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2)
就算关系不睦,但在外地人看来他们仍然是同乡。
当然,无伦是首辅还是她父亲容雁归,都是官场的老狐狸。
他们虽然支持容青玹的奏章内容,但都没有公开表态。
如今季贵妃正受宠,而三皇子刚大婚,要让景昭帝这个时候赶他去就藩是有难度的。
立皇储一事则更难,因为这事可以说拖了有十多年之久了。
排在三皇子之前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都不是元后所出,他们的母妃的身份比季贵妃要低。
尤其是大皇子,是宫女所出,景昭帝自然看不上。
等到大皇子长到十岁时,大臣们开始按捺不住,纷纷上奏请景昭帝立太子。
不过景昭帝以元后未生下孩子,万一生下了嫡子就乱套了,还有他当时也才二十多岁为由拒绝了。
他的理由确实唬住了大臣们,在宫女所出的大皇子和正宫皇后所出的嫡子中,虽然祖宗规定有立嫡立长之说,但他们更倾向于立嫡的。
还有就是,皇帝和皇后确实都还年轻,皇后完全有可能生下嫡子。
这事便拖了下来,谁知后来元后不仅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还薨了。
于是立储之事又被提起,景昭帝还是拖着。
后来景昭帝册立了继后,也就是现在的沈皇后。
等沈皇后生下了生下十五皇子后,大臣们就又开始上书请皇帝立沈皇后所出的嫡子为太子了。
不过那时的景昭帝很喜欢三皇子萧丰烨,又迟迟不肯立十五皇子为太子了。
这次景昭帝给出的理由是十五皇子年幼,等长大一些。
总之一个字,就是拖。
可能是因为二皇子夭折了的先例,这些年来,大臣们虽时不时还是会上书请立太子,但也消停了许多,并未像以前那样疯狂上书了。
当然,这也跟皇帝这些年来不断罢免那些大臣,或者直接把他们赶到旧都养老有关。
鉴于景昭帝的这个态度,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三皇子萧丰烨,另一派则支持正宫嫡出的十五皇子萧丰瑞。
容青玹没有像上次一样,直接把奏章呈送到景昭帝的御案上,而是走了通政司。
这样一来,她的这两封奏疏送上去,一日内就满朝皆知了。
绝大多数朝臣对她的态度是佩服,还有就是惋惜。
毕竟他们都知道景昭帝在这方面是很忌讳的,容青玹此举可以说是一下子触了两次逆鳞了。
而容青玹上次在皇帝面前赚足了好印象,本可以直接回清贵衙门翰林院的,非要在这种时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一时间大臣们都不知道该不该夸她正直无畏,敢于上谏了。
总之,容青玹做了一件绝大多数人不敢做的事。
她这两本奏章的文采极好,加之本人又是这届科考的一甲探花,所以奏章经过通政司大厅的誊抄后,很快流入了民间。
会试三年一考,尽管下次开考的时间是在明年,但已有不少举人已经赶至京城了。
上一科的一甲和二甲前几名的高中者的文章,在这些举人中间十分受欢迎的,甚至有人肯出高价购买,以略窥得主考官们的喜好。
是以容青玹的文章流出后,在这些士子间就极受欢迎。
不过尽管容青玹此举轰动了整个朝堂,甚至民间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但并没有�6
当然,无伦是首辅还是她父亲容雁归,都是官场的老狐狸。
他们虽然支持容青玹的奏章内容,但都没有公开表态。
如今季贵妃正受宠,而三皇子刚大婚,要让景昭帝这个时候赶他去就藩是有难度的。
立皇储一事则更难,因为这事可以说拖了有十多年之久了。
排在三皇子之前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都不是元后所出,他们的母妃的身份比季贵妃要低。
尤其是大皇子,是宫女所出,景昭帝自然看不上。
等到大皇子长到十岁时,大臣们开始按捺不住,纷纷上奏请景昭帝立太子。
不过景昭帝以元后未生下孩子,万一生下了嫡子就乱套了,还有他当时也才二十多岁为由拒绝了。
他的理由确实唬住了大臣们,在宫女所出的大皇子和正宫皇后所出的嫡子中,虽然祖宗规定有立嫡立长之说,但他们更倾向于立嫡的。
还有就是,皇帝和皇后确实都还年轻,皇后完全有可能生下嫡子。
这事便拖了下来,谁知后来元后不仅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还薨了。
于是立储之事又被提起,景昭帝还是拖着。
后来景昭帝册立了继后,也就是现在的沈皇后。
等沈皇后生下了生下十五皇子后,大臣们就又开始上书请皇帝立沈皇后所出的嫡子为太子了。
不过那时的景昭帝很喜欢三皇子萧丰烨,又迟迟不肯立十五皇子为太子了。
这次景昭帝给出的理由是十五皇子年幼,等长大一些。
总之一个字,就是拖。
可能是因为二皇子夭折了的先例,这些年来,大臣们虽时不时还是会上书请立太子,但也消停了许多,并未像以前那样疯狂上书了。
当然,这也跟皇帝这些年来不断罢免那些大臣,或者直接把他们赶到旧都养老有关。
鉴于景昭帝的这个态度,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三皇子萧丰烨,另一派则支持正宫嫡出的十五皇子萧丰瑞。
容青玹没有像上次一样,直接把奏章呈送到景昭帝的御案上,而是走了通政司。
这样一来,她的这两封奏疏送上去,一日内就满朝皆知了。
绝大多数朝臣对她的态度是佩服,还有就是惋惜。
毕竟他们都知道景昭帝在这方面是很忌讳的,容青玹此举可以说是一下子触了两次逆鳞了。
而容青玹上次在皇帝面前赚足了好印象,本可以直接回清贵衙门翰林院的,非要在这种时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一时间大臣们都不知道该不该夸她正直无畏,敢于上谏了。
总之,容青玹做了一件绝大多数人不敢做的事。
她这两本奏章的文采极好,加之本人又是这届科考的一甲探花,所以奏章经过通政司大厅的誊抄后,很快流入了民间。
会试三年一考,尽管下次开考的时间是在明年,但已有不少举人已经赶至京城了。
上一科的一甲和二甲前几名的高中者的文章,在这些举人中间十分受欢迎的,甚至有人肯出高价购买,以略窥得主考官们的喜好。
是以容青玹的文章流出后,在这些士子间就极受欢迎。
不过尽管容青玹此举轰动了整个朝堂,甚至民间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但并没有�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