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38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廷在山东这边的情况也有“一点点”复杂。

      如今明廷设总督,节制山东的全部兵马,这位山东总督也是隆庆帝的潜邸旧人。

      陈以勤,他是嘉靖二十一进士。选庶吉士,后来曾任裕王府的讲官。

      讲官和高拱这种侍读学士不同,高拱等于是隆庆帝的班主任,而讲官就等于是某一科目的老师,虽然也能算是帝师,但是远不如高拱亲近。

      但是隆庆没有根基,能用的自己人不多,所以陈以勤这个潜邸旧人,很快就在新朝青云直上,被委任到山东前线担任山东总督。

      可虽然是总督,但是明代的总督听起来权利很大,实际上明代总督是“总都能督,总也不督”。

      最重要的原因,是明廷的总督只有军权,没有民政权和人事权。

      总督,这是魏武帝曹操的发明,起源自总督某某诸军事。

      比如东晋权臣桓温,他最大的官位就是“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这就等于是唐代的四州节度使,不仅掌握四州军权和民政大权,四州的官员任免也都是桓温一言而定。

      当然明廷好歹也吸收了前面的教训,所以总督只有军权,没有民政权。

      这也是胡宗宪这个浙直总督看起来官很大,但是他诏安的倭寇头子汪直被浙江巡案王本固杀了,胡宗宪却也拿王本固没有办法。

      而严嵩一倒台,胡宗宪这个手握两省军事大权的浙直总督,只要几个锦衣卫就能抓到京师的原因。

      光有兵没有民政权人事权,总督能发挥多大作用,最大还是要看个人的本事和后台硬不硬了。

      陈以勤一直都是在做清流,就算他的后台是皇帝,但是自己能力也就这样,他这个山东总督就变成了“总也不督”。

      山东的“义军”混乱不堪,各军卫对于陈以勤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

      而最大的刺头则是济州城内的三镇新军。

      李成梁担任了京师武备学堂的山长之后,提出了“练新军用新人”的主张。

      李成梁上书朝廷,认为之所以明军之前屡遭败绩,就是因为旧卫所军制的僵化,军将世袭严重,很多将领老迈无能,却因为祖上的余荫而担任高官。

      而明军之中,更是有不少年纪大的士兵依然在服役,这些士兵上阵都拿不动武器,更不要说是作战了。

      李成梁认为明廷新军的军官和士兵,应该全部选任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担任,他正式向朝廷提出了“军官年轻化”的主张。

      对于这一点内阁辅臣高拱也对李成梁表示了支持。

      年轻军官也因此对李成梁更加支持,很显然这些年轻的军官,都是“军官年轻化”最大的受益人。

      李成梁就是明廷内部最大的军头,而内阁首辅杨博不管事,高拱就是文臣之首。

      而李成梁这些日子,也通过不断的进宫面圣,很快就获得了隆庆帝的欢心。

      这两个人都支持的事情,这项决议很快就得到了通过。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又让高拱和李成梁又起了争执。

      在明廷新军三镇统制官的推荐名单上,赫然出现了李成梁的名字。

      李成梁自然是装作不知情,说自己根本不想要当这个三镇统制官。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在明廷中已经崛起了一个边镇武将的团体,武将们正在将李成梁推向更高的位置。

      对于武将的进攻,高拱自然是不惯着,他立刻组织自己控制的言官开始反击,并且多次进宫,向隆庆帝面承武将专权的害处。

      隆庆帝也有些犹豫不决。

      一方面是东南这边攻势猛烈,文官领兵确实不行。

      另一方面武将专权可要比权臣可怕多了,对勋贵武将打压也是大明的祖宗之法了。

      就在隆庆帝犹豫不决的时候,还是李成梁选择了退让。

      原因也很简单,明廷新军无论是训练还是作战都需要大量的钱,而如今大明的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