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 招人和军制(1/2)
被两个人的死亡震慑,又得知晚上就有的吃,暴民们姑且安分了下来。
一些人继续回去翻男爵府,想看看是否还有遗漏;另外一些人犹自不死心的跟着,生怕陈武他们私藏这些粮食。哪怕运到了镇子中央、并且搭了个简陋的粮棚遮好,他们仍旧不肯离开。仿佛只是看着,就能缓解肚中的饥饿,让他们安心。
对这些人,陈武也没工夫理会。
在长山镇内部初步平定的情况下,他开始为成立义军进行了一连串的行动。
首先,招人!
三四千号流民,就凭他跟典韦两个是根本没办法管理的。当然,仓促间想要将这些农民训练的如指臂使也绝无可能。他跟典勇再度拜访了孙家、李家,半说服、半是威胁,让两家各出了十几号青壮。
孙家的带头人不是别个,正是跟陈武交好的孙田。有这份交情在,陈武使唤起他们无疑会更方便。
李家的人则是一个叫李子时的人,据说是因为子时出生,故此得名。
相比于孙田,李子时的辈分虽然高,但在李家却是旁支,跟几家长房没什么牵连。显然,李家人虽然迫于形势不得不派人手,但心里并不看好他们。可不管怎么说,有这三四十人在手边听命,陈武做起事来就容易多了。
稍加整编后,他派出一队人,封住了长山镇通往沂城的路。
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恢复理智后,参与暴乱的长山镇人肯定有不少后悔和畏惧的,甚至连夜前往沂城报信。这些人可能不多,但哪怕一个也要拦下。虽说沂城官府早晚会知道消息,可就算只能拖上五六天也是好的。等那些官老爷们发现不对、派人下来打探消息再回去做平叛准备,陈武早已经组织起流民大军开始迁移了。
到那时,就凭区区一个县城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
至于通往其他方向的路,陈武倒是没有理会。不过,每一个流民都是他手中的力量,为了防止私下逃亡,陈武命令孙田带几个熟悉镇中情况的人,每天傍晚开饭前点一次卯。谁家若是少人,其家人和相邻住户会受到严厉惩罚,而且举报奖励粮食。就冲这两点,整个长山镇的人就会互相监视。
当然,这只是一个防范于未然的手段。
现在镇上有那么多抄获的粮食在,绝大部分人指望着混口饱饭吃,不会急着离开,而且他们也知道官府的效率没那么高。
安排完了这两项,陈武跟典勇马不停蹄的商议起了扩军的计划。
就算是裹挟流民冲击官军,两人手头总也要有一支可以弹压、关键时刻能有一战之力的精锐。以陈武的意思,镇上的三千多人,除去女人和老弱病残,至少可以抽调六七百的精壮劳力。这其中,他准备精益求精,从中选出两百人,组成一支可靠的力量。
至于军制,《帝国》中的玩家们花样迭出,什么编制都有。但陈武并没有乱来的意思,准备延用乾元帝国的标准。
十人一队、百人一大队,千人一联队。
这两百人,就是两个大队,陈武暂时不准备设大队长,而是先由他统领监管。另外,他还会额外抽选一些会马术的人,组建一支马队。虽说短时间内没法指望有多少战力,但用来追杀逃亡流民或者打探情报却是一把好手。
这支马队的作用毋庸置疑,作为将来轻骑兵的雏形,陈武同样会亲自插手组建。
作为起义的根基,扩军招人的事,无疑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但陈武很清楚,眼下长山镇的暴民中,铁了心要造反的并不多。尤其今天弄了那么多粮食,更是让很多人有了混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因此,他也不急着立即逼人加入,而是让典勇先带着孙、李两家派出的、剩余的二十多名青壮训练。不求他们仓促间能有多少战力,只要能懂个简单的行伍、知道听令行事就行。
这个要求,对于穿越前的世界来说不要太简单。经过军训的初中生,随便拉出一个都可以做的很好。但对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来说,想要让他们明白左右和队列,哪怕是最基础的东西,难度也堪比登天。
没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根本不可能。
典勇也清楚这点,虽然着急,但总归能做到耐着性子慢慢教。由于有从兵法上学来的领兵法子,哪怕只是纸上谈兵,也做的相当不错。虽说短短半天
一些人继续回去翻男爵府,想看看是否还有遗漏;另外一些人犹自不死心的跟着,生怕陈武他们私藏这些粮食。哪怕运到了镇子中央、并且搭了个简陋的粮棚遮好,他们仍旧不肯离开。仿佛只是看着,就能缓解肚中的饥饿,让他们安心。
对这些人,陈武也没工夫理会。
在长山镇内部初步平定的情况下,他开始为成立义军进行了一连串的行动。
首先,招人!
