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95节(2/3)
给认了出来。
观从将他二人是迎入府内,赵鞅和董安于坐定之后,各自喝了一口清水,赵鞅终是按耐不住,开口问道:
“不知子明先生现在何处?可劳烦通报一声?”
观从笑道:
“哎呀!当真是不巧了……我家主公由于许久不曾回过成周了,所以不久前是去四周云游去了,此刻并不在洛邑。”
赵鞅闻言,跟董安于是面面相觑,又眉头一皱:
“啊?竟是如此不巧?”
董安于则是问道:
“却不知先生何时能够归来?”
观从却又摇了摇头:
“这个……便不得而知了,先生云游无定所,更无定数,也许三两天,也许一两月,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
赵鞅又“啊”了一声,说道:
“这……这该如何是好?”
观从又微微一笑,拱手作揖问道:
“却不知赵中军如此乔装打扮前来,却是所为何事?若有急事,也可跟在下说,在下会等到我家主公回来后替大人转达!”
赵鞅闻言,正准备再开口言说,却是欲言又止,并是作得一阵叹息道:
“其实……倒也无事,此番微服前来,却也是想要前来向子明先生请教的。既然先生不在,那我等便还是回转吧……”
观从又是笑道:
“好,等先生回来,从自会一字不漏的代为转达!”
董安于这时朝赵鞅使了个眼色,赵鞅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简,并交给了观从,并是嘱咐道:
“还请阁下能将这封信交给先生。”
观从也不二话,直接是将其收了下来:
“还请赵中军放心,从不敢或忘。”
于是,赵鞅和董安于便是离开了李府。
一出得李府,赵鞅却是面露不悦之色,不由言道:
“他这究竟是何意?”
董安于则是从旁劝慰道:
“我等此番前来,并不为外人所知,兴许子明先生当真是去云游了!如今其下属既已得知中军前来,必然是会传话给子明先生知晓。不如待明日再来看看无妨。”
赵鞅闻言,亦是不由叹道:
“哎……如今也只能是如此了……”
却说观从在送走赵鞅之后,立马是来到了后院,并见到李然,并将信呈上:
“主公,这赵鞅倒也算得诚意十足,他如今贵为大国正卿,却亦是能够礼贤下士,甘冒奇险前来成周与先生相见,倒是实属不易了!”
李然却没有答话,自顾展开了书信,但见这信中言辞恳切,满是恭维之辞。
李然看完之后,便将书信是置于一边,又伸了个懒腰。
观从见李然如此模样,不由好奇问道:
“主公既有意助他,却为何对他如此冷淡?既是考验,不也应该成了么?!”
李然却是说道:
“此信言辞如此诚恳,且文笔如此隽秀,一看便知多半只是旁人以赵鞅的名义写的,又谈何诚意?”
“董安于早年为赵氏起草文告政令,才华出众,如今为赵鞅肱骨,为之代笔之事虽也是常理。但这信中所言,却并非赵鞅本人心中所想。所以,此信诚意固然是有,却是根本不值一提的!”
观从微微一笑,并是摇了摇头:
“呵呵,主公所言倒也有一番道理。”
紧接着,李然又道:
“而且赵鞅此人早年从戎,性格刚烈且为人少智,更不通文饰。年轻的时候,因此还上过范鞅的当。”
“虽时过境迁,但其秉性又如何改变得
观从将他二人是迎入府内,赵鞅和董安于坐定之后,各自喝了一口清水,赵鞅终是按耐不住,开口问道:
“不知子明先生现在何处?可劳烦通报一声?”
观从笑道:
“哎呀!当真是不巧了……我家主公由于许久不曾回过成周了,所以不久前是去四周云游去了,此刻并不在洛邑。”
赵鞅闻言,跟董安于是面面相觑,又眉头一皱:
“啊?竟是如此不巧?”
董安于则是问道:
“却不知先生何时能够归来?”
观从却又摇了摇头:
“这个……便不得而知了,先生云游无定所,更无定数,也许三两天,也许一两月,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
赵鞅又“啊”了一声,说道:
“这……这该如何是好?”
观从又微微一笑,拱手作揖问道:
“却不知赵中军如此乔装打扮前来,却是所为何事?若有急事,也可跟在下说,在下会等到我家主公回来后替大人转达!”
赵鞅闻言,正准备再开口言说,却是欲言又止,并是作得一阵叹息道:
“其实……倒也无事,此番微服前来,却也是想要前来向子明先生请教的。既然先生不在,那我等便还是回转吧……”
观从又是笑道:
“好,等先生回来,从自会一字不漏的代为转达!”
董安于这时朝赵鞅使了个眼色,赵鞅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简,并交给了观从,并是嘱咐道:
“还请阁下能将这封信交给先生。”
观从也不二话,直接是将其收了下来:
“还请赵中军放心,从不敢或忘。”
于是,赵鞅和董安于便是离开了李府。
一出得李府,赵鞅却是面露不悦之色,不由言道:
“他这究竟是何意?”
董安于则是从旁劝慰道:
“我等此番前来,并不为外人所知,兴许子明先生当真是去云游了!如今其下属既已得知中军前来,必然是会传话给子明先生知晓。不如待明日再来看看无妨。”
赵鞅闻言,亦是不由叹道:
“哎……如今也只能是如此了……”
却说观从在送走赵鞅之后,立马是来到了后院,并见到李然,并将信呈上:
“主公,这赵鞅倒也算得诚意十足,他如今贵为大国正卿,却亦是能够礼贤下士,甘冒奇险前来成周与先生相见,倒是实属不易了!”
李然却没有答话,自顾展开了书信,但见这信中言辞恳切,满是恭维之辞。
李然看完之后,便将书信是置于一边,又伸了个懒腰。
观从见李然如此模样,不由好奇问道:
“主公既有意助他,却为何对他如此冷淡?既是考验,不也应该成了么?!”
李然却是说道:
“此信言辞如此诚恳,且文笔如此隽秀,一看便知多半只是旁人以赵鞅的名义写的,又谈何诚意?”
“董安于早年为赵氏起草文告政令,才华出众,如今为赵鞅肱骨,为之代笔之事虽也是常理。但这信中所言,却并非赵鞅本人心中所想。所以,此信诚意固然是有,却是根本不值一提的!”
观从微微一笑,并是摇了摇头:
“呵呵,主公所言倒也有一番道理。”
紧接着,李然又道:
“而且赵鞅此人早年从戎,性格刚烈且为人少智,更不通文饰。年轻的时候,因此还上过范鞅的当。”
“虽时过境迁,但其秉性又如何改变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