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免费供应(1/2)
大雪封山之后,山里面的煤矿停止了生产,不过开采煤炭几个月来,晋阳及周边的一些县城都已经是屯积了不少的煤石,最起码可以保证过冬之用了。
对于煤石这种稀缺的物资,裴秀便建议曹亮把它销往洛阳,保证可以卖上一个大价钱。
因为这种煤石可比木炭好用了多了,热量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晚上在火炉之中加上一炉的炭,基本上到了第二天早晨都还没有燃尽,这么好用的煤石如果放到洛阳市场上,那绝对会成为紧俏的抢手货。
到洛阳去卖煤石,曹亮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由于煤矿的事故频频,煤石的产量并不能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曹亮优先考虑的,并不是这些煤石价值多少的问题,而是整个并州三四十万军民的越冬问题。
根据报上来的煤石储量,也就勉强可以保证并州各地的军民所用,没有多余的煤石可供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曹亮自然不会考虑把煤石销往洛阳,毕竟洛阳市场上就算没有煤石,洛阳的那些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照样也能过冬。
可并州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一大批的煤石,整个并州百姓的越冬将会成为了一个大难题,没有木柴,没有木炭,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冻毙于街头。
身为并州刺史,曹亮当然不可能坐视百姓的疾苦于不故,转而将这些煤石运到洛阳去闷声发大财。
在并州发放煤石,几乎是无代价的,只要是并州的百姓,每户人家都可以免费领到一千斤的煤石,尽管这一千斤的煤石数量不少,但对于一整个冬天都处于严寒之下的并州百姓来说,充其量也只能是保证够烧一两个月。
不过一个冬天,最冷的月份也就是在腊月和正月,曹亮只要能保证在这两个月内老百姓有煤石可烧,基本上就不会发生冻死人的现象。
至于免费供应的限额之外还有需求的,曹亮便会按照木炭价格的两倍进行限量的售卖。
普通的木炭平民百姓都无人问津,便何况是比木炭还要贵上一倍的煤石,所以有这个消费能力的,只能是并州的这些士家大族。
由于此番煤石的供应采用的是按户分配的方式,而那些士家大族动辄几百口人,却也只能是算做一户,很显然一千斤的煤石根本就不够烧,而市场上又鲜有木炭出售,所以他们也只能是去购买比木炭价格贵上两倍的煤石。
经过事先官府的推广,大部分的军民都已经掌握了煤石的使用方法,简单实用高效,自然是深受百姓的拥戴。
不过士家大族也没得选,毕竟没有以前的木炭可卖,他们也只能是去买曹亮出售的煤石,好在煤石的价格也不太贵,只是木炭的两倍,士家大族倒也承受的起。
但让他们郁闷的是,曹亮出售的这个煤石并不是敞开了卖的,也是限量售卖,一户人家最多可以购买多少,超出这个范围,那就对不起了,概不出售。
曹亮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首先要保证的,是整个并州的百姓,让他们在这个寒冬之中,不至于出现冻死饿死的现象。但如果有些士家仗着财大气粗,直接把这些煤石给垄断了,那么真正的需要它的百姓,却没机会用得上它,那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会出现许多的穷人冻死的情况。
做为并州的父母官,曹亮当然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尽可能保证治下的每一个老百姓安然越冬,这是曹亮的责任,虽然曹亮现在急需用钱,但并不能因此而枉顾生命。
既然曹亮选择了并州做为将来对抗司马家的根据地,那他就必须尽量地去保护这里的每一个人,民心向背是战争的关键,曹亮可不指望平时不烧香,临阵抱佛脚,让这里的百姓真正地来拥戴,就需要从点滴做起。
曹亮此举却让那些士家大族心里极不平衡,平时他们才是这里的主宰,扬武扬威惯了,他们玩剩下的,吃剩下的才可能会轮到那些平民百姓,但如今换了一任并州刺史,让那些泥腿子的地位陡然提升,竟然要和他们平等分配,这让一向有着优越感的士家大族们很难接受。
可是再难接受他们也不得不接受,通过接触,他们发现曹亮完全是那种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角色,对他们这些士家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不重用,不弃用。
这次的匈奴叛乱,对并州的势力分布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有些士家大族遭遇了灾难,几近灭族,有的则是重新崛起,
