员成千上万,自是良莠不齐,难免有少数败类,既然发现了此类问题,对症下药,加以整治惩戒即可。”殿中,李业开口了,国舅对此倒是看得开,显得很平静。
事实上,这种事情,他在地方为官时,也见过,尤其是在那些偏远穷困的地区,反而常见。只是,大部分人,不会像那些曝出来的那些蠢货那般,毫不顾忌吃相。
“国舅所言甚是!大部分官员,还是尽其职守的,陛下不可以少数人的不堪之举,而罪天下官员!”窦仪也站了出来,直言道。
闻之,刘皇帝不由看了这二人一眼,什么时候窦仪也会赞同李业的意见,这可是少见的情况。在朝堂上,最不给李国舅面子大臣,当属窦仪了,毕竟窦仪的臭脾气,是连刘皇帝都敢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