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3节(2/3)
可祭先听到这话,脸色再度一变,诧然不已的看向李然:
李然正要摆手,不料孙武却继续言道:
“老宗主不必怀疑,在下所言句句属实。在下本一介布衣,若非先生提携,只怕仍是曲阜城中的四处流窜的门客,过着茫然无知的生活。”
“先生之于在下,实有再造之恩!”
祭先闻言,又是一声惊叹,不禁摇头言道:
“哎呀哎呀,老夫本以为先生只一叔孙豹手下一门客,却不知竟还有这般识人之能。这般年纪便可聚拢这样的大才,属实难得,难得呀!来,老夫敬先生一盏。”
说罢,祭先便先行举盏来敬,要说敬酒,从来只有下敬上,或者是同级相敬,所以,祭先这般敬酒确是表达了十足的诚意来。
这般的礼遇,李然自是不敢怠慢。起身相迎,待满饮后,方才落座……
如此酒过三巡,各自也便是酒足饭饱,李然也不便再过多打扰,于是起身拱手言道:
“今日然已是叨扰多时了,实过意不去。便就此告辞,改日必再登门拜访。”
“好,那老夫送送先生!”
祭先急忙起身,祭乐正要言语,却不料李然偷偷给了她使了个眼神。
见状,祭乐这才一言不发的跟在祭先身后,目送了李然出门离去。
第五十六章 这个竖牛不对劲
说是离了祭府,但李然最后在郑邑的落脚点,其实依然是在另一处的祭氏别院。
祭先早就说过给李然安排住处,那自然是要安排得当。非但如此,祭先还安排了十几个仆人听凭李然使唤。
待得一切安排妥当,李然这才屏退仆人,叫来孙武道:
“明日你去查一查那祭家的竖牛。”
“是!”
“哦?长卿你也觉察出了?”
李然皱眉问道。
只听孙武道:
“此人面对先生时杀气毕露,武乃习武之人,岂能不识?”
“说来也是奇怪,我们与此人素未谋面,此人何以对先生如此敌视?确是该好生调查一番才是。”
便是孙武也觉出这个竖牛有些不对劲,遑论是李然了。
听得孙武所言,李然当即缓缓点头道:
“今日此人刻意针对于我,若非受人指使,那便是之前我在鲁国所为触及了此人利益,你可调查他与鲁国季氏之间的干系,我猜这两者间多半是有些联系。”
“另外,从今天的谈话来看,叔孙大夫并未将所有事都告知祭氏,所以日后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务必要做到心里有数才好。”
李然转念想了一想,今日依照祭先的反应来看。显而易见,他们对鲁国所发生之事,其实仅流于表面。
倘若能让人误以为鲁国公室仍然是受制于权卿,这对于李然,对于鲁国而言,倒也不失为是一桩好事。
“是,孙武谨记!”
应声后,孙武正要行叩首礼,却不料李然一手将之托住了。
“长卿以后大可不必如此。李然虽是秉周礼行事,但也绝知周礼之不足。你我现如今之间已是生死之交,又何须此等的虚礼。”
“承蒙不弃,日后你我便以兄弟相待!”
此番来郑,若非孙武护持,李然只怕早就被大卸八块。故此对他而言,孙武早已不是护卫,而已经成为了他的至交,绝非寻常朋友可比。
可谁知孙武闻声却急急后退了一步,仍是朝着李然躬身一揖:
“先生在上,武岂敢与先生称兄道弟!”
“家叔临终前曾再三叮嘱武,无论如何也要护卫先生周全,武至死不敢忘怀!”
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虽有大把权贵卿大夫开始对礼制进行不屑一顾的践踏,可也仍有不少人依旧对“周
李然正要摆手,不料孙武却继续言道:
“老宗主不必怀疑,在下所言句句属实。在下本一介布衣,若非先生提携,只怕仍是曲阜城中的四处流窜的门客,过着茫然无知的生活。”
“先生之于在下,实有再造之恩!”
祭先闻言,又是一声惊叹,不禁摇头言道:
“哎呀哎呀,老夫本以为先生只一叔孙豹手下一门客,却不知竟还有这般识人之能。这般年纪便可聚拢这样的大才,属实难得,难得呀!来,老夫敬先生一盏。”
说罢,祭先便先行举盏来敬,要说敬酒,从来只有下敬上,或者是同级相敬,所以,祭先这般敬酒确是表达了十足的诚意来。
这般的礼遇,李然自是不敢怠慢。起身相迎,待满饮后,方才落座……
如此酒过三巡,各自也便是酒足饭饱,李然也不便再过多打扰,于是起身拱手言道:
“今日然已是叨扰多时了,实过意不去。便就此告辞,改日必再登门拜访。”
“好,那老夫送送先生!”
祭先急忙起身,祭乐正要言语,却不料李然偷偷给了她使了个眼神。
见状,祭乐这才一言不发的跟在祭先身后,目送了李然出门离去。
第五十六章 这个竖牛不对劲
说是离了祭府,但李然最后在郑邑的落脚点,其实依然是在另一处的祭氏别院。
祭先早就说过给李然安排住处,那自然是要安排得当。非但如此,祭先还安排了十几个仆人听凭李然使唤。
待得一切安排妥当,李然这才屏退仆人,叫来孙武道:
“明日你去查一查那祭家的竖牛。”
“是!”
“哦?长卿你也觉察出了?”
李然皱眉问道。
只听孙武道:
“此人面对先生时杀气毕露,武乃习武之人,岂能不识?”
“说来也是奇怪,我们与此人素未谋面,此人何以对先生如此敌视?确是该好生调查一番才是。”
便是孙武也觉出这个竖牛有些不对劲,遑论是李然了。
听得孙武所言,李然当即缓缓点头道:
“今日此人刻意针对于我,若非受人指使,那便是之前我在鲁国所为触及了此人利益,你可调查他与鲁国季氏之间的干系,我猜这两者间多半是有些联系。”
“另外,从今天的谈话来看,叔孙大夫并未将所有事都告知祭氏,所以日后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务必要做到心里有数才好。”
李然转念想了一想,今日依照祭先的反应来看。显而易见,他们对鲁国所发生之事,其实仅流于表面。
倘若能让人误以为鲁国公室仍然是受制于权卿,这对于李然,对于鲁国而言,倒也不失为是一桩好事。
“是,孙武谨记!”
应声后,孙武正要行叩首礼,却不料李然一手将之托住了。
“长卿以后大可不必如此。李然虽是秉周礼行事,但也绝知周礼之不足。你我现如今之间已是生死之交,又何须此等的虚礼。”
“承蒙不弃,日后你我便以兄弟相待!”
此番来郑,若非孙武护持,李然只怕早就被大卸八块。故此对他而言,孙武早已不是护卫,而已经成为了他的至交,绝非寻常朋友可比。
可谁知孙武闻声却急急后退了一步,仍是朝着李然躬身一揖:
“先生在上,武岂敢与先生称兄道弟!”
“家叔临终前曾再三叮嘱武,无论如何也要护卫先生周全,武至死不敢忘怀!”
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虽有大把权贵卿大夫开始对礼制进行不屑一顾的践踏,可也仍有不少人依旧对“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