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83节(3/4)
“有何事?”刘旸问。
“这是几份奏章,臣已作批复,还请殿下审阅,如有不妥之处,请做出批示!”赵普一一禀来:“这是南征将士,功劳犒赏疏议,已然可以着手发放。”
“财政司奏,关于西南道州,夏税蠲免之事,具体州县已然划定!”
“这是吏部上呈,去岁考功结果,关于州县一级官员,陟罚升贬名单。”
“另有十七名观政进士的任命。”
“……”
见赵普将一连串的事务奏来,刘旸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事情从来不断。他有些理解,刘皇帝头上的白发是怎么来的了,当年的刘皇帝,可是事事躬亲,没日没夜地熬的。
如今,他有政事堂诸公辅助,有时候都觉繁重。另外一方面,看赵普这平静从容的表现,心中也不得不佩服。
不管心中做何想,奏章还是得一份一份地看的,所幸,都有赵普做好的批复,这省了他大量的精力。
第160章 三个青年
开宝七年三月,赵国公刘昉大婚,结亲的对象,乃是东平王赵匡赞家的小娘子。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政治联姻,在这方面,刘昉也不得不听安排。
事实上,关于刘昉的婚事,刘皇帝还是多操了点心的。朝中的公卿贵族,也有不少主动将自家女儿推荐上来,不过大都被否了。
符皇后对此也有些上心,原本是有意从符家的亲戚中,择一品貌俱佳的良配。刘皇帝考虑过后,本来也是同意的,不过刘昉后来主动说,他看上了东平王家的次女赵鸢。
刘皇帝一考虑,觉得合适,于是果断将赵匡赞召入宫中,定下这门亲事。而之所以属意赵匡赞,道理也很简单,他在大汉军中已然没有什么根基了,当初的燕军,也在十多年的时间下来,被消化殆尽。
对刘昉,刘皇帝实则不想让他与军功贵族们牵扯过深,这未尝不是一种保护。而有意让他纳符家女,也是做类似想法。
而作为生母的折贤妃,对此似乎看得更淡了,她只要求个贤良媳妇,至于其他政治上的因素,不愿做过多考虑。
在刘昉大婚的同时,五皇子刘昀,也终于得以出宫开府,封齐公。看起来,这个三月是属于折贤妃的,西京之内,最瞩目的就是她生的这两子了。
刘昀是个聪明的崽,这点从小就能看出,就是性子过于跳脱,精力旺盛而又分散,兴趣广泛而无持之以恒者。虽然不像几个哥哥那样受到重视,但在放他出宫的同时,刘皇帝还是给他套了枷锁。比如限制俸钱的发放,找了个严师管教,定时考查课业……
相较之下,反倒是更年轻的魏王刘旻,更让刘皇帝放心了。刘皇帝也发现了,这个儿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同样喜好武事,并且小小年纪已然练出一身出色的骑射本领,刘皇帝也让他进入军中磨炼了。
看起来比刘昉还早,但是二者之间,刘皇帝投入的心力与感情也是悬殊的,对刘昉,刘皇帝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
说起来,这么多年来,在大汉宗室之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能够独立统领大军的帅才,这也是刘皇帝感到遗憾的地方,也是他对刘昉有所期待的原因。
“殿下!”
“何事?”刘旸正提笔书写着什么,闻声,抬头看了眼行礼的通事。
“杨延昭、李继隆、郭仪三人奉诏还都,今已抵京,请求觐见陛下!”通事答道。
闻之,刘旸大感兴趣,当即问道:“人在哪里?”
“待诏宫门!”
“派人,将他们带到垂拱殿,孤这便前往,亲自引他们面圣!”刘旸放下笔,直接吩咐道。
“是!”
这三人的出身,并不难猜测了,杨业、李处耘、郭威的儿子,并且都是二十岁左右,青年俊杰。
这些年,在大汉军界,中生代的将帅已然是中流砥柱,后进者也多受提拔,但对于下一代将领,刘皇帝同样在培养。而其中的主要人员,自然是从勋贵子弟中选拔的,良好的出身,也给了他们高起步,并且,成才率高,这是刘皇帝
“这是几份奏章,臣已作批复,还请殿下审阅,如有不妥之处,请做出批示!”赵普一一禀来:“这是南征将士,功劳犒赏疏议,已然可以着手发放。”
“财政司奏,关于西南道州,夏税蠲免之事,具体州县已然划定!”
