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781节(3/4)
就再度绷紧了,只听刘皇帝继续道:“河西出了这样的大案,当地的文武,你怎么不提?王明这个河西主官,就首当其责,英明干练了一辈子,这是要晚节不保?对河西,朝廷也要查,朕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官员,什么样的官兵,能容忍得了贼匪如此肆意祸害地方!”
“陛下,西北匪患由来已久,王使君到任河西,不过两年,这……”见刘皇帝有拿王明开刀的意思,刘旸说了句中肯的话。
刘皇帝则稍显冷漠地说道:“那为何此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重大恶行,偏偏在他的任期内,在他的治下,出现了?是他给叛逆们胆量,还是,他根本无法治理好河西?”
王明,这也是刘皇帝时代一个颇有名气的能臣了,允文允武,处事干练,始终活跃在大汉权力上层,更早就不提了,但至少二十年来,每居一职,都是封疆大吏。
但就是这样的名臣,出了事,仍旧难免被责难。
第103章 强势、阴谋
“你也说了,河西匪患由来已久,但是,为何不想想,为何屡剿不止,屡杀不绝?”刘皇帝话犹不止,继续道:“不要同我说黄金丝路引人垂涎,也不要说黄沙万里、戈壁密布不易根除,固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要强调的是人,我们的官吏、官兵,他们在干什么,是否尽力了?
是不是承平久了,日子过得安逸了,不愿动弹,多生麻烦?倘若他们已然尽力,贼匪还能如此猖獗,那这河西的文武,也就不需要了;倘若是刻意放任,那就更加可恶!”
说着刘皇帝语气中已然带上了些杀气:“我过去听说过,马匪抢劫发财,官兵剿匪同样发财,匪患不绝,征剿不止,其所谓养寇自重,又能牟利,何乐不为?
我不得不怀疑,劫杀黑汗使团的,究竟是不是所谓的马匪!”
见刘皇帝的怀疑越来越偏激,越来越可怕,刘旸的心中都不由忐忑起来,不是因为畏惧,而是顾虑如此状态、如此猜忌的刘皇帝会做出一些不必要的决定。
没有顾及刘旸是什么想法,刘皇帝自顾自地继续道:“至于黑汗国,事情没查清楚前,忙着遣使做什么?向他们解释?给他们交代?自爆其短,显示大汉有多安定,显示河西的文武官员有多能干,连个使团都护不住?”
面对刘皇帝这番讽刺,刘旸保持着沉稳,低声回道:“话虽然如此,但使团毕竟是在我国境内遇害的,其不远千里,携礼而来,遭遇这样的噩运,即便本着大国气度,也该有所表示,至少,派人知会一声……”
“小小黑汗,西域边陲小国,不值一提!”刘皇帝明白刘旸的意思,但他心里就是有股怒愤难以发泄,因此,有些不讲道理地说道:
“你怕起什么争端?这事明摆着,黑汗那边要是明理,就不该怪罪大汉。若是黑汗不识时务,以此事冲突,那正好,一举灭了它,全复西域,彻底打通前往西方的商道。
刘旻不是觉得无用武之地吗?我想倘若如此,他会很高兴的……”
魏王刘旻,如今正在安西,开府高昌,坐镇西域。对于整个西北,刘皇帝一直都是很重视的,从来没有放松过,他的认识也很清楚,漠南漠北安东等边地,就是再乱,也难以对中国造成致命的威胁,但西北不一样,那一乱,是可能拖累整个帝国的。
于是,除了早年把赵王刘昉派去西北,后来又把魏王刘旻也安排到安西去了,这两个最熟知兵事的皇子亲王,都放在西北地区,也可见刘皇帝的重视。
刘皇帝这番蛮横的言辞中,充满了一种霸道思想,刘旸也有些无奈,这也是性格使然,他还是偏向于一种温和些的处事方式。
至少就河西之事来说,黑汗国看起来是受害的一方,委屈的一方,大汉这边聊表诚意,以维护两国友好,是最省便有利的事。而照刘皇帝那态度,那行事,难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但是,刘旸又不好再劝了,他也怕刘皇帝再给他一个“软弱”的评价……而事实上,刘旸真的软弱吗,或许平日里以温和示人,但在大是大非上,该强硬的刘旸从来就没退缩过,只是,他比较讲理罢了。
而刘皇帝,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耐心地同人讲道理了,到老了,他的思想认知,他的行事作风,突出一个粗暴、刚愎、骄横、自我。
刘皇帝没有注意到刘旸脸上稍稍露出的复杂表情,反而凝起了眉
“陛下,西北匪患由来已久,王使君到任河西,不过两年,这……”见刘皇帝有拿王明开刀的意思,刘旸说了句中肯的话。
刘皇帝则稍显冷漠地说道:“那为何此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重大恶行,偏偏在他的任期内,在他的治下,出现了?是他给叛逆们胆量,还是,他根本无法治理好河西?”
