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7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怎么证明你是苏兄,哦不苏大都督的人?”

      来人掏出一份稿纸,这是王锡爵当年在苏州主编《警世通言》的时候亲笔所写的手稿。

      看到这份手稿之后,王锡爵不再犹豫。

      这些日子他在中书五房公事,见到了大明朝廷太多的腐朽黑暗,包括这一次袁炜下狱,更是让王锡爵彻底失去了对大明朝的幻想。

      看到手稿,王锡爵又想起自己在苏州松江的日子,更加觉得留在京师没意思。

      他立刻说道:“你能带我出京师吗?”

      年轻人点头说道:“王大人去屋里收拾一下,我们立刻就能走。”

      王锡爵不再犹豫,不过他没有直接去主屋见家人,而是直接冲向自己的书房。

      中书五房公事虽然是一个品级很低的部门,但是却是内阁承上启下的重要部门。

      甚至可以说这是个一个相当核心的部门,这在宋朝都是非常要害的部门,这些积年老吏,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左右国家的政策。

      除此之外,王锡爵在中书五房公事还能接触到六部九寺一台,王锡爵在一开始的屈辱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目标。

      这段时间,他游走于六部九寺一台,接触到了很多具体办事的官吏。

      这其中一些真正有能力又怀才不遇的官员,全部都被王锡爵记录下来,他在书房编写了一份名单,将这些官员都记录上去。

      王锡爵到书房就是拿的这份名单以及他和这些官员的通信。

      等到将这些都收拾好了,王锡爵带着家人来到院子里,对着那个蒙面年轻人说道:

      “走吧!”

      与此同时,在许国租住的院子里,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许国的反应和王锡爵一样,他这些日子在太仆寺观政,许国就将太仆寺的记录好好看了一遍。

      哪里的马场能产良马,大明朝马场在册的记录,太仆寺真的懂得马政的官员名单,也全部都被许国记录下来。

      就在王锡爵和许国带着家人离开京师不久,东厂锦衣卫就围住了他们的府邸。

      袁炜倒台之后,言官自然不会放过王锡爵许国这两个通敌分子。

      皇帝自然也是照单全收,光是一个袁炜还不够分量,京师之中还需要一个“袁党”才能承担这次战败的责任。

      这么一套操作,总算是安定了京师人心,但是京师的粮食价格还是不出意外的开始疯涨起来。

      此时和明末不同,大明朝廷虽然依赖湖广和江南,但是也不是完全靠着湖广和江南的粮食过日子。

      首先京师附近的京畿平原本身就是产粮区,当年成祖朱棣分封在这里,粮食都能自给自足,只是京师现在人口多了,所以需要从南边运粮。

      九边地区也是在军屯产粮的,只不过近些年气候越来越冷,而九边的战事越来越多,才出现粮食短缺。

      朝廷控制的山东地区也是产粮的,之前就是从登州海运粮食北上支援九边。

      只不过如今指望不上山东的粮食,现在山东的粮食都支援给了南下的九边精骑。

      另外山西,河南其实本来也是能纳粮的,比如山西存留米为一百五十二万石,但是大部分要供养宗室。

      这一次嘉靖也是急了,干脆停了山西宗室的禄米,就是为了缓解京师的粮食危机。

      湖广巡抚游居敬在漕运断绝之后,也通过陆运向京师运送了一批粮食,按理说京师也没到完全没有粮食的地步。

      这一次的粮食上涨,就纯粹是粮食商人哄抬物价在发国难财。

      这下子朝廷也坐不住了,要是粮食这么涨上去,低级官员都要饿肚子了。

      言官纷纷上书,请求朝廷打击这些大的粮食商人,稳定京师粮价。

      皇帝如议,甚至派遣裕王亲自挂帅,负责平抑京师粮价。

      裕王领了这么重要的差事,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