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89节(1/3)
探子闻言退出,随后然丹进言道:
“眼下既已无法再逃,当务之急是现在此地安营扎寨,然首要的便是吃粮!”
因为昨晚的溃败,故而他们的粮草辎重自然也就断了。这么多的将士,口腹该如何解决,那自然就成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这沿途中,不知可有吃物?”
楚王尊贵,素来就是五谷不分的,因此自然也不知道究竟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
“大王,这沿途中有一些野生茼蒿,再加上一些马匹,尚能坚持数日,但若是时间一久,恐怕亦是不妙!”
楚王闻言,只作得长叹一声后道:
“只因寡人一意孤行,终酿成此大祸……哎……罪在寡人呐!”
此时,只听然丹是躬身道:
“大王能引咎自责,实乃好事,但是事到如今,尚未脱困,可并非自怨自艾之时!”
“然卿……寡人知你心中亦是有怨。”
“臣不敢有怨,此事确也不该全都苛责于大王。只能说吴人狡诈,似背后也是得了高人指点……另外……大王恐怕是上了观从的当了!”
楚王闻言,不禁是眉目一挑:
“哦?然卿何出此言?”
“观从献计大王,让楚国大军驻扎在琐地,随后便不知所踪。而且臣随驾而来,观吴王余祭往日行军布阵之习性,与以往也大不相同。臣以为,此二者间或有联系!”
“观从?……他为何要这样做?寡人待他可是不薄!”
“这个……臣便不得而知了……”
楚王陷入深思,他这人颇为自负,方才之所以认错,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为了稳定众人之心罢了。
现在然丹能将此番失利推到了观从和吴王余祭的身上,倒也算是替自己圆了场。
楚王听罢,咬牙切齿道:
“寡人定要将此人千刀万剐了不可!”
“大王,如何处置观从,尚需从长计议,眼下该如何脱困才是当务之急!”
楚王闻言后,亦是不禁点了点头,并是站起身来:
“有劳伍卿,将此间防务布置妥当,寡人这便去看看将士们!”
随后,楚王便与右尹然丹一起,是来到了士兵之中。这些士兵经历昨晚惨败,溃逃至此,士气低落,闷闷的原地休息,更是有些新兵蛋子,偷偷躲在一边抹眼泪。
楚王见状,一边是安抚伤卒,一边又不无叹息道:
“哎……寡人悔不该轻信奸人之言,贸然背水安营。尔等皆是受了寡人之累……受苦了!”
然丹听到楚王这般说,心中不由暗叹,他之所以要楚王别自怨自艾,便是这个原因。因为,从楚王的言语之中,他显然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楚王之错根本就不在于该不该听观从的,而是在于本就不该冒然率军亲征。吴军显然是早有准备,几次三番的挑衅,楚王最终没能沉得住气,赖地失守更是让他直接失去了理智。这时候,再加上观从于暗中拱火,这才最终促使他酿成了大祸。
所谓王驾亲征,其实也不是不可。但通常必须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迫不得已,不得不为;二个是所征之战,一定要有必胜的把握。而楚王显然是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
此战,他既不是非亲征不可,而且其实也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此刻楚王却将这一切的过错都算在了观从的头上,他的过错就只剩下了不该轻信奸人,仅此而已。
楚王正欲再开口再说,此时一个探子又来回报,说吴军的四千兵马已然在山下十里处安营扎寨,虽尚未围山,却已让楚军下山渡河,变成了不可能。
楚王双手别在身后,左右踱步。
“是否要开拔大军前往莱山?”
“万万不可,此处易守难攻,我们尚可以坚守此地,除非万不得已,再去莱山不迟。大王若
“眼下既已无法再逃,当务之急是现在此地安营扎寨,然首要的便是吃粮!”
因为昨晚的溃败,故而他们的粮草辎重自然也就断了。这么多的将士,口腹该如何解决,那自然就成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这沿途中,不知可有吃物?”
楚王尊贵,素来就是五谷不分的,因此自然也不知道究竟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
“大王,这沿途中有一些野生茼蒿,再加上一些马匹,尚能坚持数日,但若是时间一久,恐怕亦是不妙!”
楚王闻言,只作得长叹一声后道:
“只因寡人一意孤行,终酿成此大祸……哎……罪在寡人呐!”
此时,只听然丹是躬身道:
“大王能引咎自责,实乃好事,但是事到如今,尚未脱困,可并非自怨自艾之时!”
“然卿……寡人知你心中亦是有怨。”
“臣不敢有怨,此事确也不该全都苛责于大王。只能说吴人狡诈,似背后也是得了高人指点……另外……大王恐怕是上了观从的当了!”
楚王闻言,不禁是眉目一挑:
“哦?然卿何出此言?”
“观从献计大王,让楚国大军驻扎在琐地,随后便不知所踪。而且臣随驾而来,观吴王余祭往日行军布阵之习性,与以往也大不相同。臣以为,此二者间或有联系!”
“观从?……他为何要这样做?寡人待他可是不薄!”
“这个……臣便不得而知了……”
楚王陷入深思,他这人颇为自负,方才之所以认错,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为了稳定众人之心罢了。
现在然丹能将此番失利推到了观从和吴王余祭的身上,倒也算是替自己圆了场。
楚王听罢,咬牙切齿道:
“寡人定要将此人千刀万剐了不可!”
“大王,如何处置观从,尚需从长计议,眼下该如何脱困才是当务之急!”
楚王闻言后,亦是不禁点了点头,并是站起身来:
“有劳伍卿,将此间防务布置妥当,寡人这便去看看将士们!”
随后,楚王便与右尹然丹一起,是来到了士兵之中。这些士兵经历昨晚惨败,溃逃至此,士气低落,闷闷的原地休息,更是有些新兵蛋子,偷偷躲在一边抹眼泪。
楚王见状,一边是安抚伤卒,一边又不无叹息道:
“哎……寡人悔不该轻信奸人之言,贸然背水安营。尔等皆是受了寡人之累……受苦了!”
然丹听到楚王这般说,心中不由暗叹,他之所以要楚王别自怨自艾,便是这个原因。因为,从楚王的言语之中,他显然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楚王之错根本就不在于该不该听观从的,而是在于本就不该冒然率军亲征。吴军显然是早有准备,几次三番的挑衅,楚王最终没能沉得住气,赖地失守更是让他直接失去了理智。这时候,再加上观从于暗中拱火,这才最终促使他酿成了大祸。
所谓王驾亲征,其实也不是不可。但通常必须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迫不得已,不得不为;二个是所征之战,一定要有必胜的把握。而楚王显然是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
此战,他既不是非亲征不可,而且其实也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此刻楚王却将这一切的过错都算在了观从的头上,他的过错就只剩下了不该轻信奸人,仅此而已。
楚王正欲再开口再说,此时一个探子又来回报,说吴军的四千兵马已然在山下十里处安营扎寨,虽尚未围山,却已让楚军下山渡河,变成了不可能。
楚王双手别在身后,左右踱步。
“是否要开拔大军前往莱山?”
“万万不可,此处易守难攻,我们尚可以坚守此地,除非万不得已,再去莱山不迟。大王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