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74节(2/6)
病倒了,而常三太太的父兄则带着被他们接到身边抚养的沈嵘去了大理寺衙门,一定要大理寺下公文到沈家的祖籍山西,开棺验尸还女儿一个清白!
原本沈家已经在运作儿子沈栖出狱的事了。常家撤案,再拿银子买了全家闭嘴,沈栖这场牢狱之灾就可以当成一场虚惊,没准儿连官位都可以保住,大不了就是被士林唾弃上一阵子,等新皇登基,凭沈栖的才干和沈迈的资历,照样可以在官场出头。
可万没想到事情又出了变故,常家人咬死要还女儿一个清白,全家也是不依不饶,甚至也要求大理寺开棺,他们女儿“病亡”也不过一年多些,因着山西太远,全氏的棺椁并没有被送回祖籍葬入沈家祖坟,而是停在了四十里外的金龙寺,等将来沈家有人归乡的时候,再一并扶灵回去。
全家这么一闹,沈家就完全被动了,山西远金龙寺可不远,一直觊觎吏部尚书之位的大臣们更不会错过这么好一个扳倒他的机会,弹劾枕栖和枕迈的折子如跟疯了一般飞向了内阁。
宋旭涛被这些折子弄的头疼无比。他和沈迈是同年,两人一向交情不错,甚至当初沈迈入阁,都是宋旭涛一力促成的。这些年他不但对宋旭涛惟命是从忠心不二,还是宋旭涛的左膀右臂,为宋旭涛办了不少事,比李显壬那个任事不管的摇头大老爷有用多了。
宋旭涛多希望这次出事的是李显壬,而不是沈迈啊。
“老李啊,进之这次的事你怎么看?”宋旭涛放下手里的折子,看着坐下另一张书案前正奋笔疾书的李显壬。
李显壬将手里的折子写完,才放下笔,“我也正愁着呢,昨个儿还犬子过去送了些药材,沈尚书这么一直病着也不是办法,这年底就要京察了,没个主持大局的可不成。”
我说的是这个么?
宋旭涛有些不悦的抬了抬花白的眉毛。宋旭涛是建昭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属官。建昭帝登基后上朝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宋旭涛进了内阁,有了皇帝的偏爱,他上头的几位前朝的阁臣也不敢捋其锋芒,事事退让,才成就了这位建昭朝第一宰辅。
但论起资历,宋旭涛反而不如比他后进内阁的李显壬。现在前朝老臣都陆续还乡,李显壬这位两朝元老虽然不怎么管事,宋旭涛反而不好在他跟前太摆首辅的架子。
“李老的意思是?”老李变成了李老,宋旭涛还是希望李显壬能出来说上两句话的,他还是想保沈迈的。
如今吏部的两位侍郎,志大才疏不说,这会儿更是为了尚书的位置上蹿下跳,让他十分不屑。倒不如让沈迈继续做吏部尚书的好,“我听说常家还让才七八岁的外孙出来作证?真是无为不用其极了,父子相隐的道理都忘了不成?”
李显壬仿佛没听出来宋旭涛话里的意思,只说起常家的来历,“那位常三太太的祖父,是先忠敬公常大学士。”
宋旭涛还真没细查常家的来历,这下他的眉头拧的更紧了,“这沈栖还真是该死!”