王明,这也是刘皇帝时代一个颇有名气的能臣了,允文允武,处事干练,始终活跃在大汉权力上层,更早就不提了,但至少二十年来,每居一职,都是封疆大吏。
但就是这样的名臣,出了事,仍旧难免被责难。
第103章 强势、阴谋
“你也说了,河西匪患由来已久,但是,为何不想想,为何屡剿不止,屡杀不绝?”刘皇帝话犹不止,继续道:“不要同我说黄金丝路引人垂涎,也不要说黄沙万里、戈壁密布不易根除,固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要强调的是人,我们的官吏、官兵,他们在干什么,是否尽力了?
是不是承平久了,日子过得安逸了,不愿动弹,多生麻烦?倘若他们已然尽力,贼匪还能如此猖獗,那这河西的文武,也就不需要了;倘若是刻意放任,那就更加可恶!”
说着刘皇帝语气中已然带上了些杀气:“我过去听说过,马匪抢劫发财,官兵剿匪同样发财,匪患不绝,征剿不止,其所谓养寇自重,又能牟利,何乐不为?
我不得不怀疑,劫杀黑汗使团的,究竟是不是所谓的马匪!”
见刘皇帝的怀疑越来越偏激,越来越可怕,刘旸的心中都不由忐忑起来,不是因为畏惧,而是顾虑如此状态、如此猜忌的刘皇帝会做出一些不必要的决定。
没有顾及刘旸是什么想法,刘皇帝自顾自地继续道:“至于黑汗国,事情没查清楚前,忙着遣使做什么?向他们解释?给他们交代?自爆其短,显示大汉有多安定,显示河西的文武官员有多能干,连个使团都护不住?”
面对刘皇帝这番讽刺,刘旸保持着沉稳,低声回道:“话虽然如此,但使团毕竟是在我国境内遇害的,其不远千里,携礼而来,遭遇这样的噩运,即便本着大国气度,也该有所表示,至少,派人知会一声……”
“小小黑汗,西域边陲小国,不值一提!”刘皇帝明白刘旸的意思,但他心里就是有股怒愤难以发泄,因此,有些不讲道理地说道:
“你怕起什么争端?这事明摆着,黑汗那边要是明理,就不该怪罪大汉。若是黑汗不识时务,以此事冲突,那正好,一举灭了它,全复西域,彻底打通前往西方的商道。
刘旻不是觉得无用武之地吗?我想倘若如此,他会很高兴的……”
魏王刘旻,如今正在安西,开府高昌,坐镇西域。对于整个西北,刘皇帝一直都是很重视的,从来没有放松过,他的认识也很清楚,漠南漠北安东等边地,就是再乱,也难以对中国造成致命的威胁,但西北不一样,那一乱,是可能拖累整个帝国的。
于是,除了早年把赵王刘昉派去西北,后来又把魏王刘旻也安排到安西去了,这两个最熟知兵事的皇子亲王,都放在西北地区,也可见刘皇帝的重视。
刘皇帝这番蛮横的言辞中,充满了一种霸道思想,刘旸也有些无奈,这也是性格使然,他还是偏向于一种温和些的处事方式。
至少就河西之事来说,黑汗国看起来是受害的一方,委屈的一方,大汉这边聊表诚意,以维护两国友好,是最省便有利的事。而照刘皇帝那态度,那行事,难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但是,刘旸又不好再劝了,他也怕刘皇帝再给他一个“软弱”的评价……而事实上,刘旸真的软弱吗,或许平日里以温和示人,但在大是大非上,该强硬的刘旸从来就没退缩过,只是,他比较讲理罢了。
而刘皇帝,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耐心地同人讲道理了,到老了,他的思想认知,他的行事作风,突出一个粗暴、刚愎、骄横、自我。
刘皇帝没有注意到刘旸脸上稍稍露出的复杂表情,反而凝起了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