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03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家庙村庙不得侵占收献田产,更没有免税免役特权,各地僧道院清查淫祀,凡有恶行的妖神邪神祭祀一律捣毁,祖宗神,民间神,不得公开举办法事,要在僧道院登记。”

      苏泽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条,徐渭连忙记下。

      苏泽站起来说道:“我们东南不是限制宗教,而是不用宗教愚民,民智开则国强,民智愚则国弱!”

      第372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给力了!

      从苏州府到南京城,这段路并不长,但是李舜臣却足足走了大半个月。

      李舜臣之所以走得这么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字——穷。

      进入东南之后,李舜臣就身无分文了,他不得已先在苏州城内找了个活儿干。

      只可惜他是个朝鲜的读书人,又没有技术,想要找个织工的工作都没人要。

      李舜臣好不容易,在一家规模百人的织布厂找到了一份抄报纸的工作。

      抄报纸,就是将报纸的消息抄写下来,贴在工厂休息区的布告栏上。

      当然不可能全部都抄,李舜臣只需要将头版的重要新闻抄写上去就行了。

      设立布告栏,这是苏州知府何心隐对各个工厂的要求,除了报纸之外,东南大都督府的新法令,以及苏州府衙的新法条也要求抄写在布告栏上,让所有百姓知晓。

      李舜臣能读能写,这份工作干起来还算是轻松。

      识字的工人毕竟不多,李舜臣除了抄报之外,也会给这些织布工人念报纸上的内容,他将这个当做练习汉语的机会,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说的很流利了,初次见面都认不出他是朝鲜人。

      这个时代的朝鲜,本来就和大明相差不大,朝鲜是大明所有藩属国中最恭顺的一个。

      不仅仅朝鲜的制度完全照搬大明,朝鲜的货币也基本上都是大明的,朝鲜也学大明搞科举,教材也都是四书五经。

      朝鲜大臣写的奏章,引经据典的水平不亚于大明读书人。

      李舜臣很快就适应了在东南的生活,在工坊老板那边拿到了半个月的工钱之后,李舜臣终于启程前往南京。

      等到了南京之后,李舜臣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果不其然,他的身份想要在南京入学,的确非常的困难。

      天工书院可以招收外国学生,但是外国学生能学习的课程很少,还需要有人作保才能入学。

      国子监就别想了,李舜臣看到国子监前等着报名的读书人排的长龙,这些还都是东南地区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大都督府已经放出风来了,今年入国子监只要参加选拔考试就可以了,但是明年想要做官,要先参加东南举办的科举考试,然后还要入国子监学习毕业才能授官。

      如此一来,还不如今年抓紧时间就入国子监好了。

      国子监附近的旅店都租住一空,就连南京城内的寺院都空出禅房,给这些读书人租房备考。

      听说年底就会举行国子监的最后一场入学考试,这一次也是大都督苏泽亲自出题监考的,读书人们都卯足了劲儿,想要能给大都督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李舜臣连朝鲜的功名都没有,更别说参加国子监的考试了。

      那些私人书院的学费昂贵,李舜臣也没钱去读,他还记得审批入境的小吏岳伦的教导,如今东南的书院鱼龙混杂,真的有本事的书院不多。

      李舜臣在苏州积攒的钱也快要用光了,不得已他又要在南京城找工作了。

      只是临近年关,很多工坊都不招工了。

      “卖报卖报!广西瑶乱!我新军第四旅进广西平叛!”

      “午时折扣,只要五十钱!”

      李舜臣摸了摸口袋,随着油墨、造纸和印刷术的进步,如今一份报纸的售价已经降到100文钱。

      大部分报纸在早上就已经卖完了,上学读书的,上衙门办公的,去工坊干活的,早上工作的路上都会买上一份报纸,又或者让报童在早餐之前送到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