三四千号流民,就凭他跟典韦两个是根本没办法管理的。当然,仓促间想要将这些农民训练的如指臂使也绝无可能。他跟典勇再度拜访了孙家、李家,半说服、半是威胁,让两家各出了十几号青壮。
孙家的带头人不是别个,正是跟陈武交好的孙田。有这份交情在,陈武使唤起他们无疑会更方便。
李家的人则是一个叫李子时的人,据说是因为子时出生,故此得名。
相比于孙田,李子时的辈分虽然高,但在李家却是旁支,跟几家长房没什么牵连。显然,李家人虽然迫于形势不得不派人手,但心里并不看好他们。可不管怎么说,有这三四十人在手边听命,陈武做起事来就容易多了。
稍加整编后,他派出一队人,封住了长山镇通往沂城的路。
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恢复理智后,参与暴乱的长山镇人肯定有不少后悔和畏惧的,甚至连夜前往沂城报信。这些人可能不多,但哪怕一个也要拦下。虽说沂城官府早晚会知道消息,可就算只能拖上五六天也是好的。等那些官老爷们发现不对、派人下来打探消息再回去做平叛准备,陈武早已经组织起流民大军开始迁移了。
到那时,就凭区区一个县城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
至于通往其他方向的路,陈武倒是没有理会。不过,每一个流民都是他手中的力量,为了防止私下逃亡,陈武命令孙田带几个熟悉镇中情况的人,每天傍晚开饭前点一次卯。谁家若是少人,其家人和相邻住户会受到严厉惩罚,而且举报奖励粮食。就冲这两点,整个长山镇的人就会互相监视。
当然,这只是一个防范于未然的手段。
现在镇上有那么多抄获的粮食在,绝大部分人指望着混口饱饭吃,不会急着离开,而且他们也知道官府的效率没那么高。
安排完了这两项,陈武跟典勇马不停蹄的商议起了扩军的计划。
就算是裹挟流民冲击官军,两人手头总也要有一支可以弹压、关键时刻能有一战之力的精锐。以陈武的意思,镇上的三千多人,除去女人和老弱病残,至少可以抽调六七百的精壮劳力。这其中,他准备精益求精,从中选出两百人,组成一支可靠的力量。
至于军制,《帝国》中的玩家们花样迭出,什么编制都有。但陈武并没有乱来的意思,准备延用乾元帝国的标准。
十人一队、百人一大队,千人一联队。
这两百人,就是两个大队,陈武暂时不准备设大队长,而是先由他统领监管。另外,他还会额外抽选一些会马术的人,组建一支马队。虽说短时间内没法指望有多少战力,但用来追杀逃亡流民或者打探情报却是一把好手。
这支马队的作用毋庸置疑,作为将来轻骑兵的雏形,陈武同样会亲自插手组建。
作为起义的根基,扩军招人的事,无疑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但陈武很清楚,眼下长山镇的暴民中,铁了心要造反的并不多。尤其今天弄了那么多粮食,更是让很多人有了混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因此,他也不急着立即逼人加入,而是让典勇先带着孙、李两家派出的、剩余的二十多名青壮训练。不求他们仓促间能有多少战力,只要能懂个简单的行伍、知道听令行事就行。
这个要求,对于穿越前的世界来说不要太简单。经过军训的初中生,随便拉出一个都可以做的很好。但对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来说,想要让他们明白左右和队列,哪怕是最基础的东西,难度也堪比登天。
没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根本不可能。
典勇也清楚这点,虽然着急,但总归能做到耐着性子慢慢教。由于有从兵法上学来的领兵法子,哪怕只是纸上谈兵,也做的相当不错。虽说短短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