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2)
“许安留下,其他两人退下吧。”
李崇的面上不辩喜怒,其余两人立刻躬身告退,李崇缓缓起身,玄色的龙袍身上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他拿起桌子上的策问,目光不曾离开许安的面上,许安的神色自始至终镇定自若,没有躲闪没有怯懦。
光是这一份面君的胆气和风骨,许安就不愧周家后人和宋离弟弟的身份,李崇依靠在了御案上,手中晃了晃手中的策问,声线冷沉:
“你知道你这一本策问若是换成折子放在朝中,会有多少御史清流来弹劾你吗?”
许安紧了紧手指,他知道他写的东西必然未必能容于朝中,但是既然陛下问了,他认为他需要据实和陛下说出他的想法:
“学生知道。”
“那还敢这样写?”
眼前的年轻人拱手回禀,言语不卑不亢:
“学生今日不写日后定会后悔。”
李崇看着眼前敢于直谏,一身风骨的人,好似能透过他看到宋离的影子,若是周家没有那等浩劫,宋离站在朝堂上当也是这般风骨。
作者有话要说:
顾亭:这个家没有我得散
宋离:我要见陛下。
顾亭:不,陛下马上回来见你(我都已经暗示过了)
周副总:身边有亲近的人陪着能好一点儿?宣许许安入宫...
顾亭:...
第57章 终于见面
李崇今日召集这么多的举子进宫,原本只是为了给许安进宫找一个合理的掩护,但是许安却在这个时候上了这么一本几乎能引天下清流群起而攻之的折子,他看到的时候都捏了一把汗,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点了点一旁的桌椅吩咐:
“你现在就坐在这儿再重新写一篇策论,方才这篇文中的内容都不准涉及,从这正阳宫出去和谁都不准提及你上一篇策论的内容。”
许安眼看着李崇未曾将刚才的折子看在眼里,骨子里的执拗劲儿犯了,当下跪下朗声开口:
“陛下,学生所书句句肺腑,学生与王大人绝无私怨,更无博名利之心,望陛下体学生所言。”
李崇看着这个梗着脖子的年轻人实在有些头疼:
“站起来。”
许安站了起来,李崇指了指一边的茶桌:
“坐吧,既然你不死心,朕便和你聊聊这个王敛。”
许安坐了下来,接过了张冲上来的茶,点头回礼,李崇也执起了茶,故意问了出声:
“许安,你知道如今朝中想要找出一个如王敛一样廉洁的清官有多难吗?”
许安拱手回道:
“学生知道王大人是个清廉的好官,但是学生以为为官一任,造福于民才是最重要的事,一方主官不光要造福于清贫者,也要造福于富户,乡绅。
扬州自古以来便是江南富庶之地,扬州一年的税银甚至抵上上四五个北方州县,扬州富户之多,也属江南甲等。
这些富户的生意遍及南北,香料,木材,绸缎,丝绣,米粮均有涉及,这些人的生活是奢靡了一些,但是扬州的普通百姓却也得益于这些生意,哪怕是天灾年间,也少有饥荒流民。
但是王大人到任之后,提倡清廉节俭,富户乡绅出门不准乘坐六人的轿子,不准用四驾马车,只要断案便总是判富者有罪,催收田赋时,若有贫民交不上赋税便一律减免,其差额由当地乡绅富户填补。
久而久之,扬州的富商出走者甚多,甚至有很多都是举家搬迁,扬州原本富庶之地这几年竟然街巷清冷,但是即便如此,贫者却并没有过上比之前更富庶的日子,所以学生以为,如王大人这样清廉的官员实则并非称职。”
许安说的问题李崇怎么可能不懂?王敛初心是没错,但是他完全用错的办法,他以为打压了富户,穷人就能富起来。
殊不知这样偏袒的做法,盲目的追求节俭,只会让有钱人不敢花,而穷人更穷,
李崇的面上不辩喜怒,其余两人立刻躬身告退,李崇缓缓起身,玄色的龙袍身上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他拿起桌子上的策问,目光不曾离开许安的面上,许安的神色自始至终镇定自若,没有躲闪没有怯懦。
光是这一份面君的胆气和风骨,许安就不愧周家后人和宋离弟弟的身份,李崇依靠在了御案上,手中晃了晃手中的策问,声线冷沉:
“你知道你这一本策问若是换成折子放在朝中,会有多少御史清流来弹劾你吗?”
许安紧了紧手指,他知道他写的东西必然未必能容于朝中,但是既然陛下问了,他认为他需要据实和陛下说出他的想法:
“学生知道。”
“那还敢这样写?”
眼前的年轻人拱手回禀,言语不卑不亢:
“学生今日不写日后定会后悔。”
李崇看着眼前敢于直谏,一身风骨的人,好似能透过他看到宋离的影子,若是周家没有那等浩劫,宋离站在朝堂上当也是这般风骨。
作者有话要说:
顾亭:这个家没有我得散
宋离:我要见陛下。
顾亭:不,陛下马上回来见你(我都已经暗示过了)
周副总:身边有亲近的人陪着能好一点儿?宣许许安入宫...
顾亭:...
第57章 终于见面
李崇今日召集这么多的举子进宫,原本只是为了给许安进宫找一个合理的掩护,但是许安却在这个时候上了这么一本几乎能引天下清流群起而攻之的折子,他看到的时候都捏了一把汗,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点了点一旁的桌椅吩咐:
“你现在就坐在这儿再重新写一篇策论,方才这篇文中的内容都不准涉及,从这正阳宫出去和谁都不准提及你上一篇策论的内容。”
许安眼看着李崇未曾将刚才的折子看在眼里,骨子里的执拗劲儿犯了,当下跪下朗声开口:
“陛下,学生所书句句肺腑,学生与王大人绝无私怨,更无博名利之心,望陛下体学生所言。”
李崇看着这个梗着脖子的年轻人实在有些头疼:
“站起来。”
许安站了起来,李崇指了指一边的茶桌:
“坐吧,既然你不死心,朕便和你聊聊这个王敛。”
许安坐了下来,接过了张冲上来的茶,点头回礼,李崇也执起了茶,故意问了出声:
“许安,你知道如今朝中想要找出一个如王敛一样廉洁的清官有多难吗?”
许安拱手回道:
“学生知道王大人是个清廉的好官,但是学生以为为官一任,造福于民才是最重要的事,一方主官不光要造福于清贫者,也要造福于富户,乡绅。
扬州自古以来便是江南富庶之地,扬州一年的税银甚至抵上上四五个北方州县,扬州富户之多,也属江南甲等。
这些富户的生意遍及南北,香料,木材,绸缎,丝绣,米粮均有涉及,这些人的生活是奢靡了一些,但是扬州的普通百姓却也得益于这些生意,哪怕是天灾年间,也少有饥荒流民。
但是王大人到任之后,提倡清廉节俭,富户乡绅出门不准乘坐六人的轿子,不准用四驾马车,只要断案便总是判富者有罪,催收田赋时,若有贫民交不上赋税便一律减免,其差额由当地乡绅富户填补。
久而久之,扬州的富商出走者甚多,甚至有很多都是举家搬迁,扬州原本富庶之地这几年竟然街巷清冷,但是即便如此,贫者却并没有过上比之前更富庶的日子,所以学生以为,如王大人这样清廉的官员实则并非称职。”
许安说的问题李崇怎么可能不懂?王敛初心是没错,但是他完全用错的办法,他以为打压了富户,穷人就能富起来。
殊不知这样偏袒的做法,盲目的追求节俭,只会让有钱人不敢花,而穷人更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