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59节(4/5)
过去,在不断的胜利滋养下,刘皇帝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过这些问题,但如今,不得不忧患于前了。
即便如此,接下来大汉的军事行动,却仍旧不会停止。像契丹辽国,难以化解血海深仇,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都没有放纵仇雠的可能,不将之覆灭,刘皇帝也难安。
至于西域,刘皇帝或许没有那么迫切的征服欲望,但时势所逼,私情之念,又不得不遣兵向西。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刘皇帝已没有多少继续对外扩张的想法了,大汉已然扩张过热了,却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就拿同黑汗国的敌对来说,便属于受迫之下的交锋,即便刘皇帝心中不那么希望战争了,却也没有谈和的道理,大汉岂能折节于区区黑汗,刘皇帝又岂是轻与言和之辈?
况且,即便与之议和了,双方罢战,划地自守,那是不是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呢?蓦然回首,大汉这辆战车,似乎真的难以停下,只能继续前进。但是,终点在何处呢?
作为舵手,刘皇帝并不认为自己在杞人忧天,也越发感觉到了风险。二十三年了,他打下了一个无比庞大强盛的帝国,功盖秦汉隋唐,本该安享盛世成果了,却发现,新的危机,新的挑战,已然摆在面前,就挡在大汉前进的道路中央。
这,无疑让刘皇帝备感沉重!
第324章 金山南麓
巍峨的金山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绵亘数千里,直下大漠。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淡淡的云层,云层之下,是闪烁着明光的雪山,雪山脚下,是森林草场,谷地苔原,湖泊遍布其间,河流奔腾而过。
春季已至,严寒消退,万物复苏,山麓之间,也明显多了几分生气,雪豹羚羊奔驰于山野,松鼠飞鸟觅食于丛林。
自古以来,依托着金山山脉,有大量的部族,在此采猎游牧,生存发展,曾经称雄塞北的突厥人,就是发迹于金山以东,最终从柔然手中接过霸主的旗帜,参与到同隋唐之间的东亚霸权争夺中。
数百年下来,几度兴亡,近几十年中,也是作为契丹辽国的属地,同时,一股新的草原势力,也在低调地发育壮大之中。这是几股由回鹘、达旦以及辖嘎斯后裔组成的部族,辽国内部,呼之为粘八葛部,也正史上乃蛮部的起源。
当然,他们还很弱小,不过,由于地处僻远,又依山傍水,有丰富的林场、牧场资源可供取用,发展虽然缓慢,却在不断壮大之中。
汉辽之间的争端,也没有将他们卷入,汉军轻骑远征,血战漠北,大乱之中,他们也是少数没有被波及到的部族,反而趁机招纳吞并了一些从东面逃避而来的残部,有了进一步扩充。
在金山东南麓,翼只河下游(额尔齐斯河),一片林荫密集的谷地之中,驻留着一支部族,放眼望去,足有上百顶大大小小的帐篷。
这是一支约两千人的族聚,从金山周边大大小小的诸多部落来看,规模不算小的。更重要的,这支部落比较特殊,全是青壮,而围绕着营地搭建的紧密而牢固的寨栅,更突出其特殊,在寨楼周边,以及营地中央,更有几面旗帜,迎风而立。
不论是玄旗,还是“刘”、“杨”、“王”字的军旗,都显得有些破旧,且尽然鲜血,但不论是血迹刀痕,都不掩其昂然气质。
这支迥异于当地部落的部族,显然就是漠北汉军了,残部。
去岁,在漠北乌孤山兵败于辽枢密耶律贤适之后,汉军西撤。
在辽军的穷追猛打之下,汉军大部离散,或许亡于辽军之手,或走失于茫茫草原,最终汉军于辽国镇州城汇合,收拢败卒,重整旗鼓。
然而,辽军追击甚急,还未站稳脚跟,耶律贤适统帅的漠北部族联军已然逼近。无奈,杨、王二人,不得不舍弃那些失散未归的将士,继续西撤,一直退到原阻卜王城,方得片刻喘息。
不过,在耶律贤适的统帅之下,辽军展开的追击,很是坚决,很快,追军又至。遭逢新败,敌强我弱,形势危急,在这种情况下,王彦升与杨业经过一番紧急的商讨,以求出路。
向南通过大漠返回大汉,这个选择直接放弃,在这种紧张的形势下,没有充足的准备,南归,面对辽军的截杀,即便闯过了,还要面对沙漠戈壁那恶劣的环境,这与取死无异。
至于流在漠北打游击,更
即便如此,接下来大汉的军事行动,却仍旧不会停止。像契丹辽国,难以化解血海深仇,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都没有放纵仇雠的可能,不将之覆灭,刘皇帝也难安。
至于西域,刘皇帝或许没有那么迫切的征服欲望,但时势所逼,私情之念,又不得不遣兵向西。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刘皇帝已没有多少继续对外扩张的想法了,大汉已然扩张过热了,却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就拿同黑汗国的敌对来说,便属于受迫之下的交锋,即便刘皇帝心中不那么希望战争了,却也没有谈和的道理,大汉岂能折节于区区黑汗,刘皇帝又岂是轻与言和之辈?
