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65节(2/4)
大汉是略有不足的,毕竟,自北伐之后,大汉的军队已经快十年没有经历过大战血战了。
而后续的战争,不论是平南,还是河西、安南、流求,这些对大汉而言,太轻松了,而不算统一战争,都是小打小闹。
军队缺少铁血的浇灌,仅靠训练,是难以成大器的。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而言,是一种趋势。
现实的情况,大汉在综合实力上,仍旧对辽国具备绝对的优势,但是,如果抛除一些装备上的差距不谈,拉出一支军队,同西域的辽军硬碰硬地打,汉军也未必能胜。
到如今,刘皇帝一统天下,已然进入第六个年头,很多情况也都趋于成熟了,刘皇帝也开始按捺不住,将目光集中的北方,去解决契丹辽国这个大敌。
这是这一回,比起当年的北伐,战争显然也将更有难度,对付几乎占据整个漠北以及东北的辽国,各方面都需有所调整的。或许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甚至于不是三两年间就能出结果的。
因此,以刘皇帝一贯谨慎稳妥的作风,时刻准备着,却不会轻易动手。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辽国想做的,大汉就要阻止,就要设置障碍。西域,也就不出意外地进入刘皇帝视野。
这么多年,辽黑两国争锋,大汉也看足了戏。如今,他们想停下来,缓一缓,求和平,谋发展,刘皇帝怎能允许。
西域乱不乱,刘皇帝要是发话,作用自然是强大的。
“听说你家郎君也要成家了?”从军国大事中回过神来,刘皇帝突然改变话题,问李崇矩。
李崇矩答:“是,初定亲,准备今岁成婚!”
“哪家的小娘子啊?”刘皇帝又问。
李崇矩应道:“只是潞州一乡党小族,小门小户,难入陛下慧眼!”
闻之,刘皇帝笑了笑,考虑了一阵,说道:“成家立业,成亲之后,也当给你子安排个职事,为朝廷初出出力才是!”
李崇矩的儿子李继昌,算是勋贵子弟中,比较出彩的一个了,如今也才二十出头。对此,李崇矩立刻表示道:“多谢陛下赏拔之恩,只是,犬子年轻,不堪时务,还需多加学习历练,轻易委职,只恐误了公事!”
听其言,刘皇帝当即表示道:“又不是要授他高官重职,谁还不是从年轻浅薄时锻炼出来的,百里侯当不了,当个主簿、记室总可以吧……”
第121章 登乾元
甲士护从之间,御驾匀速前进,与洛阳城之间的距也越发接近,巍峨耸峙的洛阳城垣映入眼帘,也越发清晰起来。
站在銮驾上,刘皇帝朝后张望了一会儿,视野所限,目力有限,但刘皇帝也依稀能够感受到后方漫长随驾队伍的嘈杂。
沉吟了一会儿,刘皇帝召来喦脱,吩咐着:“去,把国舅唤来!”
西幸随驾队伍中,能被刘皇帝呼为国舅的只有一人,新晋宰臣不久的李业。而刘皇帝也给他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差事,同韩通一道,负责公卿百官以及那大量随众的管理安排。
西行队伍实在拉得太长,过了许久,李业方才策马而来,马上驰骋的身姿,潇洒敏捷。虽然是个文人,但李业的骑术是十分优秀的,并且李国舅尤爱骏马,当年在原州担任刺史时,他就搜罗了十匹雄健异常、千金难市的宝马,后来回朝述职,把其中最优良的六匹献给了刘皇帝。
而自还朝任职后,一些钻营逢迎之徒,想要走李业门路时,也多以良马、宝鞍探路。在主管刑部的这些年中,李国舅打击了不少贪腐违法,然而若说他本人有多清廉,也是得另说的。
对于李业的一些偏好以及人情往来,刘皇帝心中实则也是清楚的,但从没有计较过。倒也不是纯为私情,而是李国舅办事,还是有一条底线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都有一干秤。
不得不说,在地方十多年的历练,在各方面李业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这也是刘皇帝会委他以要职重权最根本的原因,绝不单纯因太后的关系。
而进入开宝六年以来,随着拜相,可以说,李业也攀上了他事业的一座巅峰。
