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33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p;而他们既然已经动了手,那么就断然没有再停下来的道理。

      至于“伯有鬼魂”,李然倒觉得又或许是“道纪”的手笔。不过说白了,李然现在对此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些,一切都只能是继续于暗中观察。

      其实李然也知道,无论是“暗行众”还是“道纪”,其背后的势力都是极其庞大的,而他目前对于这两股势力,可以说都只是一知半解。

      李然虽是从庆封口中知道了“暗行众”的一些信息,但毕竟那时候庆封已经不是七君之一,有些事他也已然被排除在外,很多内情也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对于“暗行众”其背后所蕴含着的能量,李然也是十分清楚的。

      他们行事缜密,又最善于暗处使诈,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其他几个成员究竟是何身份,所以李然对其也是完全没有头绪。

      相比较而言,“道纪”固然也是势力遍布天下,但是相对也更为低调了一些。

      而这种“低调”,或许是因为他老子所信奉的“无为而治”,又或许,这些个“知识分子”本就显得是更为佛系。

      横向比较起来,“暗行众”乃是各国公卿组成的一个联盟,其参与者几乎都是位高权重之人,几乎各个都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狠角色。

      而“道纪”的成员构成,则多为各国的巫、医、卜、乐、史等职位,堪称是最古老的情报机构。往往是只能从另一种渠道,去努力维系关乎“道义”的话语权,并借由天命,来左右各国决策者的意志。

      而李然有时候也是不由庆幸,亏得他们两者之间所秉持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互相角力之势。

      要不然,他们若是强强联手,这天下究竟会变成个什么模样?

      这是李然所不敢想象的。

      李然当然知道,“四国大火”也只是一个开始,后续一定还会发生更大的事。

      这天晚上,李然正陪着祭乐行走在庄园内赏月,她现在固然还无法忘怀灭门之仇,但是起码表面上,她已没了之前那么深的执念和戾气了。

      或许因为她相信,她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一定会替她报仇的。

      李然看着她,微微一笑: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这是出自《诗经》的句子,意思是“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祭乐闻言,朱唇皓齿: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祭乐所回应的,也是《诗经》中的诗词,其意为: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有一高雅君子,学问精湛,品德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宽广,地位显赫。”

      李然正要开口说话,却又听到不远处有一人上前说道:

      “先生,蠡有要事禀告。”

      李然随即招了招手。

      “好,请近上前来!”

      范蠡走了过来,躬身便是一礼:

      “见过先生和夫人!”

      “少伯,在自己家中便不必如此拘礼,就如同家人一般即可。”

      范蠡对此不以为然,他坚持认为尊卑有序,既然他自愿跟随李然,那自然该尊其为主。

      “先生,宋国前段时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然心中一沉,他有让范蠡关注其他各国的动向,君卿之间的争斗日趋白热,他需要时刻掌握各国的情况。

      李然乍一听到宋国出事,本能的认为“暗行众”恐怕又有所动作。

      难不成宋国的国君又如同鲁侯稠一般出了事?

      “先生也知道,宋国的国君和华向二族互换人质,君臣互换人质,也算是天下奇闻了!宋公将太子栾与他的同母兄弟辰和地作为人质送到华家,华亥也将儿子无惑、向宁的儿子罗、华定的儿子启作为人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