忠敬公常其志,曾做过翰林院掌院学士,后来入了东宫做了宣诚太子的老师。若不是宣诚太子突然出了意外,内阁便会有一位常阁老了。
后来宣诚太子在江南出了意外,常其志伤心过度,心灰意冷之下便上书致仕了。但他过世的时候,皇上追赠其为少师,赐谥忠敬,也就是李显壬口里的“忠敬公”了,“便是那常氏的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入仕,但也是恩荫了散秩大夫的。”
常其志和宋旭涛论起来还是有些渊源的,他当年在翰林院的时候,常大学士当时还在任呢,那是他正经的顶头上司,当初对他也颇有些提携之恩。
所以维护沈迈的话他就有些说不出口了。
“说起来沈家这家教也着实叫人,”李显壬摇摇头,提了一句沈芊雪当年鞭死良民的事,“女儿是这样,连儿子也养成个暴戾的性子。我说句道听途说的闲话,听说沈府每年抬出去的奴婢都比别的府里多的多。”
“还有那沈栖,堂堂一个两榜进士,竟然连让自
原本沈家已经在运作儿子沈栖出狱的事了。常家撤案,再拿银子买了全家闭嘴,沈栖这场牢狱之灾就可以当成一场虚惊,没准儿连官位都可以保住,大不了就是被士林唾弃上一阵子,等新皇登基,凭沈栖的才干和沈迈的资历,照样可以在官场出头。
可万没想到事情又出了变故,常家人咬死要还女儿一个清白,全家也是不依不饶,甚至也要求大理寺开棺,他们女儿“病亡”也不过一年多些,因着山西太远,全氏的棺椁并没有被送回祖籍葬入沈家祖坟,而是停在了四十里外的金龙寺,等将来沈家有人归乡的时候,再一并扶灵回去。
全家这么一闹,沈家就完全被动了,山西远金龙寺可不远,一直觊觎吏部尚书之位的大臣们更不会错过这么好一个扳倒他的机会,弹劾枕栖和枕迈的折子如跟疯了一般飞向了内阁。
宋旭涛被这些折子弄的头疼无比。他和沈迈是同年,两人一向交情不错,甚至当初沈迈入阁,都是宋旭涛一力促成的。这些年他不但对宋旭涛惟命是从忠心不二,还是宋旭涛的左膀右臂,为宋旭涛办了不少事,比李显壬那个任事不管的摇头大老爷有用多了。
宋旭涛多希望这次出事的是李显壬,而不是沈迈啊。
“老李啊,进之这次的事你怎么看?”宋旭涛放下手里的折子,看着坐下另一张书案前正奋笔疾书的李显壬。
李显壬将手里的折子写完,才放下笔,“我也正愁着呢,昨个儿还犬子过去送了些药材,沈尚书这么一直病着也不是办法,这年底就要京察了,没个主持大局的可不成。”
我说的是这个么?
宋旭涛有些不悦的抬了抬花白的眉毛。宋旭涛是建昭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属官。建昭帝登基后上朝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宋旭涛进了内阁,有了皇帝的偏爱,他上头的几位前朝的阁臣也不敢捋其锋芒,事事退让,才成就了这位建昭朝第一宰辅。
但论起资历,宋旭涛反而不如比他后进内阁的李显壬。现在前朝老臣都陆续还乡,李显壬这位两朝元老虽然不怎么管事,宋旭涛反而不好在他跟前太摆首辅的架子。
“李老的意思是?”老李变成了李老,宋旭涛还是希望李显壬能出来说上两句话的,他还是想保沈迈的。
如今吏部的两位侍郎,志大才疏不说,这会儿更是为了尚书的位置上蹿下跳,让他十分不屑。倒不如让沈迈继续做吏部尚书的好,“我听说常家还让才七八岁的外孙出来作证?真是无为不用其极了,父子相隐的道理都忘了不成?”
李显壬仿佛没听出来宋旭涛话里的意思,只说起常家的来历,“那位常三太太的祖父,是先忠敬公常大学士。”
宋旭涛还真没细查常家的来历,这下他的眉头拧的更紧了,“这沈栖还真是该死!”
忠敬公常其志,曾做过翰林院掌院学士,后来入了东宫做了宣诚太子的老师。若不是宣诚太子突然出了意外,内阁便会有一位常阁老了。
后来宣诚太子在江南出了意外,常其志伤心过度,心灰意冷之下便上书致仕了。但他过世的时候,皇上追赠其为少师,赐谥忠敬,也就是李显壬口里的“忠敬公”了,“便是那常氏的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入仕,但也是恩荫了散秩大夫的。”
常其志和宋旭涛论起来还是有些渊源的,他当年在翰林院的时候,常大学士当时还在任呢,那是他正经的顶头上司,当初对他也颇有些提携之恩。
所以维护沈迈的话他就有些说不出口了。
“说起来沈家这家教也着实叫人,”李显壬摇摇头,提了一句沈芊雪当年鞭死良民的事,“女儿是这样,连儿子也养成个暴戾的性子。我说句道听途说的闲话,听说沈府每年抬出去的奴婢都比别的府里多的多。”
“还有那沈栖,堂堂一个两榜进士,竟然连让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