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79节(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烙刻山河、城池、剑犁,由工部下属诸博士与宣慰司联合设计,宫中冶金能工巧匠费心打造。崇高的荣誉,配以当下最先进的技艺,所造出的精美勋章,份量也足了。

      而在赐予上,也体现了刘皇帝已然养成的风格,少而显重,拿一级金勋来说,包括乾祐二十四臣在内的大小公卿在内,只有十人得授,剩下的都得低一等,自一级银勋开始,呈金字塔状降下。在大理之战中,一些表现突出、作战勇猛的将士,最高得授也只是二级铜勋。

      说起来,得到这些荣誉的,还得是活着或者叫幸存下来的人,毕竟,有了生存的资本,才有追求享受荣誉的资格。这在刘皇帝对大汉的精神建设、性格塑造上,效果也更显著,毕竟是能为人所认知的。

      至于那些死难的忠魂,值得敬佩,值得怀念,但除了给家人子弟挣得几分抚恤之外,最好的归宿,也只是被招入开封的昭烈庙内,勒名碑上,每年接受一些香火祭拜。

      在帝国勋章之外,还有一种紫金勋章,龙凤纹饰,作用也不言而喻,这是以皇室为主体向对帝国或皇室做出突出贡献的臣子授予荣耀。

      在这方面,要求则更加严格,逼格更高。也从侧面证明,在大汉,皇权至上,至少在刘皇帝的时代,睥睨万物,凌驾于一切之上。

      ……

      对于大汉的官员们而言,最闲适的一月是正月,因为休沐假期最多且具备连续性,最忙碌的也是正月,假后就要投入琐碎、繁重的事务之中,以及处理那些搁置的杂务。

      当然,这也就是在国家稳定、政治清明的局面下,方才如此。在过去,哪怕是开宝初年,该劳碌就还是得劳碌。

      又是一年二月二,趁着好时节,刘皇帝带着一干人,在西京郊外,挥锄松土。做皇帝也进入第二十二个年头了,二十来年间,这躬耕农亩,以示重农的做法,也成为一种常态了。

      哪怕是出巡、出征在外,也会有谕旨到京,让留京的皇后、皇子、大臣代表他下地。到如今,刘皇帝仍旧保持着这个习惯,区别则在于,不像当年那般作秀,还专门找人来观看。

      得益于河水伊洛的滋润,西京周边的土地,还算是丰沃的。仲春之初,草木开始繁殖,刘皇帝所选之地,属于职田。

      周边已然有成片的麦田,长势看起来不错,不出意外,今岁夏季当会丰收,这样的情况,让刘皇帝心情也不由更好了,挥舞锄头都更有劲儿了。

      此次,刘皇帝算是轻装简从了,随驾的,除了太子刘旸、宰臣赵普之外,就是包括王全斌、潘美在内的一干新晋军功贵族了。

      锄头翻飞间,平西县公王彦升,一把子力气用得有些浪费,狠狠地把锄头踩入土里,吐了口唾沫,抱怨道:“这是欺负我不会耕地啊!”

      在其侧,他西征战友,新晋博望侯郭进不由笑道:“陛下都不辞辛苦亲耕,我等何来怨言?”

      王彦升朝着刘皇帝那边望了望,顿时道:“我可不敢抱怨,只是有牛有犁不用,非要让我们下苦力,这是何必?

      再者,用提剑拿刀、上阵杀敌的手,来摆弄这些锄具,岂不是牛刀杀鸡?”

      话是这么说,王彦升还是显得很高兴的,毕竟新得爵,虽然只是个县公,却也跨过了由侯到公的天堑,心情哪里能够差。

      郭进也一样,晋一等侯爵,还得了二级银勋,这毕竟是老刘家嫡系出身的,刘皇帝对他还是很看中的。

      显然,当年因为在甘肃的屠杀事件,而受到了一些责难与打压,但对他们的功绩,刘皇帝还是很认可的。授爵之后,仅有的少许的幽怨也都消散了。

      闻之,郭进说道:“陛下不是讲过吗?大汉的将士男儿,本就当一手执剑,一手握犁,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还能真让我等去种地不成!”王彦升嘀咕了句,说着,一双虎目之中闪过少许异色,凑近郭进,小声道:“郭兄,你说陛下让我们这些武臣陪着下地,是不是有让我们卸甲归田的意思?”

      听他这么说,郭进有些意外地看了看王彦升,什么时候这“王剑儿”也有这般心思了?对此,郭进那张仿佛带着点煞气的脸上,平静地很,说道:“北方大敌未除,又岂是马放南山之时?”

      “也是!论打胡人,王某也不弱他人,陛下定能用得着我!”王彦升自信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