原本的政事堂诸公中,赵匡胤、李处耘主管军事,与他无所相侵。魏仁溥的地位无可动摇,李业有心无
而后续的战争,不论是平南,还是河西、安南、流求,这些对大汉而言,太轻松了,而不算统一战争,都是小打小闹。
军队缺少铁血的浇灌,仅靠训练,是难以成大器的。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而言,是一种趋势。
现实的情况,大汉在综合实力上,仍旧对辽国具备绝对的优势,但是,如果抛除一些装备上的差距不谈,拉出一支军队,同西域的辽军硬碰硬地打,汉军也未必能胜。
到如今,刘皇帝一统天下,已然进入第六个年头,很多情况也都趋于成熟了,刘皇帝也开始按捺不住,将目光集中的北方,去解决契丹辽国这个大敌。
这是这一回,比起当年的北伐,战争显然也将更有难度,对付几乎占据整个漠北以及东北的辽国,各方面都需有所调整的。或许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甚至于不是三两年间就能出结果的。
因此,以刘皇帝一贯谨慎稳妥的作风,时刻准备着,却不会轻易动手。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辽国想做的,大汉就要阻止,就要设置障碍。西域,也就不出意外地进入刘皇帝视野。
这么多年,辽黑两国争锋,大汉也看足了戏。如今,他们想停下来,缓一缓,求和平,谋发展,刘皇帝怎能允许。
西域乱不乱,刘皇帝要是发话,作用自然是强大的。
“听说你家郎君也要成家了?”从军国大事中回过神来,刘皇帝突然改变话题,问李崇矩。
李崇矩答:“是,初定亲,准备今岁成婚!”
“哪家的小娘子啊?”刘皇帝又问。
李崇矩应道:“只是潞州一乡党小族,小门小户,难入陛下慧眼!”
闻之,刘皇帝笑了笑,考虑了一阵,说道:“成家立业,成亲之后,也当给你子安排个职事,为朝廷初出出力才是!”
李崇矩的儿子李继昌,算是勋贵子弟中,比较出彩的一个了,如今也才二十出头。对此,李崇矩立刻表示道:“多谢陛下赏拔之恩,只是,犬子年轻,不堪时务,还需多加学习历练,轻易委职,只恐误了公事!”
听其言,刘皇帝当即表示道:“又不是要授他高官重职,谁还不是从年轻浅薄时锻炼出来的,百里侯当不了,当个主簿、记室总可以吧……”
第121章 登乾元
甲士护从之间,御驾匀速前进,与洛阳城之间的距也越发接近,巍峨耸峙的洛阳城垣映入眼帘,也越发清晰起来。
站在銮驾上,刘皇帝朝后张望了一会儿,视野所限,目力有限,但刘皇帝也依稀能够感受到后方漫长随驾队伍的嘈杂。
沉吟了一会儿,刘皇帝召来喦脱,吩咐着:“去,把国舅唤来!”
西幸随驾队伍中,能被刘皇帝呼为国舅的只有一人,新晋宰臣不久的李业。而刘皇帝也给他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差事,同韩通一道,负责公卿百官以及那大量随众的管理安排。
西行队伍实在拉得太长,过了许久,李业方才策马而来,马上驰骋的身姿,潇洒敏捷。虽然是个文人,但李业的骑术是十分优秀的,并且李国舅尤爱骏马,当年在原州担任刺史时,他就搜罗了十匹雄健异常、千金难市的宝马,后来回朝述职,把其中最优良的六匹献给了刘皇帝。
而自还朝任职后,一些钻营逢迎之徒,想要走李业门路时,也多以良马、宝鞍探路。在主管刑部的这些年中,李国舅打击了不少贪腐违法,然而若说他本人有多清廉,也是得另说的。
对于李业的一些偏好以及人情往来,刘皇帝心中实则也是清楚的,但从没有计较过。倒也不是纯为私情,而是李国舅办事,还是有一条底线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都有一干秤。
不得不说,在地方十多年的历练,在各方面李业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这也是刘皇帝会委他以要职重权最根本的原因,绝不单纯因太后的关系。
而进入开宝六年以来,随着拜相,可以说,李业也攀上了他事业的一座巅峰。
原本的政事堂诸公中,赵匡胤、李处耘主管军事,与他无所相侵。魏仁溥的地位无可动摇,李业有心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