况且,即便与之议和了,双方罢战,划地自守,那是不是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呢?蓦然回首,大汉这辆战车,似乎真的难以停下,只能继续前进。但是,终点在何处呢?
作为舵手,刘皇帝并不认为自己在杞人忧天,也越发感觉到了风险。二十三年了,他打下了一个无比庞大强盛的帝国,功盖秦汉隋唐,本该安享盛世成果了,却发现,新的危机,新的挑战,已然摆在面前,就挡在大汉前进的道路中央。
这,无疑让刘皇帝备感沉重!
第324章 金山南麓
巍峨的金山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延展,绵亘数千里,直下大漠。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淡淡的云层,云层之下,是闪烁着明光的雪山,雪山脚下,是森林草场,谷地苔原,湖泊遍布其间,河流奔腾而过。
春季已至,严寒消退,万物复苏,山麓之间,也明显多了几分生气,雪豹羚羊奔驰于山野,松鼠飞鸟觅食于丛林。
自古以来,依托着金山山脉,有大量的部族,在此采猎游牧,生存发展,曾经称雄塞北的突厥人,就是发迹于金山以东,最终从柔然手中接过霸主的旗帜,参与到同隋唐之间的东亚霸权争夺中。
数百年下来,几度兴亡,近几十年中,也是作为契丹辽国的属地,同时,一股新的草原势力,也在低调地发育壮大之中。这是几股由回鹘、达旦以及辖嘎斯后裔组成的部族,辽国内部,呼之为粘八葛部,也正史上乃蛮部的起源。
当然,他们还很弱小,不过,由于地处僻远,又依山傍水,有丰富的林场、牧场资源可供取用,发展虽然缓慢,却在不断壮大之中。
汉辽之间的争端,也没有将他们卷入,汉军轻骑远征,血战漠北,大乱之中,他们也是少数没有被波及到的部族,反而趁机招纳吞并了一些从东面逃避而来的残部,有了进一步扩充。
在金山东南麓,翼只河下游(额尔齐斯河),一片林荫密集的谷地之中,驻留着一支部族,放眼望去,足有上百顶大大小小的帐篷。
这是一支约两千人的族聚,从金山周边大大小小的诸多部落来看,规模不算小的。更重要的,这支部落比较特殊,全是青壮,而围绕着营地搭建的紧密而牢固的寨栅,更突出其特殊,在寨楼周边,以及营地中央,更有几面旗帜,迎风而立。
不论是玄旗,还是“刘”、“杨”、“王”字的军旗,都显得有些破旧,且尽然鲜血,但不论是血迹刀痕,都不掩其昂然气质。
这支迥异于当地部落的部族,显然就是漠北汉军了,残部。
去岁,在漠北乌孤山兵败于辽枢密耶律贤适之后,汉军西撤。
在辽军的穷追猛打之下,汉军大部离散,或许亡于辽军之手,或走失于茫茫草原,最终汉军于辽国镇州城汇合,收拢败卒,重整旗鼓。
然而,辽军追击甚急,还未站稳脚跟,耶律贤适统帅的漠北部族联军已然逼近。无奈,杨、王二人,不得不舍弃那些失散未归的将士,继续西撤,一直退到原阻卜王城,方得片刻喘息。
不过,在耶律贤适的统帅之下,辽军展开的追击,很是坚决,很快,追军又至。遭逢新败,敌强我弱,形势危急,在这种情况下,王彦升与杨业经过一番紧急的商讨,以求出路。
向南通过大漠返回大汉,这个选择直接放弃,在这种紧张的形势下,没有充足的准备,南归,面对辽军的截杀,即便闯过了,还要面对沙漠戈壁那恶劣的环境,这与取死无异。
至于流在漠北打游击,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