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波斯投降(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交通越发便利,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明显加强,也能管理的过来。

      鉴于此,欧阳朔认为,在此时借机撤销西疆都护府,将西疆行省、西海行省以及西康行省划入朝廷直辖,是比较合适的。

      扩大直辖区域,也是对边疆都护区的一种制衡。

      欧阳朔不愿设立太多的都护区,就是要防止未来培养出一股边疆势力,来跟朝廷抗衡,尤其是在欧阳朔无法主持朝政的情况下。

      加强帝国皇帝集权,树立朝廷权威,迫在眉睫。

      未来在合适的时候,北疆都护府也是要一并撤销的。

      西疆都护府的大部分官吏,将转移至刚设立的西亚上都护府,比如长史富弼,仍旧担任西亚都护府的长史,有利于平稳过渡。

      有了这一班底,西亚上都护府也能很快运作起来,为帝国稳定在波斯的统治,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当然,为了安抚波斯旧有势力,都护府还将安排一些波斯本土官吏就职。

      按照规划,西亚都护区准备设立四个行省,最重量级的有两个,一个是波斯行省,一个是中亚行省,均是原波斯帝国中枢之地。

      原河东总督苏威,转任波斯总督;原川北总督宋文,调任中亚总督。剩下的两位总督,均从波斯帝国旧臣中选拔。

      这跟南亚都护区的安排是一样的,欧阳朔只安排信得过的大臣,镇守核心行省,边陲行省则交给本土官吏。

      可以预见,对波斯旧臣的处理,将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内阁次辅寇准将前往西亚坐镇,呆上一个月时间,协助西亚都护府理顺其中的人事关系。

      未来,朝廷还将制定一个官吏跨都护区的交流机制。

      交流的目的,一是防止官吏因长期在一地任职,结成利益联盟;二则是要借着官吏异地交流的机会,促进帝国各民族的文化融合。

      唯有活水,才能奔涌向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