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689节(1/4)
其次就是以这片伏击区为中心布设兵力做好准备,后者就有很多种,比如在民舍里埋下地雷、定向、炸药包等等。
李云龙经常干这种事,这种埋伏的好处不只是能杀伤敌人,还能在心理上让鬼子陷入犹豫……如果有一次,鬼子真的突破了八路军的防线冲进城内,这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想:这是不是又是八路军有意放他们进来的?是不是又是埋伏?这些民舍是不是又被做了手脚的?
因为有这些担心,鬼子在这时原本可以大杀四方的,却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贸然前进,八路军就可以利用这时间填补上防御缺口。
做好这些准备后,李云龙一声令下,城墙火力就依次出现缺口,有些部位还真发生了爆炸:一声巨响带起一片火焰和烟雾,然后八路军的机枪就不响了,看起来就像是鬼子的炮火无意间精准的命中了目标。
其实这是八路军自己引爆了炸药包营造出的效果。
这时估计鬼子的炮兵观察员都一脸懵:我好像没有指示炮火轰炸这部位,它怎么就爆炸了呢?
但在战场上而且还是在黑夜中,炮弹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的,谁知道那是炮兵打的还是怎么炸的,反正敌人火力点被炸防线出现缺口就对了。
鬼子步兵就更没想那么多,吆喝一声就从缺口冲了进去。
冲进缺口后第一时间就是冲进民舍借助其掩护与八路军打巷战……
林芳太郎那边是接连得到一长串的好消息:
“第一大队突破敌人防线!”
“第三大队突破敌人防线进入城内!”
“第二大队进入城内展开巷战!”
……
按林芳太郎的想法,第110师团一万多人,而且他们还是长期在吕梁山上与八路军作战的部队,这要是冲进城内与八路军展开巷战,那基本上就意味着战斗结束了吧!
正常情况下的确如此,因为巷战就是敌我之间在民舍间短兵相接,虽说八路军有连发步枪在这样的战斗中更占优势,但怎么也抵不住鬼子像潮水般一批批的涌来。
然而,这却不是正常情况。
是时林芳太郎其实也是有怀疑的,因为三个方向为什么会几乎同时突破敌人防线?这也太巧了吧?
但林芳太郎没有多想,毕竟部队已经攻进城内,是福是祸都要让他们打打看。
不久,林芳太郎就验证自己的猜测了。
城内突然爆炸声枪声响成一片,突入城内的三个大队都遭到了八路军的伏击。
更可怕的还是,就连他们的入口也就是其退路都被八路军用火力给封锁住了……用火力封锁一个入口并不困难,它不需要在这缺口直接布置部队将它严严实实的挡住,只需要两侧斜向布置几挺机枪再加几门迫击炮,然后就会形成交叉火力外阻援军内阻敌人逃跑。
那些被封锁在城里的鬼子是什么结局就不用说了,他们以为进来是打巷战,其实根本就是给人当靶子:
那些看起来可以被用来当作掩护的民舍,大多都是在承重墙处被埋了炸药包的,鬼子不进去还好,一进去就“轰”的一声整个塌成废墟,连挖坟墓的力气都省了。
有些民舍没有埋上炸药包的也会被埋上地雷。
有的是跳雷一炸开就是钢珠乱飞的,有的是压发雷炸开就能将头顶上的隔层炸得从头而降往下砸的,最损的其实还是一种跟燃烧弹联动在一起的组合雷……这种雷其实很简单,就是普通地雷再加上一枚火箭筒的燃烧弹。
战士们都知道火箭筒隔远了就打不准,而且打火箭筒时还有一定的风险,射手必须探出上半身射击很容易被敌人击中。
像这种组合雷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
那一炸开整幢民舍都从里头烧起一片火焰,通红通红的就像在黑夜中点起了一个火炬。
又由于民舍通常有木制隔层以及房梁、屋顶和家具,所以这烧起来并不会短时间熄灭,火势甚至还会连到隔避的民舍继续烧。
因此他就给八路军战士一个绝好的光源使敌人在明而我军在暗。
李云龙经常干这种事,这种埋伏的好处不只是能杀伤敌人,还能在心理上让鬼子陷入犹豫……如果有一次,鬼子真的突破了八路军的防线冲进城内,这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想:这是不是又是八路军有意放他们进来的?是不是又是埋伏?这些民舍是不是又被做了手脚的?
