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39节(2/5)
去吧,二婶儿还在家里等着呢。”
胡蕊华就坐在马车里,看着李庭兰登车而去,气的一掌拍在窗棂上,“真是得志便猖狂!”她这是真觉得自己是板上钉钉的晋王妃了?
“咱们走!”等青衣丫鬟一回来,胡蕊华不待她回话,便扬声吩咐。她的祖父只是祭酒,李庭兰的祖父却是次辅,她确实不如她背景显赫,这口气她不忍也得忍了。但她不能在李庭兰跟前低一辈子头。
……
楚琙站在不远处默默的看完了全过程,等李庭兰和胡蕊华的马车都走了,才随着小太监往慈宁宫去。
“来时你可遇卢姑娘了?”
郭太后年纪大了,午睡也就是小憩一会儿,见楚琙进来,挥手让他免礼。
楚琙随意在郭太后身边坐了,点头道,“不曾。”他是真没瞧见卢珍,也幸亏没遇到,楚琙实在不想和卢珍有什么交集。
郭太后已经听宫人报说卢珍一出慈宁宫就跑了的消息,心里对卢珍的行为也有些不满意,但她是自己为孙子挑的最有助益的人选了,规矩上差些也只是小节。但她算着楚琙入宫的时间,以为两人能碰上且说了阵子话呢,没想到竟然岔开了,“那李家和胡家两位姑娘呢?”
“在宫门处遇到了她们,我等她们走了才进来的。”
“你觉得她们两个怎么样?可堪做你的弟妇?”郭太后心情不错的和孙子说着八卦。
楚琙无奈的摇头,“皇祖母,她们都是未出阁的姑娘,我怎好随意评说?”
郭太后却不肯放过他,“这里都是自己人,你说了谁还会传出去不成?那我问你,她们比卢姑娘如何?”
楚琙更无奈了,不论是李胡两位,还是卢珍,他都没多少印象,“皇祖母何苦为难孙儿?”
青柳姑姑被楚琙的窘态逗笑了,“娘娘其实最想问的是殿下觉得卢姑娘怎么样?她可是娘娘特意为殿下选的。”
楚琙对卢珍半点兴趣也无,确切的说,他一点儿成亲的想法都没有,“孙儿并不想这个时候成婚。”
郭太后却直接换了个话题,“你见到建宁侯了吗?”
楚琙摇头,朝中有规定,皇子不能结交大臣,何况他对这个建宁侯实在无感,“祖母,即便是孙儿要成亲,建宁侯府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郭太后目光微沉,一眼瞟过去,青柳姑姑便安静的退了下去,顺手掩上了内殿的门,“以前你并没有和我说过这些。”
以前他也不知道郭太后要将卢珍塞给他的心意这么坚定,“建宁侯在蓟辽确实立了不少战功,但他的所谓战功里藏了太多大晋百姓的血泪。”
大晋立朝百余年,后三十年两代皇帝倦政,朝臣忙于内斗积弊日深。而这些深宫中的郭太后是看不到的,“建宁侯统兵十万,可户部每年只能发放一半军饷,而这一半军饷到蓟辽时,连三分之一都剩不下了,这还是建宁侯乃皇上心腹的缘故。”
别的地方的驻军,连三分之一都不会给,到军士手中就更是了了无几。
郭太后揉揉额头,她对外头的事并不是一无所知,这也是她觉得楚琙比另两个孙子要强的原因,起码楚琙这些年一直在民间,“你的意思是他瞒着皇帝做了许多不法事?”
“这些年不但边关鞑子时常来犯,便是蓟辽两地许多地方,也时不时会有小股反贼,”楚琙目光里俱是冷意,“他每平叛一次,当地的百姓就会惨遭劫掠,他用他们的家产养兵,用他们的人头报战功。”
劫掠百姓,杀良冒功!郭太后倒抽一口冷气,“这是真的?”