“这是吏部上呈,去岁考功结果,关于州县一级官员,陟罚升贬名单。”
“另有十七名观政进士的任命。”
“……”
见赵普将一连串的事务奏来,刘旸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事情从来不断。他有些理解,刘皇帝头上的白发是怎么来的了,当年的刘皇帝,可是事事躬亲,没日没夜地熬的。
如今,他有政事堂诸公辅助,有时候都觉繁重。另外一方面,看赵普这平静从容的表现,心中也不得不佩服。
不管心中做何想,奏章还是得一份一份地看的,所幸,都有赵普做好的批复,这省了他大量的精力。
第160章 三个青年
开宝七年三月,赵国公刘昉大婚,结亲的对象,乃是东平王赵匡赞家的小娘子。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政治联姻,在这方面,刘昉也不得不听安排。
事实上,关于刘昉的婚事,刘皇帝还是多操了点心的。朝中的公卿贵族,也有不少主动将自家女儿推荐上来,不过大都被否了。
符皇后对此也有些上心,原本是有意从符家的亲戚中,择一品貌俱佳的良配。刘皇帝考虑过后,本来也是同意的,不过刘昉后来主动说,他看上了东平王家的次女赵鸢。
刘皇帝一考虑,觉得合适,于是果断将赵匡赞召入宫中,定下这门亲事。而之所以属意赵匡赞,道理也很简单,他在大汉军中已然没有什么根基了,当初的燕军,也在十多年的时间下来,被消化殆尽。
对刘昉,刘皇帝实则不想让他与军功贵族们牵扯过深,这未尝不是一种保护。而有意让他纳符家女,也是做类似想法。
而作为生母的折贤妃,对此似乎看得更淡了,她只要求个贤良媳妇,至于其他政治上的因素,不愿做过多考虑。
在刘昉大婚的同时,五皇子刘昀,也终于得以出宫开府,封齐公。看起来,这个三月是属于折贤妃的,西京之内,最瞩目的就是她生的这两子了。
刘昀是个聪明的崽,这点从小就能看出,就是性子过于跳脱,精力旺盛而又分散,兴趣广泛而无持之以恒者。虽然不像几个哥哥那样受到重视,但在放他出宫的同时,刘皇帝还是给他套了枷锁。比如限制俸钱的发放,找了个严师管教,定时考查课业……
相较之下,反倒是更年轻的魏王刘旻,更让刘皇帝放心了。刘皇帝也发现了,这个儿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同样喜好武事,并且小小年纪已然练出一身出色的骑射本领,刘皇帝也让他进入军中磨炼了。
看起来比刘昉还早,但是二者之间,刘皇帝投入的心力与感情也是悬殊的,对刘昉,刘皇帝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
说起来,这么多年来,在大汉宗室之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能够独立统领大军的帅才,这也是刘皇帝感到遗憾的地方,也是他对刘昉有所期待的原因。
“殿下!”
“何事?”刘旸正提笔书写着什么,闻声,抬头看了眼行礼的通事。
“杨延昭、李继隆、郭仪三人奉诏还都,今已抵京,请求觐见陛下!”通事答道。
闻之,刘旸大感兴趣,当即问道:“人在哪里?”
“待诏宫门!”
“派人,将他们带到垂拱殿,孤这便前往,亲自引他们面圣!”刘旸放下笔,直接吩咐道。
“是!”
这三人的出身,并不难猜测了,杨业、李处耘、郭威的儿子,并且都是二十岁左右,青年俊杰。
这些年,在大汉军界,中生代的将帅已然是中流砥柱,后进者也多受提拔,但对于下一代将领,刘皇帝同样在培养。而其中的主要人员,自然是从勋贵子弟中选拔的,良好的出身,也给了他们高起步,并且,成才率高,这是刘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