因为有这些担心,鬼子在这时原本可以大杀四方的,却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贸然前进,八路军就可以利用这时间填补上防御缺口。
做好这些准备后,李云龙一声令下,城墙火力就依次出现缺口,有些部位还真发生了爆炸:一声巨响带起一片火焰和烟雾,然后八路军的机枪就不响了,看起来就像是鬼子的炮火无意间精准的命中了目标。
其实这是八路军自己引爆了炸药包营造出的效果。
这时估计鬼子的炮兵观察员都一脸懵:我好像没有指示炮火轰炸这部位,它怎么就爆炸了呢?
但在战场上而且还是在黑夜中,炮弹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的,谁知道那是炮兵打的还是怎么炸的,反正敌人火力点被炸防线出现缺口就对了。
鬼子步兵就更没想那么多,吆喝一声就从缺口冲了进去。
冲进缺口后第一时间就是冲进民舍借助其掩护与八路军打巷战……
林芳太郎那边是接连得到一长串的好消息:
“第一大队突破敌人防线!”
“第三大队突破敌人防线进入城内!”
“第二大队进入城内展开巷战!”
……
按林芳太郎的想法,第110师团一万多人,而且他们还是长期在吕梁山上与八路军作战的部队,这要是冲进城内与八路军展开巷战,那基本上就意味着战斗结束了吧!
正常情况下的确如此,因为巷战就是敌我之间在民舍间短兵相接,虽说八路军有连发步枪在这样的战斗中更占优势,但怎么也抵不住鬼子像潮水般一批批的涌来。
然而,这却不是正常情况。
是时林芳太郎其实也是有怀疑的,因为三个方向为什么会几乎同时突破敌人防线?这也太巧了吧?
但林芳太郎没有多想,毕竟部队已经攻进城内,是福是祸都要让他们打打看。
不久,林芳太郎就验证自己的猜测了。
城内突然爆炸声枪声响成一片,突入城内的三个大队都遭到了八路军的伏击。
更可怕的还是,就连他们的入口也就是其退路都被八路军用火力给封锁住了……用火力封锁一个入口并不困难,它不需要在这缺口直接布置部队将它严严实实的挡住,只需要两侧斜向布置几挺机枪再加几门迫击炮,然后就会形成交叉火力外阻援军内阻敌人逃跑。
那些被封锁在城里的鬼子是什么结局就不用说了,他们以为进来是打巷战,其实根本就是给人当靶子:
那些看起来可以被用来当作掩护的民舍,大多都是在承重墙处被埋了炸药包的,鬼子不进去还好,一进去就“轰”的一声整个塌成废墟,连挖坟墓的力气都省了。
有些民舍没有埋上炸药包的也会被埋上地雷。
有的是跳雷一炸开就是钢珠乱飞的,有的是压发雷炸开就能将头顶上的隔层炸得从头而降往下砸的,最损的其实还是一种跟燃烧弹联动在一起的组合雷……这种雷其实很简单,就是普通地雷再加上一枚火箭筒的燃烧弹。
战士们都知道火箭筒隔远了就打不准,而且打火箭筒时还有一定的风险,射手必须探出上半身射击很容易被敌人击中。
像这种组合雷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
那一炸开整幢民舍都从里头烧起一片火焰,通红通红的就像在黑夜中点起了一个火炬。
又由于民舍通常有木制隔层以及房梁、屋顶和家具,所以这烧起来并不会短时间熄灭,火势甚至还会连到隔避的民舍继续烧。
因此他就给八路军战士一个绝好的光源使敌人在明而我军在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