应该是真的,她的孙儿不会骗她,“你朱先生呢?”问罢她又轻声道,“如今他便是想管,也管不了了。”
“广东福建那边其实也不比蓟辽好到哪儿
胡蕊华就坐在马车里,看着李庭兰登车而去,气的一掌拍在窗棂上,“真是得志便猖狂!”她这是真觉得自己是板上钉钉的晋王妃了?
“咱们走!”等青衣丫鬟一回来,胡蕊华不待她回话,便扬声吩咐。她的祖父只是祭酒,李庭兰的祖父却是次辅,她确实不如她背景显赫,这口气她不忍也得忍了。但她不能在李庭兰跟前低一辈子头。
……
楚琙站在不远处默默的看完了全过程,等李庭兰和胡蕊华的马车都走了,才随着小太监往慈宁宫去。
“来时你可遇卢姑娘了?”
郭太后年纪大了,午睡也就是小憩一会儿,见楚琙进来,挥手让他免礼。
楚琙随意在郭太后身边坐了,点头道,“不曾。”他是真没瞧见卢珍,也幸亏没遇到,楚琙实在不想和卢珍有什么交集。
郭太后已经听宫人报说卢珍一出慈宁宫就跑了的消息,心里对卢珍的行为也有些不满意,但她是自己为孙子挑的最有助益的人选了,规矩上差些也只是小节。但她算着楚琙入宫的时间,以为两人能碰上且说了阵子话呢,没想到竟然岔开了,“那李家和胡家两位姑娘呢?”
“在宫门处遇到了她们,我等她们走了才进来的。”
“你觉得她们两个怎么样?可堪做你的弟妇?”郭太后心情不错的和孙子说着八卦。
楚琙无奈的摇头,“皇祖母,她们都是未出阁的姑娘,我怎好随意评说?”
郭太后却不肯放过他,“这里都是自己人,你说了谁还会传出去不成?那我问你,她们比卢姑娘如何?”
楚琙更无奈了,不论是李胡两位,还是卢珍,他都没多少印象,“皇祖母何苦为难孙儿?”
青柳姑姑被楚琙的窘态逗笑了,“娘娘其实最想问的是殿下觉得卢姑娘怎么样?她可是娘娘特意为殿下选的。”
楚琙对卢珍半点兴趣也无,确切的说,他一点儿成亲的想法都没有,“孙儿并不想这个时候成婚。”
郭太后却直接换了个话题,“你见到建宁侯了吗?”
楚琙摇头,朝中有规定,皇子不能结交大臣,何况他对这个建宁侯实在无感,“祖母,即便是孙儿要成亲,建宁侯府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郭太后目光微沉,一眼瞟过去,青柳姑姑便安静的退了下去,顺手掩上了内殿的门,“以前你并没有和我说过这些。”
以前他也不知道郭太后要将卢珍塞给他的心意这么坚定,“建宁侯在蓟辽确实立了不少战功,但他的所谓战功里藏了太多大晋百姓的血泪。”
大晋立朝百余年,后三十年两代皇帝倦政,朝臣忙于内斗积弊日深。而这些深宫中的郭太后是看不到的,“建宁侯统兵十万,可户部每年只能发放一半军饷,而这一半军饷到蓟辽时,连三分之一都剩不下了,这还是建宁侯乃皇上心腹的缘故。”
别的地方的驻军,连三分之一都不会给,到军士手中就更是了了无几。
郭太后揉揉额头,她对外头的事并不是一无所知,这也是她觉得楚琙比另两个孙子要强的原因,起码楚琙这些年一直在民间,“你的意思是他瞒着皇帝做了许多不法事?”
“这些年不但边关鞑子时常来犯,便是蓟辽两地许多地方,也时不时会有小股反贼,”楚琙目光里俱是冷意,“他每平叛一次,当地的百姓就会惨遭劫掠,他用他们的家产养兵,用他们的人头报战功。”
劫掠百姓,杀良冒功!郭太后倒抽一口冷气,“这是真的?”
应该是真的,她的孙儿不会骗她,“你朱先生呢?”问罢她又轻声道,“如今他便是想管,也管不了了。”
“广东福建那边其实也不比蓟辽好到哪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