对于煤石这种稀缺的物资,裴秀便建议曹亮把它销往洛阳,保证可以卖上一个大价钱。
因为这种煤石可比木炭好用了多了,热量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晚上在火炉之中加上一炉的炭,基本上到了第二天早晨都还没有燃尽,这么好用的煤石如果放到洛阳市场上,那绝对会成为紧俏的抢手货。
到洛阳去卖煤石,曹亮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由于煤矿的事故频频,煤石的产量并不能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曹亮优先考虑的,并不是这些煤石价值多少的问题,而是整个并州三四十万军民的越冬问题。
根据报上来的煤石储量,也就勉强可以保证并州各地的军民所用,没有多余的煤石可供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曹亮自然不会考虑把煤石销往洛阳,毕竟洛阳市场上就算没有煤石,洛阳的那些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照样也能过冬。
可并州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一大批的煤石,整个并州百姓的越冬将会成为了一个大难题,没有木柴,没有木炭,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冻毙于街头。
身为并州刺史,曹亮当然不可能坐视百姓的疾苦于不故,转而将这些煤石运到洛阳去闷声发大财。
在并州发放煤石,几乎是无代价的,只要是并州的百姓,每户人家都可以免费领到一千斤的煤石,尽管这一千斤的煤石数量不少,但对于一整个冬天都处于严寒之下的并州百姓来说,充其量也只能是保证够烧一两个月。
不过一个冬天,最冷的月份也就是在腊月和正月,曹亮只要能保证在这两个月内老百姓有煤石可烧,基本上就不会发生冻死人的现象。
至于免费供应的限额之外还有需求的,曹亮便会按照木炭价格的两倍进行限量的售卖。
普通的木炭平民百姓都无人问津,便何况是比木炭还要贵上一倍的煤石,所以有这个消费能力的,只能是并州的这些士家大族。
由于此番煤石的供应采用的是按户分配的方式,而那些士家大族动辄几百口人,却也只能是算做一户,很显然一千斤的煤石根本就不够烧,而市场上又鲜有木炭出售,所以他们也只能是去购买比木炭价格贵上两倍的煤石。
经过事先官府的推广,大部分的军民都已经掌握了煤石的使用方法,简单实用高效,自然是深受百姓的拥戴。
不过士家大族也没得选,毕竟没有以前的木炭可卖,他们也只能是去买曹亮出售的煤石,好在煤石的价格也不太贵,只是木炭的两倍,士家大族倒也承受的起。
但让他们郁闷的是,曹亮出售的这个煤石并不是敞开了卖的,也是限量售卖,一户人家最多可以购买多少,超出这个范围,那就对不起了,概不出售。
曹亮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首先要保证的,是整个并州的百姓,让他们在这个寒冬之中,不至于出现冻死饿死的现象。但如果有些士家仗着财大气粗,直接把这些煤石给垄断了,那么真正的需要它的百姓,却没机会用得上它,那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会出现许多的穷人冻死的情况。
做为并州的父母官,曹亮当然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尽可能保证治下的每一个老百姓安然越冬,这是曹亮的责任,虽然曹亮现在急需用钱,但并不能因此而枉顾生命。
既然曹亮选择了并州做为将来对抗司马家的根据地,那他就必须尽量地去保护这里的每一个人,民心向背是战争的关键,曹亮可不指望平时不烧香,临阵抱佛脚,让这里的百姓真正地来拥戴,就需要从点滴做起。
曹亮此举却让那些士家大族心里极不平衡,平时他们才是这里的主宰,扬武扬威惯了,他们玩剩下的,吃剩下的才可能会轮到那些平民百姓,但如今换了一任并州刺史,让那些泥腿子的地位陡然提升,竟然要和他们平等分配,这让一向有着优越感的士家大族们很难接受。
可是再难接受他们也不得不接受,通过接触,他们发现曹亮完全是那种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角色,对他们这些士家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不重用,不弃用。
这次的匈奴叛乱,对并州的势力分布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有些士家大族遭遇了灾难,几近灭族,有的则是重新崛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